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投资双下滑,新挑战袭来

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投资双下滑,新挑战袭来

清科研究中心 2019-10-29
2019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以及监管政策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难问题依然未见好转。

 

清科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管理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但募资有所下滑,新募基金数为1,190只,共募集5,729.56亿元,募资规模同比下降19.4%;投资市场也持续降温,机构普遍出手谨慎,投资金额为2,610.91亿元,同比下降58.5%,涉及3,592起投资案例,同比下降39.1%;受市场环境影响,退出案例数继续下跌至831笔,同比下降33.6%,被投企业IPO案例增至471笔,但回报倍数却走低。

可见,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转变与相关政策的出台落地,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募、投、退均呈现出新变化。

募资低位运行,头部集中效应中愈发明显

201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受外部不确定因素与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同时,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以及监管政策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难问题依然未见好转,上半年新募基金数、总金额均呈下降趋势。2019上半年共有1,190只基金完成募集,同比下降47.2%,新募5,729.56亿元,同比下降19.4%。其中,本季度早期市场新募金额32.63亿元,同比大降68.7%;VC市场新募金额为893.27亿元,同比下降49.6%;PE市场新募集金额为4,803.66亿元,同比降幅8.2%,主要是由于近700亿元的基建及地产类基金完成募资。从平均募资金额看,在募资难的背景下,本季度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平均募资额为4.96亿元,同比上升33.8%,资金进一步向头部机构和国有机构集中。根据清科旗下私募通数据统计,2019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完成规模最高的十只基金共计募资1,365.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0.8%。

国资与外资成为目前股权投资市场主要金主

在2019上半年的股权投资市场大额募资中,主要金主为国资与外资。以募集金额前十的基金为例,其中7只人民币基金中有5只明确包含国资背景的LP大额出资,该5只基金募集总额达到716.73亿元。可以发现,在《资管新规》等文件对通过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进入股权投资市场的民营资本渠道进行限制之后,股权投资市场对国有资本与外资的依赖度有所提升。另外,上半年募资金额前十的基金中,3只美元基金募资总额498.55亿元,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悬而未决,但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依然强劲,头部机构持续获得外资LP认可。

投资金额下降,轮次阶段后移

在募资端收紧、二级市场表现疲软以及多个独角兽项目上市破发的大背景下,机构投资愈发谨慎,投资活跃度和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据私募通数据统计,2019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案例数为3,592起,投资金额为2,610.9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39.1%和58.5%。同时,平均投资额下降至0.94亿元,同比下跌25.4%,主要原因是超大额投资事件明显减少,项目估值略有回调。上半年早期/VC/PE三个市场中,早期投资机构由于募资压力最大,项目平均持有期较长,出手更加谨慎,投资案例数下降最多;PE市场则由于缺少大额投资事件,投资金额降幅最大。早期、VC和PE市场上半年的平均投资金额分别为1,047.7万元、5,106.05万元和1.82亿元。上半年值得关注的大额投资案例主要有车好多、京东健康、地平线机器人、理想汽车、蛋壳公寓等。

2019年4月,理想汽车在第十八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展示其智能电动汽车理想ONE。

除投资数量下降之外,机构避险情绪明显,投资轮次偏好有所后移。2019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A轮及之前的投资案例数与投资金额分别占总量的60.9%和25.4%,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9和10.2个百分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机构避险情绪明显,更倾向于布局盈利模式清晰的中后期成熟企业。

科创领域投资活跃,生物医药受关注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该阶段的重要举措,全国范围内的产业升级成为政策导向,而科技创新则是成功关键。2019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科创领域布局持续加深。受人工智能概念推动,IT继续保持第一,共发生888起投资事件;受港股上市政策利好、行业逆周期特性以及AI概念加持,生物科技/医疗健康行业获得了较多关注,位居第三;随着贸易摩擦暴露出国产芯片行业的短版,电子及光电行业受到重视,上半年投资案例数跃居第四;与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机械制造、半导体等行业的活跃度亦有上升。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近期调研,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和大数据&企业服务成为投资机构未来一年最为关注的投资行业。对于项目估值,机构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存在高估情况,但仍将其作为最值得关注的行业。

总退出案例数大幅下降,VC市场降幅明显

清科旗下私募通统计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退出案例数为831笔,同比下降39.6%。其中,早期市场退出案例数下降41%,VC下降44%,PE下降36.8%,VC市场退出案例数降幅最大。从退出结构来看,早期机构主要退出方式为股权转让,VC和PE则以被投企业IPO为主要方式。

2019上半年,中国企业境内外IPO数量达到125家,同比上升16.8%;募资总规模1,297.98亿元,同比下降14%。境内、外上市企业分别为60家和65家,募资金额分别为622.92亿元和675.06亿元,呈现旗鼓相当的局面。其中,VC/PE支持的IPO上市数量70家,共计融资704.91亿元。上半年VC/PE的IPO渗透率为56%,基本与历史水平持平。

港股新政利好生物医药类IPO,但市场整体IPO回报水平走低

2019上半年,被投企业IPO案例数达到471笔,同比上升35%,共涉及70家上市企业,同比上升9.4%。退出市场整体降温而被投企业IPO数量逆势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新政(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和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来港上市)红利释放,同时,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也成为本季度被投企业IPO数量最多的行业,共计78笔。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上市企业20日股价计算,2019上半年被投企业IPO的上市账面回报倍数持续走低,国内经济转型攻坚以及中美贸易摩擦或将影响企业二级市场估值,进而影响股权投资机构的退出回报。

科创板首批企业开始交易,注册制长期利好股权投资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板。截至8月31日,已有28家企业在科创板挂牌交易,另外尚有1家处于申购阶段、12家已提交注册、46家已问询、2家已受理待问询。科创板开板当日,首批25家企业的收盘价相对发行价涨幅均超过60%,总市值超过5,000亿元。

科创板与注册制的落地,或将缓解VC/PE退出压力,利好股权投资市场。开板首周,各企业的走势良好,其背后的股权投资机构也将优先享受科创板上市红利。(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