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请看谷歌iPad

请看谷歌iPad

Jeff Jarvis 2010-04-07
不论苹果设计出多么精巧的设备,这场数据战的最终赢家必将是谷歌。

    就在不久前,苹果(Apple)和谷歌(Google)还是盟友,然而现在,它们正在争夺互联网的未来。严格的说,它们专注的领域不尽相同:苹果仍将设计硬件;而谷歌将继续致力于组织信息、销售广告。二者曾经互为补充,但如今它们竞相想成为我们的固定伙伴。

    在移动网络领域,这两家巨头爆发了冲突:苹果有iPhone,现在又新推出了iPad;而谷歌则有Android操作系统和Nexus One智能手机。但这只不过是局部战争。我们终将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人人互联,在这个过程中,谁能把握机会,谁就会最终胜出。

    借助iPad的推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填补了苹果手机和电脑产品间的空白,更有利于我们时时保持互连。它的确是一款不错的设备,但还不至于改变世界。实际上,iPad却像开倒车。原本,互联网使我们所有人都成为了内容创作者,然而iPad却试图将我们倒退回观众席:仅作为纯粹的内容消费者。苹果借此引诱绝望的媒体公司,使它们幻想自己能重新夺回被互联网和超链接打破的内容控制权。正因如此,Salon网站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金格拉斯(Richard Gingras)称,苹果的iPad对出版商具有致命吸引力(“fatal distraction”)。不过,如果不诱人,那就不是苹果了。

    与苹果的“控制加品质”战略不同,谷歌采用的是海量战术,即把Android操作系统推广到尽可能多的设备上,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各种超乎想象的电子设备,它的用户越多,就自然会有开发者为其开发更多更好的应用。在今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上,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曾向众多记者说过:“应用程序决定着手机品质。”

    不过,谷歌的如意算盘似乎落了空。《时代》杂志(Time)、《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等媒体纷纷押宝iPad,而Android则无人问津,尽管后者的用户群可能更大。依我之见,谷歌已经背离了自身对极简的追求,像Android、Wave和Buzz等新产品十分复杂难懂。不过,这场特殊的战争还未结束。

    要知道,一旦我们每个人以及我们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电冰箱和汽车等设备实现互连,移动网络这一概念将变得毫无意义。届时,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连接上网,所以,到那时,我们关注的将是本地信息。我们将希望能随时上网查询身边的动态。

    通过智能手机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地图,或是使用拍照搜索应用Google Goggles给街角的俱乐部拍一张照片,你就能从网上获悉有关该俱乐部的信息。你有朋友这会儿正在里面吗?Foursquare和Gowalla等地理社交平台将告诉你答案,在不久的将来,Facebook、Twitter或Google Buzz也将能告诉你答案。你的朋友们喜欢这个地方吗?(上Facebook和Yelp就知道。)你可以在网上搜索该俱乐部的室内图片和视频,并从Flickr和YouTube上获取相关地理标签内容。担心其卫生状况?每个街区都有关于营业场所卫生状况的政府数据。今晚哪支乐队在此演出?你能听到他们的演出,还能购买他们的歌曲。俱乐部的菜单上有些什么菜品?招牌菜是什么?你都能从网上获悉,你还能搜索到优惠券和特价信息。最后,你还可以通过上面所提到的那些服务,告诉你的朋友们你在哪儿,看他们要不要加入。

    要实现这一切,谷歌需要具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海量的数据,这就需要我们用信息给世界下注解。随着我们用各种品牌的手机发评论、传照片,在网络上记录自己去过的地方,互联网关于这些地方的信息就会越来越多。其二,谷歌需要增进对我们的了解,它需要了解我们的所在地、使用历史以及社交网络,来加强其服务和广告的针对性。

    没错,如今提供互连设备的是苹果,这些设备帮助我们从几乎已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但是,对网络内容进行组织的仍然是谷歌,而且从中获利最多的也是谷歌。后者可能在设备、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市场上与苹果存在竞争,但这并不是主要的。因为谷歌最终的商业模式十分简单:我们越多使用互联网,谷歌就会变得越强大。而苹果只是帮助我们更多使用互联网。所以,说到底,这场局部战争谁输谁赢并不重要。因为笑到最后的——必定是谷歌。

    译者:熊静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