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403 付伟 - 观点作者 - 财富中文网
立即打开
付伟 - 观点作者
付伟
付伟
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观点
周一下午,上海陆家嘴开始飘起了雪花。有人开玩笑说:“上海下的雪,是投资者敲入的雪球的雪么?”

截止收盘,中证500指数当日下跌4.73%,我们做一下简单的倒算,如果投资者买的雪球产品是经典(80、103)结构,那么2023年5月之前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已经敲入了(简单说,就是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亏损的境地,只有指数涨回到期初的价格才能避免损失)!

而那些更早的雪球投资者,由于产品到期日临近,被强制“兑现”真实的亏损。坊间传闻,沪上某女影星在本地券商购买的1亿雪球产品到期,亏损2000万出场,成为了收盘后大家最大的谈资。

2018年资管新规后的5年多时间,中国的投资者何其不易,不说挣钱,保住本金的话,你就要躲过资金池断裂、房地产暴雷、CTA大幅回撤、私募基金跑路、公私募基金净值亏损各种林林总总的坑,如今雪球产品的集中敲入,则给所有投资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每一款大火的金融产品背后,都一定有我们没有关注的风险;在时间和市场面前,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

一,亏损后,被铺天盖地污名的雪球产品

每逢雪球产品敲入后,各种专注于“洗稿”而不懂专业的媒体和自媒体就蜂拥而至,什么雪球敲入会引发市场巨震,什么客户在雪球上亏了钱而券商就会赚大钱,什么券商故意做亏雪球以方便自己谋利,各种牛鬼蛇神惊世骇俗的观点,不一而足。

在这里面,有两个非常严重的误区:

1,即便我们把雪球产品视为一个奇异期权,它的背后也不是普通香草期权那样简单的“买入卖出”关系。

当你买入一份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产品时,券商自营台会根据市场情况买入对应金额的500指数期货,然后严格地根据交易规则进行“高抛低吸”的交易。

注意,这里券商的自营台是严格按照交易纪律进行交易的,而不掺杂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也就是说,雪球产品所累积的收益来源于一次次稳定的高卖低买,积小胜为大胜,是为“刮”(Scalping)。

这也是雪球产品背后的操作原理Gamma交易也被许多人称为Gamma Scalping的原因。

当雪球产品敲出时,投资者赚到的票息,本质是券商对于股指期货高抛低吸后赚取的利益,对应的指数波动越大,券商自营台赚钱的空间越大,雪球产品设计的票息越高,券商最终给留下的盈利空间也越大。

说到这里就很清楚了,雪球产品的投资者和设计者(券商)之间的利益基本是“共生共荣”的,不是普通期权产品那种“你死我活”的生态,千万不要望文生义。

甚至还有一种许多人不知道的情景,雪球产品敲出后,投资者赚钱,发行产品的券商会亏钱!(真的是给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做好事”了)

以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这个时间段为例,中证500指数的波动率从之前的24.84%下降到12.62%,波动率足足下跌了一半(波动下跌也有雪球产品的“功劳”,咱们下面再说),这就意味着2022年6月发行雪球产品的券商朋友们,根据当时市场波动率设计好的产品,到后来根本玩不转,之前每次高抛低吸能“刮”个三五块,但后来“卷”到每次只能赚一块的时候,券商自营的朋友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请问,这时为什么没有人来夸奖一下那些亏钱的、但还给客户兑付票息的券商是“诚实守信真君子”呢?

2,你可以说境内发行的雪球产品和2008年在香港市场横扫境内富豪的KODA有“类似”的表现,但两者之间的产品设计却有显著的不同!

(1)当年的KODA产品多挂钩个股,波动性大,牛市时候容易赚钱,熊市时候亏钱更快;但境内这几年雪球产品挂钩的普遍是宽基指数,波动更为克制。

(2)KODA下跌后多为双倍吸纳,对比境内券商常规发行的不加杠杆的雪球产品,下跌空间差异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段时间说雪球爆仓的,多是加了杠杆的“雪球”,有较大概率不是券商发行的产品,绝不可混淆。

而我更好奇的是,那些冲着60%敲出收益去买加了四倍杠杆的雪球产品,难道会不知道本金全损的风险?本质还是投资者贪心在作祟!

二,斗胆说一句,雪球产品作为一种场外衍生品,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绝对有正面的贡献!

回想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这么多年,被污名化最多的恰恰是那些复杂的金融工具,从2015年股灾时的股指期货,到过去两年的量化投资与做空机制,再到这轮的雪球产品,如出一辙。

在许多投资者眼中,只有“坚定的死多头”才是对市场的忠诚和国家的热爱。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在一个成熟健康的市场中,有买有卖才是常态,无所谓对错和价值观,买卖不过是投资者表达分歧的一种合理手段。甚至可以说,多头需要空头,多头的成功一定是建立在“愚蠢”卖家的交易上。

一个优秀的市场,也一定是容许投资者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真金经得起火炼,是构建资本市场的基本信仰。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市场中没有空头会发生什么?市场会在单边的情绪推动下,迅速上涨,而在某一个高无可高的点位上,在有人决定“下车”后,会引发多头的连锁反应,形成“多杀多”的格局,引发市场的大调整。

这不就是2008年、2015年和2021年的重演么?

回到上面提到的股指期货、做空个股以及雪球背后的“高抛低吸”,我们会发现,它们都有着一点相似的共性:即它们都不完全依赖市场的上涨而获利,它们的存在,可以极大程度熨平市场的波动,让那些不理性的多头接受教育,让市场整体的气氛更加健康。

这虽然不是这些机制的成立意义,但却正好发挥了这样的一个“系统性”功能。

还记得前面的数据么?从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指数波动率都下跌了接近50%,这里面显然有雪球产品的功劳,每一次指数上涨,券商自营台就会把雪球产品背后的股指期货进行减仓,从而客观实现对期指和指数现货的抑制,而当每一次指数下跌,券商自营台又会老老实实加仓,给期指和指数现货构成托底。

雪球产品让指数波动的山峰没有那么高,让山谷没有那么深,这大概就是它最大的功劳吧!

而一个低波动的、更为理性化的资本市场,难道不是你我都应该欢迎的么?

雪球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大概就是事物“辩证论”在金融市场上最直接的体现,阴和阳总是相对而生,光明和阴影也会相伴而行,当我们想解决多头的问题时,空间可能就在空头上。

可惜的是,每当市场下跌时,总会有人把过错归结于工具,我想说,工具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人没有正确地使用工具。

————分割线————

去年在推文中写到中基协的171号文时,我曾经表达过雪球产品可能离高净值客户越来越远的观点,随着后续一系列监管规则的深入,我想雪球产品作为一种场外衍生品作为一种单独的金融产品,出现在中国投资者视野中的日子可能确实快要到头了。

这轮雪球产品的集中敲入以及投资者对此的反馈,恰恰证实了在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中,存在着太多与雪球有关的不恰当销售,既让投资者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风险,也让雪球产品被污名化。

但我想说,这些变化并不代表雪球会从中国金融市场中彻底消失。相反的,作为一种特殊的场外衍生品,其在基金投资组合中的运用将会更加广泛,无论是FOF中加入雪球产品的配置,还是像董承非和李蓓那样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在自己主动管理的基金中加入雪球产品作为阶段性配置,雪球产品都将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绽放出更大的生命力。

关注金融产品创新的朋友会发现,许多证券公司开发的作为雪球产品替代品的净值化雪球产品、ETF网格交易策略以及更加优化的时变网格策略,其本质上都或多或少有着“雪球”的影子。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当某一天雪球产品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中消失了,也依然会有“冰球”、“糖球”出现,继续扛起场外衍生品的大旗!

三,写在最后,说说雪球产品的“善后”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适用性问题

前两周一位好朋友问我,家里亲戚买的雪球产品敲入后到期了,券商给他转成了指数增强产品该如何操作?

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观点看,继续持有等待回本应该是更为理性的选择,因为指数跌到这个样子了,上涨的机遇显然大于下跌的风险。

但我却不这么看,作为投资者,选择持有指数或指数增强产品,还是直接认赔出局,取决于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这笔资金投资的目的。

如果你本来就是低风险投资者,且一开始就是鬼迷心窍般的想着“固定收益”去买了雪球产品,不妨在此时“找回初心”,不要让这个错误继续延续下去,亏损的20%就当是学费。

转换后的指增或指数产品有可能帮你止损,但它依然没有降低你的风险资产配置比例,波动仍然会折磨你脆弱的神经。

投资中的最优解,往往需要耐心持有才能实现,问题是,你是否有能力或者你是否有意愿去完成实现这个艰难的“持有”。

我以为这就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的最大差别,资产管理总是在追求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从不用考虑实现方式;而财富管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关注更多的更应该是产品与个体的匹配,以人的个性为出发点,找到最适合的解法。

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金融产品,一个R2的客户选择了雪球是第一个错误,假使继续持有下跌后的指数增强基金,无疑将会产生第二个错误。

财富管理中风险测评最大的意义,是提示每个人自己对风险的认知,超越自己认知的风险只会带来无尽的惶恐、焦虑以及由此派生的错误选择。

钱可以再挣,但保住本金永远是第一要义,对于低风险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哪怕只是80%的本金。

————分割线————

回想起三年前,我们会在朋友圈里看到许多“眉飞色舞”的理财师,他们“炫耀”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雪球产品给客户赚到了满意的收益,他们“展示”那些客户抢购雪球产品的激动与兴奋,与现在的沉默不语截然相反。

这可能就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一个显而易见的通病吧,当我们在判断一个产品的风险时,不去更多关注产品的设计机理和专业机构标明的风险,而只是根据它过去的走势去推断它的未来。

从雪球产品到不知道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画线派”一词,莫不如此!

这既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不健全的直接体现(投资者适用规则、风险匹配制度和理财师专业管理等),也是中国投资者“刻意求财”的必然结果。

许多人都忘了,过去三年强势异常的万得微盘股指数在过去几天正在快速回撤,那条“完美的业绩曲线”也开始走上崩坏的路线。

那些做了小学生都会的“线性外推”的投资者,并不是真的傻了,他们只是被收益蒙蔽了心智,让他们生出了一种错觉,“只要这般如此,就能那般收获”!

这是中国投资者实打实的损失,也是财富管理行业一个莫大的悲哀!
UGO
评《雪球产品真有那么可怕吗?》
最近有位海银的理财师朋友跟我说,“中植系暴雷的时候,海银还把中植当做了负面案例进行内部宣讲,并肯定了海银自己的模式不是自融,没有问题!”

诚然,相比于中植系大包大揽的“暗箱操作”,海银在地产方面的各种投资可能确实显得更加干净。如果一定要分出高下的话,我宁愿承认,相比于中植,海银财富不是自融。但,朋友啊,现在各家暴雷的财富管理公司,获得的罪名和“自融”没有关系,全都是“非法吸收存款”啊!

所谓的“财富管理公司”,不讲究的就用“家办”或者“直销”进行资金募集,严谨些的还搞了基金销售牌照来装模作样,请问监管发下的基金销售牌照是让你卖非标和定融的么?过去几年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在P2P和定融的搅动下,已经完全丧失了常识,有些人堂而皇之地把投资者的钱搬走胡搞,有些人明明看到了这一切却欺骗自己“这都是正常的”。

退一步说,即便财富管理不是金融,财富管理也应该是“有常识的”。不要说监管没有按住中植和金交所,就说明这件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作为金融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作为一个真正的专业人士,我们应该都很清楚。

最后总结一下:(1)涉及非吸的财富案件,人数多、金额多,解决起来需要时间,作为当事人要有心理准备;(2)非吸背后的资产投放,优质资产非常罕见,兑付比例不要有太多期待;(3)相比于这些案件的法律责任和金融赔偿,这个事情本身对于所有当事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心结,甚至可能是一道永久的疤痕;(4)作为财富管理从业者,不管在哪里,加强自己专业能力的建设,形成一定的风险识别和判断能力,才是保全客户、保全自己的唯一法门!
UGO
评《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
“许多年以后,也许我们会想起,某家私募证券基金,曾经差点埋葬了一个行业。”

这是一位知名私募FOF管理人在周一(11月13日)晚上发出的朋友圈。很快地,私募证券基金“瑜瑶”和它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就见诸媒体,成为了这两天金融圈热度最高的话题。

这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中穿插了造假和最终跑路的私募证券基金、不作为的证券托管以及一些缺乏专业能力的私募FOF机构,许多媒体和自媒体都已经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描述。但当瓜吃的差不多后,还依然有两件事情摆在我们面前。

一,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瑜瑶”的暴雷和跑路,对于私募证券基金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二,对于投资其他FOF而踩雷的投资者来说,后续是否有合适的手段降低自己的损失?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

答案非常清晰了,中国私募证券基金行业在这个恶性事件的发酵后,将迎来历史上最强的监管。

其实早在今年4月27日中基协发布171号文后,私募证券基金不再是“法外之地”的现实就已经不言而喻了,后续私募条例的发布也进一步明确表达了将私募基金必须纳入金融监管的决心。

如果说,在过去监管更多地对于私募证券基金在公募基金以外的投资灵活性有所顾虑,那此刻“瑜瑶”一案对于监管部门则是“三观”的冲毁。

跳出那些光鲜亮丽的数据,中国的私募证券基金行业甚至连底层资产的真实性都无法保障,托管机构和FOF投资连基本的复核与尽职调查都无法做到。

这个行业运行的底层逻辑都出现了颠覆,那就别怪监管部门从上至下来一次系统地洗牌了。

私募证券基金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藏污纳垢之场所,但此刻,所有投资者都在担心,玩弄“庞氏骗局”的“瑜瑶”是否是一种更普遍的生态?

这种恐慌心态的传播,将会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避险”从而赎回私募FOF,进而在短期内对私募证券基金市场构成阶段性赎回冲击。

对那些积极顺应国家和监管号召进行非标转标的财富管理机构与高净值客户,“瑜瑶”一案的影响更为恶劣。

我非标转标、我选择专业机构、我分散投资、我配置低风险策略,我做错了什么?!

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方向的投资,却被少数用心叵测的机构给黑了,这往小了说是对监管战略的拆台,往大了说这是借用国家变革进行的恶意行骗。

这个案子影响的不仅是投资者几十亿的真金白银,更是对国家非标转标的历史性变革的恶性冲击。

有朋友告诉我,“某家曾经专注于非标的财富管理机构,从2021年就开始积极转型,但偏偏许多核心客户当做低风险买的私募FOF,却因为瑜瑶的暴雷而一次性出现了40%的损失!理财师想提刀砍人的心都有了!”

我以为,“瑜瑶”一案将会对私募证券基金生态产生以下影响:

1,将会极大地加速监管部门对于私募证券基金行业的系统性排查与接管,不排除有部分以下动作会发生:私募证券基金的备案阶段性全停、需要新发产品的私募证券基金报送投资逻辑和完整的交易记录并经过托管机构核实、私募证券基金规模全部进行外部审计,甚至监管重新就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进行牌照发放。

2,相比于公募基金,私募证券基金的特殊优势策略,无论是T0、套利还是高频量化,这些可能会存在利用复杂逻辑进行欺诈的监管死角,都有可能被监管进行监控;私募证券基金同公募基金的制度优势,将会慢慢衰减。

3,负责托管的证券公司,要真实背负起托管的责任,托管工作的颗粒度会提升,托管的意义和价值提升,许多新私募可能会在寻求托管的时候吃到闭门羹,从长期看,托管费率也应该进一步提升。

4,部分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会在风声鹤唳下退出私募证券基金,选择超额收益更低、但更透明的公募甚至是公募指数基金。

5,此次暴大雷的某些私募FOF管理人将会退出这个市场,这个案件会倒闭私募FOF管理人甚至是财富管理机构负责私募产品引入的产品团队,在后续的尽职调查过程中更加细致;部分缺乏尽调能力的财富管理机构要么舍弃私募证券基金市场,要么同专业的投研机构合作接受外部赋能。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

在所有投资“瑜瑶”的FOF中,有一家私募FOF管理人H,其预估的损失在40%左右,组合持仓的前三大重仓据说分别是16%、14%和10%,看似做了分散投资,实则穿透下去依然是一个管理人。

H这种缺乏专业投研能力的机构,其最终的做法不仅造成了投资集中度的大幅提升进而产生巨额损失,另一方面这也是和FOF精神以及合同契约相左的明证。

站在第三方的视角看,“瑜瑶”固然可恶,但H在投资上的失误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也是应该要承担起责任的。

老南的公众号写得特别到位:“这里面的多家公司,养的猫就看着老鼠偷自家大米,纹丝不动,这是非常令人费解的!”

托管的证券公司,直接使用底层没有托管复核的净值业绩,你难道不应该做点什么?这些失职的证券公司,让这些骗子堂而皇之获得了“被认可的数据”!你们的尸位素餐给投资者造成了这么多损失,你难道不该承担责任么?

甚至可以说,托管券商在“瑜瑶”一案中的责任是最大的。打个比方,托管的券商或机构,就是把病毒从实验室培养皿中释放出来的关键角色,为中国的私募证券基金历史贡献了一次“巨大、巨大的失误”!

我不是律师,但我认为,涉事的专业机构要为自己的失职承担代价,我想这也是在“瑜瑶”跑路后,投资者最能把握的维权方向。

写在最后,从赤子之心到瑜瑶,中国私募证券基金走过了一个奇怪的轮回。

我在很多场合都在讲,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是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的先锋军,赵丹阳和赤子之心基金一手缔造的四方监管模式,不仅奠定了私募证券基金的雏形,更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尝试和素材。

四方监管模式早于证监会后来的三方存管,它真正意义上平衡了投资者和管理人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算是“买方投顾”的前身,这个承袭境外先进金融市场的框架,为A股乃至中国金融行业带来了积极的风气。

我想,我们不应该抹杀私募证券基金的积极贡献,但这次“瑜瑶”一案,却让我彻底无语。这个行业中无数大佬和先贤所贡献的价值和成果,几乎要被几个骗子给挥霍殆尽,这是一个2008年就和私募基金打交道的老金融所不愿看到的。

从感情和业务上,我们都不希望监管部门对私募证券行业“下重手”,但问题是,如果不进行一次次彻彻底底的摸排,当下一次信任危机来临时,中国的私募证券行业还能承受么!

在短痛和长痛之间,我们必须做出抉择。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私募基金市场最近也不平静,先是有人爆料桥水基金的投资逻辑就是某几个人拍脑袋而已,后是Two-Sigma内部有人操纵策略非法牟利。似乎,私募基金的“私”在保持灵活性和合理合规之间很难找到一个平衡。

这不是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的孤案,这对监管的勇气和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晚上,我辗转反侧,无数的名字和时间在我脑中不断冲击和跳跃着,直到我把时间的记忆线拉回到2008年,“麦道夫”和“庞氏骗局”这几个大字充斥了我的大脑。

彼时,招商银行代理销售的第一只私募证券基金“从容基金”完成了3亿的募集,公奔私的吕俊春风得意,这个市场看起来拥有无限生机和潜力。

十五年后的这个初冬,中国的“麦道夫”也堂而皇之出现了,“包养小三和发妻撕逼”这样的故事也成为了私募证券基金屡见不鲜的花边新闻。

这个曾经被大家认做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又会走向哪里?
UGO
评《“杭州30亿量化跑路”造假风波,对市场影响几何?》
中国的城投债到底会不会违约?

那不如我们回到五年前的时光,那时的我们单纯地认为“非标不倒”、“大地产不倒”、“有抵押的地产不倒”,但事实却是,我们依靠经验所笃信的,在规则发生变革后,都出现了根本性的颠覆。

从某些角度看,以城投公司为代表的政府延伸,就是过去那个大地产时代的重要一环,凭什么地产摔了下来,而脱离地方政府信用的城投还高高在上呢?

对于任何投资来说,当我们的安全性建立在时代红利的基础上时,我们就要想一想,万一时代的红利彻底过去,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安全底限让我们依凭呢?

如果今天所说的一语成谶,真的有城投债暴雷了,个人投资者会不会损失惨重?

我想还是相信政府的智慧吧,刚刚过去的地产危局中,新开源的活水+地方政府背一些损失+金融机构背一些损失+居民承担小部分损失,最终让靴子落地了。

冲击有,但依然在可控范围内。问题是,你自己确定要成为那部分“背负损失”的对象么?

那么,如果城投信仰被打破,还有哪些资产处于危险的边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的也不是一天毁掉的。

即便私募债券基金备案规则变化,引发一连串的风险暴露,也不意味着城投债市场就会彻底崩盘。

站在融资愈发艰难的城投公司视角去看,会发现面前的几扇“融资大门”都正在慢慢的关上:

1,非标信托受限于新三分类,只有最后三年的存续期,更何况许多先知先觉的信托公司已经撤离这个市场了;

2,定融是城投公司最后的新鲜血液来源,但它却游走在非法融资的边缘,只要监管一声令下,就是个关门打狗的死局;

3,没有人说城投债不能发行了,但实际上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就是在萎缩...从结构上看,城投债最忠实的粉丝已经从银行和基金转移到信托和私募债券基金,典型的“大金主卖卖卖,小金主买买买”的格局,坊间传闻零售之王已经清空城投债,就问你怕不怕?

我倾向于城投债在2023年会发生暴雷的观点,理由如下:

1,城投公司从2018年开始艰难维持,已然是步履蹒跚了;

2,从资管新规的大逻辑看,打破刚性兑付将会发生在任何一个领域,城投债也不例外,P2P、非标信托、房地产融资,你觉得下一个轮到谁?

3,房地产的阶段性风险已经出清,多方共担损失的模式看基本成功,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阶段已经走完,第二阶段“破城投刚兑”,这个时间点也来得刚刚好;

4,即便暴雷,也会是从部分网红地区发起的,信用债市场会遭受冲击,但不同评级和不同属性的主题,受冲击程度肯定有差别。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暴风眼中的资产最先面临灭顶之灾的,是那些网红区域的城投债;然后,这些爆掉的网红城投会在城投债乃至信用债市场上扔下一个巨大的炸弹,导致信用债价格遭遇阶段性冲击,信用债和以国债为代表的利率债之间的利差会迅速拉大,而后在市场缓慢出清的过程中,部分优质的城投债价格将会企稳回升,而垃圾城投终将成为垃圾。
UGO
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半夏李蓓的文章又成了爆款,《美国银行危机远未结束》传遍全网。跳出热点,这个文章依然值得金融从业者深思。

李蓓提到“我是一周前才听人说美国银行90%以上的按揭贷款都是固定利率的,当时我的感受是震惊的,我无法相信,这种极其不专业和不严谨的行为,竟然发生在美国整个银行业。银行管理层竟然如此愚蠢迟钝,美国监管竟然如此毫无作为,事先没有任何风险警示和监管干预。”

对这段话相信有同感的并不只是我。达尔文的进化论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世界观,在我们朴素的认知里,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世界就是比我们先进的、高级的!但硅谷银行血淋淋的事实却戳穿了皇帝的新衣,那个闪烁着光芒的地方,其实是十足的豆腐渣工程。

在惊叹之余,我更好奇,为什么美国银行会发生这种荒谬的事情?明明已经研究生毕业,却跪倒在一张小学生试卷上?

今天看了一个视频号,作者从阴谋论的角度去认为是美联储搞垮了瑞士信贷!

别逗了!在美联储这轮加息前,瑞士信贷自己就昏招频出把自己搞得奄奄一息了。2022年初,受到中概股暴跌的影响,韩裔Bill Hwang和他的投资公司Archegos Capital倒闭,直接导致该行损失约55亿美元。虽然55亿美元的损失对于瑞士信贷的体量来说并不算惨重,但问题是一家本应该稳健经营的商业银行借钱给投资公司通过杠杆投资中概股?!这是什么?按照中国金融的官方话语叫“信贷资金流入股市!”

看了下瑞士信贷2022年的年报,39.4亿的股本,每股净资产11.5美元,440亿左右美元的净资本,你一口气贷款给一个投资公司55亿?而且这样的操作不只有Archegos Capital的孤案,2021年就爆出的供应链金融公司Greensill Capital破产,给瑞士信贷带来了30亿美元的损失。

家大业大,经不住不肖子孙的“花式败家”,瑞士信贷堕入此局,既是天灾,更是人祸。

跳出瑞士信贷高管们那些狗血剧,我也不禁有李蓓一样的感慨,“欧洲银行怎么会如此愚蠢迟钝!”同时,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的惨剧,无法让我们有任何开心的成分,因为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趋势,让任何一个大型金融市场都无法在全球震荡中独善其身。

但我们却要警醒的是,如果未来几十年的中国金融市场卷不动了,各家金融机构也纷纷躺平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躲过这些愚蠢而低级的错误?

许多人会觉得中国的金融还有几十年路要走,但万一,万一我们在几年后就触碰到金融的天花板?万一金融国企化的趋势迅速蔓延,万一金融民工降薪导致创新不足,万一投资者都开始接受买指数基金也不择时了?我们能不能比此刻的欧美银行更多几分理智和清醒?
UGO
评《耶伦表态,美银行股再遭重创!》
对于2023年的A股,不独高盛一家乐观,事实上,境内大部分的投资管理人对于2023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都保持了相对积极的态势。经济的“弱复苏”、“货币政策不快速转向”、“美联储加息高峰已过”的判断是当下的主流,综合经济、流动性和外部因素,从内因到外因,2023年的A股相比于利空频频的2022年,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但从行情走势看,A股的复苏却远不如大家预期的乐观,去年底开始的反弹在3200点遇到了压力,而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市场过分解读,造成下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在复苏,但投资者的心态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走出2022年的阴霾,基本面确立不难,但信心回复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情绪背后,我以为资本市场更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更长期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从当期看,无论是积极行动的地方政府还是日渐改善的民间消费,说到底还是过去经营模式的延续,短期的惯性还将存在,但长期的降速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中美摩擦所展现的全球政治经济生态格局的变化,很有可能是长期的、深远的,假使我们不能在此刻就规划好未来的路线图,亦或是不能进一步改善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以改进生产力的水平,在更长期的经济生活中不免陷入困顿的局面中来。

在行有余力的时候优雅转型,总比被逼入墙角艰难抽身要好得多,这是市场的期待,也是顶层制度构建的必然之选。从这个角度看,A股还能不能大涨,绝不取决于当下的“旧模式”,而来源于中国经济未来战略道路的选择。
UGO
评《高盛预测中国股市今年还有24%的增长空间》
大概所有人都会把蚂蚁金服的估值暴跌同马云在外滩那次惊世骇俗的演讲联系起来,一番毫无根据的怒怼非但没有让投资者接受从金融向科技的转变,反而直接给蚂蚁金服的估值来了个腰斩,不,简直是膝盖斩!

但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蚂蚁金服估值的调整固然有监管、市场和投资者认知和情绪的变化,但核心的问题依然在它自己;这些问题不独属于蚂蚁金服自己,同时也是互联网时代红利褪去后,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需要思考和克服的。

1,互联网时代红利下降后,流量成本升高
通过恒生电子的年报可以看到,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基金在2022年上半年实现54亿的收入,但利润只有8千万,不低的销售收入和很低的销售利润率让人咋舌。稍微一想也知道,这中间的巨大成本主要是母公司层面的引流费用,但如果观察更长周期的蚂蚁基金利润变化,可以看到在过去几年利润是下降的,这可能也是蚂蚁金服体系内对日渐紧张新增流量的一种调整。

不仅是蚂蚁,对于以微信为核心架构的腾讯理财通,也在面临类似的情况,一个MAU超过十亿的APP,在14亿人口的中国,如何进一步扩张自己的覆盖能力?这在数学范围就已经可以给出否定的答案了。前期伴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扩散和头部机构依托资本巩固市场份额的能力,这些机构吃到了这盘蛋糕中最大且甜美的部分,但问题是,“然后呢”?是扬帆远航去开拓海外市场,还是多元化深耕?前者受到互联网本地属性的约束而难于成功,后者则被境内监管直接喊停。新的集约式增长方式是在互联网企业在粗放式增长阶段过后,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

2,金融还是科技?
关于蚂蚁金服是科技企业还是金融企业的定位问题的争论,在外滩喊话后就已经告一段落了,监管的回应盖棺论定。但即便我们不考虑监管的思考,深度拆解下蚂蚁金服的部分业务,也可以看到蚂蚁金服披着“科技”外壳的“金融”实质,以它的花呗借呗业务为例,蚂蚁金服在表面上确实发挥了“引流”和“风险识别”的作用,但其高额的收费和高高在上的甲方地位并不足以说明蚂蚁的科技能力,而这一切恰恰是2018年前中国货币资金极度宽裕下,金融机构“缺资产”和居民“加杠杆”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过去几年,金融机构可以接受和蚂蚁金服甲乙方悬殊的商业利益分配,并非他们“失了智”,而是金融大环境使然。如果货币宽松的格局出现逆转,蚂蚁体系内天量的体外资产还能循环么?从这个角度看,蚂蚁金服即便被冠以“科技”属性,那他的周期特征依然是“金融”,大家会有困惑的原因在于过去几年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高增长掩盖了部分周期属性。

金融的核心内涵是风险经营,不管水平高与低,历史无数次验证,唯有资本才是抵抗风险最重要的要素,玩着金融的实质却不按照金融的规矩办事,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也不能接受的。

3,大而不倒的互联网企业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乃至整个经济体是福还是祸?
没有人不欢迎合理的、善意的资本;但当资本大到一定程度、大到需要通过垄断来获取更高利润增速的时候,它就会变味了。外滩的炮轰只是一个机缘巧合的起点,但对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积极作用该如何认定,却是中国监管层面必然思考的问题。动物园绝不会把管理者的角色交给老虎和猎豹,头部机构的边界和行为必须纳入监管的范畴,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系,那中国互联网的生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前有字节裁掉整个投资部,后面的又会是谁呢?
UGO
评《股东再削蚂蚁估值,已不足600亿美元》
2023年,A股会变得更好么?这是每一个在2022年里饱受打击的投资者都非常想知道的问题,更是我们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都饱受冲击下,希望寻求的慰藉,生活总需要更多期待,而A股自然成为了中国百姓长期依赖的精神力量。

1,历史上的大数据:A股从来没有连续三年收阴
古语云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显然这样的观点对于A股市场也一样生效。在经历了两年的阴跌后,投资者的信心已经消磨殆尽,长期被套的股票和基金让大多数投资者也放弃了操作,与其说持币观望,不如说是绝望后的躺平,美国的逆向投资大师邓普顿曾经这样形象地描述股市周而复始的过程:“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狂欢中消亡”,难道此刻的A股不正在经历悲观后的缓慢爬坡么?

从A股的历史上看,不存在三年连续收阴的情况,这恰恰是大样本数据下历史规律的最佳验证,当A股的估值和投资者信心持续低迷时,恰恰是人弃我予的最佳时点。有人说,能不能买股票,做下家庭调研就可以,看看你的叔叔阿姨们都是否在热情地讨论股市和基金,如果是的话,你就需要格外小心,而如果相反地,他们对于投资表达了极度厌弃的情绪时,则是你最佳的投资时点。

不管怎么看,情绪低点的A股和连续三年不收阴的历史规律都会在2023年发挥作用,给情绪低迷的投资者一个大大的惊喜。

2,从来都没有看对的专业投资者
在A股市场上具备最强研究能力的机构一定是证券公司的研究所,配备最专业的人,做着最专业的事情,相比得出的结论一定会高人一等吧?但有好事的人做过统计,每一年证券公司研究所的观点都会大幅度偏离后续的行情(当然,不独A股市场,美股亦然),证券公司说涨,后续就要跌,证券公司看跌,市场就打脸般上涨,证券公司说小幅震荡,市场就大幅上涨或大幅下跌。这几年的A股市场,这一逆向规律当真是屡试不爽,有球迷说“彩票反着买,别墅朝大海”,股票和基金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回到现实中,对于2023年的资本市场行情,证券公司的普遍观点是A股谨慎乐观+港股表现优于A股,如果按照逆向的原则看,A股在2023年要么下跌要么大幅上涨,结合第一条规律,显然后者的可能性更大。至于港股,虽然估值更低,但受到国际资金的冲击也更大,证券公司看错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大。

站在投资的角度看,2023年,建立起足够的底限思维和止损措施,放心大胆去投资,也许是“最不坏”的一个选择。

3,中国独特的产业文化支撑着走出疫情的快速复苏
不少悲观的投资者对于2023年中国经济的复苏表示悲观,他们固执地拿着欧美经济复苏数据来推演我们的路径,有人讲美国有几百人因为疫情而彻底退出劳动市场(原因多样,这里不展开),有人讲韩国的消费数据短暂回升后就不行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但我想,这些悲观的观点本身忽视了一个极大的问题,中国和中国人其强大的精神内涵,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看看北京解除管控后,阳康后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烟火气再度回到我们的身边,这既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是这个世界上“最卷”国民的一种自发回答,我们从来不会躺平,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责任甚至是“兼济天下”的情怀都在支撑着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候勉力前行。

有人说儒家文化培养了执行力最强的国民,但这样的结果配合上高度发展的工业产业,却诞生出世界上最精密的制造业机器,诚然这个国家面临着房地产转型和科技提升等长期历史性问题,但他绝不会在此刻躺倒,强大的精神力灌注其中,让其在最难的时候依然负重前行。

我有一个好朋友在创业,方向是中老年人高端鞋的生产,她在调研了大量配套企业后发现,高端、精细的生产制造只能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的产业链不够丰富是一方面,而没有产业文化的他们在劳动力的工作态度和结果上与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样的结论可以反推至任何产业,疫情后全球的经济再复苏、低碳经济下的新龙头,谁能够吃到最大的份额,不言而喻。

4,写在最后
人的本性就是“总想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这导致了流媒体时代,大量迎合人性APP的存在,从头条到抖音,不外是算法模式去迎合人性的真实体现。但就像那些证券公司一样,我们的判断也总是错的,你越是沉溺在算法迎合的世界里,你的认知成见就会更大,不论是茶余饭后的闲聊还是我们的每一笔投资,都是如此。

事实上,当下算法模式的互联网已经偏离了其本来的初衷,互联网技术本应帮助我们去看到更多的世界和不同的人,而算法却把我们装在了自己的小世界中而无法自拔。痛苦的人总是携带傲慢与偏见,只有幸福的人才能带着宽容与理解去看待未来的世界。去跳出那个自己营造的世界吧,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由消极和悲观组成的,只有勉力前行,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也只有跳出悲观,才能尝到资本市场最甘甜的佳酿。
UGO
评《“洽洽食品”成为2023年被外资买爆的第一只股票》
人类在追逐前进的路上本就布满了荆棘,同样的,科技股的投资也是充满极大变数和不确定性的。木头姐的基金在2020年率创新高,而却在2022年一败涂地,这就是科技股投资的性质使然,不必过多惊慌。

只不过这一轮美股科技股的回撤幅度确实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这里面有美联储加息带来的流动性衰减问题,有国际政治形势波诡云谲生成的负面因素(比如半导体行业)、也有防疫政策变化对于个别股票的冲击(比如Peleton),但更多的还是投资者在过去几年对于经济转型过高的预期如何兑现的问题。看看我们周边的世界,虽然我们依然在向愈发富足的路上前进着,但应用科技似乎在过去几年被上了“锁”,以最具备科技含量的军工为例,美国军售的主力F15EX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技术底子,而F35虽然更先进,但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启动的项目。我们在充分享受第三次工业革命红利的同时,似乎并没有找到新技术的突破点,特斯拉、网飞、英伟达,这些我们曾经寄予厚望的公司,在时间面前,成长性上终究还是距离人们的“伟大预期”而有所差距,股价震荡甚至大幅度回落也是预期之内的了。

但如果认真观察下这些科技股公司(电子代币类除外),经过暴跌的股价和相关数据已经变得非常健康了,甚至单纯从价值的角度看已经具备了明显的长期投资价值。20多倍的网飞、开始稳定盈利的特斯拉、只有巅峰股价15%的RBLX,这是过去几年科技股投资不曾面对的场景。如果人们都试图用价值的角度去评价成长股,那么成长股真的要否极泰来了!而如果我们还在坚持着认为这个世界还会变得更好的观点,为什么不在此刻给予他们最关键的持有呢?

从投资的角度,木头姐和她的基金在过去2年被过分神化了,单一的风格和一时的暴涨,只能说明她是一类具有特定风格的基金经理。类比一下,如果说葛兰的标签是“医药”,那木头姐就是“科技”,两位可能都很厉害,但她们的技能点却又分布得如此集中,她们神奇的选股能力却逃不出行业贝塔的震荡,让我们只能把她们当做是投资组织中的“风格小众”。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媒体和投资者对于木头姐业绩惊诧莫名,很有可能说明了他们在一开始对于木头姐的认知就是错误的,套用金庸武侠世界,巴菲特这种能够驾驭不同世道和风格的长期王者可以算是张三丰,而木头姐激进集中的风格则更像是只学会十五招降龙十八掌的郭靖,年少的郭靖固然打得一众坏人找不到北,但相比于武林泰斗,其在认知和均衡上依然差距巨大。

回到我们的投资,谈起资产配置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许多人以为就是在股票、债券和商品间进行多元化配置,但殊不知这种比例的相机调整是要遵循一整套科学方法的,而具体资产配置和选择,更是具有极大的技术含量的,同样的股票类资产,我该去买什么样的基金?基金的不同风格是否可以形成分散?A\B\C这些基金的风格我们该如何认定?这些都要建立在我们对于底层资产认真排查后的准确定义。我们现在对于木头姐的彷徨,恰恰说明我们对于股票类基金的“风格标签”定义是不足的。
UGO
评《一夜狂泻2700亿!特斯拉崩了,空头暴赚超1000亿》
如果说金融的本质是中介,那信用管理是金融运营最重要的内涵,在这个逻辑下最大的风险自然就是流动性风险。对于几亿规模的小公司还是几千亿规模的国际巨头,都是如此。

在私募股权这个赛道,国际上有个公认的PEI300排名,看似高大上,不过就是以对应私募股权机构当年的募资额作为重要参考指标进行的排名,这个指标直观的反应了私募股权机构的市场认可度以及他们此刻手中的“弹药”,但却忽略了投资机构的业绩和能力。更值得吐槽的是,一些机构为了维持其影响力而进行持续的募资,从而导致其管理规模远远超过管理能力。

有些人说“对于投资行业,规模是业绩最大的杀手”,没有任何一个投资法门能够在规模无限制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收益,伯克希尔不行、文艺复兴不行、黑石也一样不行。而黑石此刻正在经历的,不过是“名气增长”→“规模扩张”→“业绩回落”→“投资者赎回”的一个正常路径,太阳底下没有任何新鲜事。

再看看黑石压力最大的房地产基金侧,过去2年美国政府的大撒钱,让美国房价和租金快速上涨,带动了投资者热情的高涨。但无论是黑石还是投资者似乎都忘了,“酒会的最高潮也是离别的前奏”,在市场最好的时候进行募资固然容易,但给自己埋下了大雷,对于黑石长期的品牌却是有损无益的。联想到中国私募证券基金市场,无论是量化领域曾经的三家千亿巨头,还是主观多头领域淡水泉和景林曾经的不可一世,都在这次的市场回调中回归常态。

再观察下美国当下的CPI情况,由于能源结构更优的现状,导致美国CPI几乎“免疫”了这轮大宗商品的上涨,但房价和租金的调升却是实实在在的。从美联储强硬控制CPI的态度来看,即便CPI已经出现拐点,后续力度依然不会放松,把CPI控制在2%的“合理位置”需要在房地产侧做更多文章,黑石当下的赎回压力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冲击还没有完全展开。

对于投资者而言,黑石这次的“小新闻”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提示”,不仅它再次验证了“规模和业绩的负相关”,也告诉了我们永远要在狂欢中保持理性,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投资组合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许多时候,一个资产从优秀转向负面,就是因为流动性。当下的黑石正在饱受折磨,而这一个月境内的债券基金,难道不也正在经历这样的“修罗场”么?
UGO
评《黑石集团、喜达屋资本限制旗下房地产投资基金赎回》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