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美国对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加大投资意味着什么?

美国对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加大投资意味着什么?

王衍行 2021-05-10
美国的上述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还有很大的变数。

近日,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已经起草了一份法案,计划在未来五年对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投资千亿美元,并计划设立白宫首席制造官,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半导体芯片等需求。

该法案算是有的放矢。首先是针对美国本国的,美国已经认识到,美国制造业基础的普遍空洞化,这不但削弱了美国的自信心,也削弱了世界对美国的信心,现在正是做出改变的关键时刻。如果按GDP占比来衡量,美国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创下了45年以来的新低,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所以,该法案的推出正当其时,可谓雪中送炭,成为美国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值得一提的一种论断是,挑战美国创新地位的国家尚未形成明显、绝对、真正的挑战优势。

其次,是针对中国的。该法案草案还将阻止中国公司在没有获得豁免的情况下参与“制造美国”项目。该项目由政府和企业主导,旨在增强工业竞争力,减少能源使用,加强美国国家安全。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在未来五年内对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通信、生物技术和先进能源等前沿的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商业化、培训教育等方面投入千亿美元;并向指定的超过10个地区技术中心授予100亿美元,以建立供应链危机应对计划,解决半导体短缺等问题。该法案修订后的版本还将创建新的由参议院确认的白宫首席制造官,负责领导新的制造业和工业创新政策。

投资将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撬动作用,而不是简单粗放的补贴。该法案推出是为了帮助美国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但美国不会采用“自上而下的计划”,即通过政府补贴来促进研究和投资。有人认为:“如果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来获得资金,但资金的获得者缺乏开展实际有用的研发活动的能力,那么这最终将不利于研发和创新。”

殷鉴不远,仅仅通过简单地投入资金来解决技术和供应链进行战略性问题,往往是“大假空”的温床,资金大多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而战略性问题依旧悬置。

中国需要知己知彼。在实际制造微芯片时使用的超精密光刻机、工具和软件的五家公司当中,有三家都在美国(另外两个在荷兰和日本),中国基本上缺乏这个能力。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将加大在物理、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方面的研究,这将推动下一代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的发展,但是,中国可能要花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最前沿。还需要重新审视的个别观点,如,所谓中国在人工智能和5G领域占据优势的观点,可能暴露出对科技的认知欠缺,而这种欠缺极易造成误判和政策误导。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已经把中国列为重要的竞争对手,这说明了中国科学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各国都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技术,不能不懂装懂,甚至自欺欺人。如平衡好经济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对特定技术有深入了解,而这不仅意味着要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情况,还要从根本上了解科技创新基本面变化将如何影响这些技术的演变。

总之,美国对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加大投资,暴露了美国在基础研究和科学领域的一些短板及不足。未来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包括美国在这些领域与各国的摩擦与碰撞等。至于,美国的上述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还有很大的变数。(财富中文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在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从事科技哲学博士后研究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