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张奥平 专栏
1、二季度中国经济实现0.4%增速,在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之下,守住了不失速的底线;2、从全球来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美经济周期将再次反转,东升西落;3、下半年经济内生性增长的核心“痛点”:企业发展信心仍需恢复,稳就业挑战最大;4、近期与企业家交流时常听到一句话,“心气大不如前”,主观感受是难以测量却更加真实的;5、建议各部门、各地方在下半年需尽快打响中小企业“信心恢复战”,使经济实现内生性复苏;6、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需要向技术创新驱动跨越;7、只有有效创新(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与有为资本(具备价值创造能力的资本)深度结合,创新的效率才能大幅提升,中国才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8、2022年二季度,代表科技创新的高技术产业投资,是疫情以来的持续性“亮点”;9、当下投资机构手里并不缺“子弹”,下半年股权市场投资额将实现大幅回升;10、有效创新与有为资本的结合不仅是下半年最大的确定性,也是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国家统计局: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上半年同比增长2.5%2022-07-15 11:06
6月PMI时隔四个月后重返扩张区间,反映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今年新一轮疫情对经济影响最大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实现环比修复,但下行压力依旧较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仍面临较多困难,尤其是中小企业复苏动能依旧不足,关键“痛点”问题仍未缓解。整体来看,在当前经济所面临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三大新挑战中,稳就业的挑战最大。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政策发力仍需抓住时间窗口,将经济环比修复的动能转化为强大的复苏势能。
中国6月官方制造业PMI上升至50.2,重返扩张区间2022-06-30 14:55
美国当前面临“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胀”的根本原因是在供给侧,但却只能通过宏观货币政策(加息、缩表)的方式从需求侧调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粮食及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主要是因俄乌地缘政治冲突所导致。而通过需求侧调控,最终将“错杀”市场中更多的有效需求,从而造成经济下行风险。当前,中国“宽货币周期”与美国“紧货币周期”,使得中美政策利差明显收窄,资本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更大的潜在风险是,下半年全球经济的加速下行,总需求大幅下降,以及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
美联储如期加息,强烈承诺降低通胀2022-06-16 10:30
PMI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反映出近期疫情形势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经济新的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虽然,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5月经济景气水平较4月份有所改善,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复苏动能依旧不足,关键“痛点”问题仍未缓解。我们认为,政策仍需加大实施力度,不可掉以轻心。
全国财政部署八大任务:扩大投资和消费、加快财政支出进度2022-05-31 12:17
今日5年期LPR下调15个基点也是自2019年LPR定价机制改革以来5年期LPR最大单次降幅,超出市场预期。时隔3个月后,LPR启动降息,且是大幅调降5年期LPR15个基点。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企业与居民贷款利率,促进企业中长期贷款与居民贷款,让实体经济重拾发展信心。因从宽货币(增加基础货币)到宽信用(实体使用货币),中间隔着一层关键的“宽信心”。当前因信心不足,实体经济实现宽信用依旧存在着较大障碍。此次,LPR降息的核心原因便是打通实体“宽信心”这关键一环。
5月LPR非对称下调:5年期下调15个基点,1年期不变2022-05-20 13:47
从通胀数据整体来看,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尤其受此轮疫情及防疫措施升级的影响,内需中有效投资与消费恢复进程受阻。CPI虽同比上涨达2.1%,但相比2%—5%的温和通胀区间上限有较大的空间,短期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货币政策下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应是促进经济增长,守住市场主体“信心塌方”的底线。同时,需抓住关键时间窗口期,抓紧谋划落实更多增量政策工具,为内需发力“保驾护航”。
工信部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2022-05-11 14:55
虽然较上一轮加息周期,美联储此次加息幅度加大、节奏加快,但通过此前较好的预期管理,使得此次加息整体符合市场预期。短期来看,中国宽货币周期与美国紧货币周期,将使得中美政策利差明显收窄(甚至出现倒挂),资本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这将会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主动性。但当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在美国加快新一轮加息缩表的节奏下,中国货币政策更需抓住关键的时间窗口期,“以我为主”主动应对,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通过尽快落实增量政策工具,打好政策的提前量。
鲍威尔拒绝更激进,美股直线拉升2022-05-05 13:03
只要内部经济实现稳增长,人民币汇率便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当前,疫情多发带来的防疫措施升级,使得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阻力,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这也是人民币汇率短期出现较大波动更主要的原因。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从全球范围来看,人民币资产依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这将对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提供基本支撑,人民币汇率长期“无忧”。
人民币贬值超2000点后,央行出手了!2022-04-26 10:25
1、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4.8%增速,增速依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体现“迎难而上”;
2、从短期来看,疫情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依旧是当前经济稳增长的核心“痛点”;
3、此轮降准将更多起到恢复市场主体信心的作用,避免“信心塌方”;
4、建议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尽快打响中小企业“信心保卫战”,给予多方位的政策扶持;
5、只有中小企业重塑发展信心,才能顶住经济新的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6、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创新是一道必答题;
7、在近三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8、高技术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中持续性的“亮点”,创新型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预期较强;
9、今年,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将实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发展,创新与资本将更高效结合;
10、从一级股权市场募投数据来看,经济虽仍在冬季,但资本早已使得创新型中小企业春意盎然。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2022-04-18 13:3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内外部环境更具不确定性,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经济发展的核心痛点是市场主体。我们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复苏动能不足,中小企业发展信心疲弱的情况下,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加大实施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更加的精准发力,不排除后续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国常会释放重磅信号,适时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2022-04-07 14:35
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PMI作为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显示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发展面临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等新挑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虽然,局部地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企业复苏动能尚显不足,关键“痛点”问题仍未缓解,政策仍需配合发力。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后续有相对充足的发力空间,降准降息都在政策工具箱之内,且目前降息的急迫性大于降准。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措辞积极,4月份会迎来降准降息吗?2022-03-31 14:26
本文核心观点:1、全面注册制改革将在全市场实现;2、IPO常态化:上市企业数量将大幅提升;3、退市严格化:退市公司数量将大幅提升;4、资本价值分化:上市公司资本价值一九分化加剧;5、破发常态化:公司上市发行定价更为市场化;6、资金端机构化:投资者将分享企业长期成长红利;7、行业聚焦化:科技创新将成为IPO主流行业;8、资本规范化:资本市场“红绿灯”更为清晰;9、体系价值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迎来价值化重构;10、生态重塑化:资本市场迎来增量价值重塑。
全球IPO市场年终盘点2021-12-28 16:15

北交所开始,对资本市场有十大关键影响:1、对早期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实现IPO资本化的大门彻底打开;2、对投资者而言:得到分享高增长型中小企业成长红利的机会;3、对上市公司资本价值而言:一九分化加剧,资金将更偏向中小型高增长企业;4、对上市公司退市而言:退市更为严格化,退市公司将大幅增加;5、对公司上市发行定价而言:更为市场化,破发常态化;6、对一级市场投资机构而言:退出渠道更为畅通,价值投资时代正式来临;7、对中介服务机构而言:商业机会大幅增加的同时提出更高要求;8、对资本市场其他板块而言:短期分流影响不大,长期良性竞争发展;9、对资本市场体系而言:重塑长期价值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10、对中国经济发展而言:补齐科技一体两翼,推动经济平稳跨过中等收入门槛。

北交所交出首日答卷,合计成交95.73亿元2021-11-16 16:55

上一页 [1] [2]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