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揭示的经济新趋势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揭示的经济新趋势

财富Plus App 2022-07-15
行业此消彼长

7月12日发布的2022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可喜的是,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和上年上榜公司相比,增长约17.4%;净利润达到了4.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约9.2%。同时,今年上榜公司的收入总和达62万亿元,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

分行业来看,曾经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逐渐没落,新能源、生物制药、新兴制造业等开始崛起,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变革期,新上榜公司尤其代表着经济新趋势。而在今年的上榜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仍然较少,表明市场活力仍有待进一步激活。

无论如何,在全世界都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际,面对全球经济有可能步入衰退的形势,中国500强企业还是要带头做好、做足压力测试,以应对更严峻的挑战。

围绕2022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所透露的信息,“财富Plus”的用户也展开了精彩讨论,我们选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行业此消彼长,新上榜公司代表着经济新趋势

@姚博海

动点科技中文主编

财富的榜单可以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细微变化。曾经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逐渐没落,新能源、数字经济、新兴制造业开始崛起。这些其实都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变革期。具体表现为几个特点:1、房地产、传统零售业等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开始下滑;2、互联网行业开始进入“阵痛期”,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点;3、制造业是当下国之根本,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等产业开始逐渐在资本市场展露头角,这也很可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4、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具有高精尖专利技术,同时具有生产制造和市场能力的新兴制造业公司崛起,它们将担负起中国经济未来腾飞的重任。

@江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

能够进入《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的企业,都是各个产业赛道的领跑者,市场地位明显,竞争优势突出。榜单里排名靠前的企业,大部分都为民众所熟悉。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大型制造企业,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石。而今年的新晋上榜公司,都是当前中国重点发展的产业,新上榜公司代表着经济新趋势。比如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是当前的时代重点。

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非常认同榜单的评选标准,有盈利企业,也有亏损企业,榜单并不避讳企业盈亏,而是以营收这一重要指标衡量大公司。对于上榜的亏损企业来说,只要能够不断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到对标标的,居安思危,将来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科技型企业成功转型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

每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互联网企业的排位是我重点观察的对象。今年入榜的互联网公司,有喜有忧。

喜的是,京东首次进入营收前十名,年营收规模超过了宇宙行工商银行,腾讯排名盈利前五名,盈利超过了绝大多数央企。这都说明互联网公司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毋庸置疑。

忧的是,亏损榜前两名也被快手和滴滴囊括,如果算上转型电商模式失败的苏宁,亏损榜前三名都跟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关。而且巧合的是,快手和滴滴的跌幅在中概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说明烧钱换市场的互联网模式,简单粗暴的互联网转型,都已经不符合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急需自我革新。

可喜的是,今年三月和五月中国高层对互联网公司的两次定调,已经明确了互联网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领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政策信号。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公司能否成功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会漫长而痛苦。个人判断,可能长达两到三年,也就是2025年或许才能看到效果。这也会体现在未来几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从高峰到低谷、再重新登上高峰的一个缩影。

@疾风知劲草

政府引导基金人士,主投物流消费

中国的上市企业500强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点,但是最引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科技型企业少,前20家中只有京东和阿里巴巴,其它几乎清一色是特许经营权行业,包括两桶油、金融机构等;二是上榜民营企业少,有竞争力的成规模的民营企业少,市场难言活力。

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一个成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诞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需要能培养优秀人才的学校,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需要有能颠覆前人的胆魄,需要学校能培养挑战权威的学生;二是好的鼓励创业的一系列环境,包括看得远的风投机构、优质的人才供应、鼓励创新的政策、成熟的法律体系;三是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一个公司做大需要各种优质资源整合,尤其是优质人力资源整合,那么是否有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能够最大化的让人各司其职,而中国很多企业失败本质是公司内部运营没有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工作无边界感,权责利不清晰;四是市场是否是最终的裁判,政府需要能清晰自己的边界,即使发布政策,也需要充分和市场主体进行引导和沟通,充分论证,而不是亲自下场当裁判,决定企业生死。谁能提前获取政府信息,谁就能胜出,这种思维非常不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同时,政府要严格管控住自己的边界,不要出台运动式的政策让企业来不及反应。

民营企业少,能够大体反映出“国进民退”的事实,虽然把优质资源集中到国企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内部竞争,以更好地同国际同行进行竞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变成了歧视民企,政府占据了很多业务资源,对于和民营企业合作有很重的顾虑,觉得会不会解释不清。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民企纷纷拿国企当二股东来背书,以打消疑虑。民营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在不关系国计民生或者非重要战略性行业,应该让民营企业和国企同等竞争,同时规范招投标,打击利益输送,让能够提供优质性价比的企业胜出,才能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这些年见证了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见证了《财富》中国500强企业门槛的日渐提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登上榜单。

大而不强的顽疾令人担忧,明年的中国500强能否更强?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一是虽然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个别公司规模之大、韧性之强、前景之打动人心,包括今年上榜的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中国去年GDP的一半,的确令人赏心悦目、扬眉吐气,但是大而不强的顽疾令人担忧。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部分公司若想在下一年度稳住排行榜,还需艰苦努力。毋庸置疑的是,多数公司“大而不强、强而不优”的痼疾难以不治自医。

二是面对全球经济有可能步入衰退的形势,中国500强企业尤其要带头做好、做足压力测试,未来之路的艰难程度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必须杀出一条血路。今年一共有49家去年的500强企业被挤出来排行榜,可以预计,明年这个数字可能翻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刘永海

地产行业资深人士

中国500强更强了。从数据中可以直观感受到,营收和入围门槛都有了大幅提高。行业的头部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加,国企传统行业地位进一步牢固,可喜可贺。

去年是中国疫情的红利年,借助境内疫情的良好控制结果,各行业把握住了发展契机,强者实现了更大的飞跃。

今年经常跟姑娘光顾的一家小小烤肉店不再营业了;一家有特色的拉面店也关门大吉;众多外资企业撤离,重新来过的疫情让我们又在静态生存中疲于奔命。

企业生态的发展固然有其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但不同层面的参与主体都能和谐生存发展的经济才更有韧性和活力,红花不能少了绿叶。无论多少强,都不应该是撑门面涂脂抹粉的工具,而应该是健康发展的有机组成。

良好的趋势似乎未能得以延续,明年的中国500强还能更强吗?(财富中文网)

本文所援引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