立即打开
如何解读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如何解读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

陈燕 2021-12-21
对于我们个人,每一位尚未退休的劳动者来说,这确实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未来依靠社保养老金或者以房养老,都不太现实了。在税收优惠的加持下,通过类似强制储蓄的方式养好自己的商业养老账户,不做月光族,养成长期投资的理财习惯,累积复利的价值,是新时代下应有的意识。主动规划个人养老金,积极参与权益类投资,委托专业机构管理资金,科学地分散风险,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才有可能跑赢通胀,保障或提升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中央定调个人养老金并不突然。在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之后,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和推进的进度条在今年明显很快,人社部多次在公开场合释放关于该制度的信号。

“税收优惠+账户制”做法已是行业共识。这是参考国外成熟的做法,由国家给予税收政策优惠,鼓励个人在工作期间通过设立专门的商业养老账户进行自我养老储备,同时通过自主选择专业机构提供的养老金融产品,在长周期内实现养老财富积累壮大,保障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早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立中国特色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研究》中就解释过第三支柱养老金遵循个人主导、自愿参加、享受税收优惠制度三大原则。在该制度下,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是账户持有人,载体是账户,打破养老金产品的壁垒,使账户持有人可以用一个账户购买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产品,包括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

个人认为这次《意见》及相关政策释放了几个信号:

一是,“个人商业养老金”制度的准备已经很充分,呼之欲出。这背后是一个严峻的社会老龄化和代际交替问题,即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一支独大但支付压力逐年累积,企业年金(第二支柱)增长乏力,个人商业养老金(第三支柱)培育发展势在必行。

二是,对于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尤其是有养老资管牌照的机构是长期利好,行业将迎来大发展。各类管理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开发符合养老金风险收益偏好需求的产品,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在投资管理能力上都会有长足的发展。同时,原本就比较成熟的公募基金行业更将是领头羊。公募基金自2018年起试行的养老目标基金,已经初具规模,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承接个人养老金的管理。从美国经验看,公募基金是个人养老金最很主要的配置产品。

三是,对于权益类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有利。个人养老金的长期性质,通过持有金融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那么市场的参与者会进一步从个人转变成机构,机构占比提升能够减弱散户主导的市场波动。资金供给端的长期化,以及收益结果的长期化目标,希望能够淡化目前机构间竞争的短期化博弈困境。

四是,对于我们个人,每一位尚未退休的劳动者来说,这确实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未来依靠社保养老金或者以房养老,都不太现实了。在税收优惠的加持下,通过类似强制储蓄的方式养好自己的商业养老账户,不做月光族,养成长期投资的理财习惯,累积复利的价值,是新时代下应有的意识。主动规划个人养老金,积极参与权益类投资,委托专业机构管理资金,科学地分散风险,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才有可能跑赢通胀,保障或提升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不过金融产品与消费品有着天然的区别,金融产品的甄别是有门槛的,普通个人如何做好个人主导账户,科学筛选与自己风险匹配的养老产品,并做好配置规划,仅凭一己之力是不够的,这需要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的长期指导和跟踪陪伴,也需要相关制度建设的引导和辅助,由此衍生出对专业财富管理机构的顾问服务需求也是一个时代的声音。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民相关的养老金融需求,催化着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在各自专业领域走向更激烈的创新和竞争。(财富中文网)

作者陈燕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与财富管理时代共同进化的研究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