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2021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发布

2021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发布

财富中文网 2021-09-24
越是在经济环境风险叠加的时候,越是要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警惕。

202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世界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人们对经济前景忧心忡忡;另一方面,政府在加强行业监管、高度重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为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不管是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教训都提醒企业家们,越是在经济环境高度复杂、风险叠加的时候,越是要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警惕,因为法律风险往往不可逆,对企业的影响最为深远。

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与《财富》(中文版)在2019年开始发布《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我们按照年度,忠实记录和分析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法律风险,并希望通过不间断地观察和研究,能够持续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画出法律的警示红线,守护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今年,我们通过截至2021年4月10日的问卷调研,发现了中国企业家在2020年至2021年最应当关注的十大法律风险。我们的报告是对大家关注的法律风险的回应,尽我们的专业所能为中国企业家解读风险或提出解决方案。

1、大数据企业保护个人信息的两种路径

大数据企业合法合规处理个人信息,关键需要做到两点,即收集的信息是提供服务必须的,使用信息前必须告知消费者并获得同意。

新的“匿名化”手段“特别小组”,可以解决数据脱敏的问题,“数据中介”则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干,这都是大数据企业避免法律风险的新路径。

2、安全生产责任加码

生产事故屡禁不止,根本原因是企业“利益优先、安全第二”的心态导致。让违法的成本不断增加,直至高过获利,正是立法的最新动向。

新《安全生产法》建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责任主体全覆盖;《刑法修正案(十一)》从原来结果导向转为关注行为本身,把企业在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的整个生产流程的违法行为都纳入惩罚范围。

人常是处理问题的突破口,也是被追责的目标。但法不强人所难,只要求忠人之事,报告提供了企业如何免责的框架性清单,力图帮助企业消除“人祸”。

3、直播电商监管常态化

直播电商是平台流量竞争白热化的结果,并不是模式创新。不管是电商加上直播元素,还是直播加上电商元素,都是对流量的渴望。机会从来都是与风险相伴而生,主播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制假售假、虚假宣传将面临全方位的法律追责。随着主播的“公司化”、“组织化”,主播和所在公司都可能对违法后果承担相应责任。

所有开展电商业务的平台,包括新兴的直播平台,因为都具有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基本特征,纳入统一的电子商务监管是必然趋势,报告呈现了直播电商的监管全貌。

4、上市公司“关键少数”成高危人群

公司上市意味着从私人公司变为公众公司,公司的不法行为损害的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关键少数”是上市公司的决策者,所以,监管一定会抓紧“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

法律通过处罚违规关联交易以及所有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保证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处罚违规信息披露、内幕交易维护资本市场的基础——信息披露的公开和公正;处罚操纵市场行为,保障资本市场的自由。报告重点解读了“关键少数”五类高风险行为对应的责任。

5、行业强监管是长期趋势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度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从包容监管向强监管、严监管方向转变,将是大势所趋。其底层逻辑是关注民生,支持实业,扶持高科技。创造社会价值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中国企业在强监管形式下的生存之道。

6、“公平”是避免股东内讧的关键

股东内讧,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内耗和管理者面临的最常见的法律风险。股东之间要长期保持良好的合作,首先要摆正人和资金的权重,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对的人,是目标一致,能力互补。股权比例要根据贡献或价值,实现动态调整,最终体现公平。只有实现了公平的股权配置,公司才可能行稳致远。

7、数据安全“紧箍咒”

如今,互联网巨头及大型科技企业掌握了全民海量数据,容易触发数据泄漏的敏感神经,危及到国家利益。由“滴滴出行”为始端的中概股监管,将数据安全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数据的获得和使用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的关键资源,数据即权力。

从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CCPA)及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不难看出,世界主要国家都将数据权力上升到国家主权的高度。网络安全审查、数据安全对很多企业来说,正在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底线问题。报告提示企业关注三个要点,从容应对国家对数据安全的监管。

8、国家反腐败、公司反舞弊是常态

在2020年《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中,我们解读了中国企业家的行贿风险。今年值得强调的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的意见》,不仅意味着对之前很多不做犯罪处理的行贿行为进行严格查处和严肃惩治,而且即将实行的“行贿人黑名单”制度、市场准入和资质资格限制,也将对行贿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直接负面的影响。

舞弊行为很多时候是行业“潜规则”,不论是利用职务为自己谋利,还是为他人输送利益,只要摆上台面,就都能够在刑法中找到可以适用的条款。腐败,危及政权稳定;舞弊,是公司最大的成本。所以,不可有侥幸之心。

9、上市公司是公司治理的最高形态

法律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归根溯源都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此,上市公司首先必须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其次,依照法定程序决策,最终的目的是维护上市公司的独立性,防止对外利益输送。这就是上市公司治理的红线。

10、互联网技术带来更多的法律风险

互联网说到底是一种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效率,但并不能改变商业的本质,在传统商业模式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并不能通过“互联网+”来避免。

相反,互联网经济中较为普遍存在的流量造假、资金占用和传导性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增加了新的法律风险。尤其是作为新的经济主体的平台,基于法律赋予的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监管职责,则存在民事、行政和刑事的全方位风险。(财富中文网)

点击下载《2021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完整版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