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为什么“动态清零”政策正在丧失优势?

为什么“动态清零”政策正在丧失优势?

张林 2021-11-29
张林
今年以来,动态清零防疫政策的优势逐渐转变为一种劣势,主要表现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对消费端的更多干扰。随着最新病毒变种“Omicron(奥密克戎)”传至更多国家,两大防控政策阵营——免疫屏障派和动态清零派,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疫情延续的长期性,或许会对我们的防疫政策和宏观政策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时间回到2020年初,几乎所有的宏观研究人员都认为这将是短期冲击,我也没有见过哪家研究员对去年GDP增速的预测低于5%。直至现在,还有许多人没有意识到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

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按照防疫政策不同,实际上出现了某种大分流。

第一类以英美为代表(大部分欧元区及拉美国家都是如此),这些国家起初不甚重视,企图自然免疫,其后转变为通过疫苗建立免疫屏障。这类国家普遍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2020年美国刺激计划规模折合GDP的15%,英国21%,意大利37%。

另一类以中国、韩国、新加坡为代表(包括有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这类国家迅速采取了动态清零政策,严防死守,在严格防控措施下迅速稳定了生产,因此没有采取过多大规模刺激。中国当年的刺激计划加上降税降费这些间接措施在内,也仅占GDP的6%。韩国等国的广义货币增速几乎没有上涨太多。

最初,动态清零政策取得了绝对优势。第一类国家的经济下落幅度普遍比清零国家要大,我们中国也相对美国取得了错峰增长优势,是去年全球唯一取得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和美国的经济规模差距加速缩小。

但进入今年以来,清零的防疫政策优势逐渐转变为一种劣势,主要表现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对消费端的更多干扰。三季度几乎所有动态清零的国家经济增速都出现了大幅回调,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增速比二季度都低了8个百分点以上。而中国当季增速和美国已经同样为4.9%,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增速最接近的一个季度。明年美国的增速甚至可能快于我国(5.2%与5.1%),去年我们和美国缩小的GDP差距在今年再次被拉大。

正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压力下,其他采取动态清零的国家最近都转向了与病毒共存策略,包括新加坡,韩国,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中国则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还在坚持清零政策的经济体。但如果全球疫情总是这样波浪式卷来,我们还要一直清零下去吗?为了对冲清零目标对经济的拖累,宏观政策势必需要放松,这和我们当前的宏观政策取向又是矛盾的。

欧美国家也一样。疫情如果再次大规模反弹,他们也要转向严防死守吗?继续宏观大放水的空间又有多大?

疫情远未结束,每个国家都还在疫情的阴影下探步而行。如今欧美国家的加息缩表,有可能再次转向,并再次在全球形成某种疫情政策、宏观政策与经济表现的交织共振。(财富中文网)

作者张林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评级机构研究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王昉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