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产能过剩下的美国企业(下)——创新造就现代美国

产能过剩下的美国企业(下)——创新造就现代美国

王  翔 2016-09-19
这些美国的企业家们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着创新,花费50多年的时间改变了美国的实力,造就了一个现代美国。

《财富》中文版——以洛克菲勒、福特和JP摩根为首的三大巨头,分别在石油能源业、工业制造业和金融业里运用技术创新能力和一流的企业管理技术改善着各自行业的生产效率与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为美国经济的结构优化和去产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的煤油市场,而煤油则取代鲸油成为了当时照明的主要能源(上篇已有介绍)。但之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并且在JP摩根的支持下完成了实用,这对于当时洛克菲勒的石油事业来说无异于毁灭性的打击,因为每一盏电灯的点亮都意味着一份煤油需求的减少。洛克菲勒因此将眼光转向了之前炼制煤油当中产生的废料,一种易挥发、而且非常不稳定的物质—汽油。标准石油公司组织专家对汽油的稳定性和提炼工艺进行了升级,在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成功之后,稳定了汽油的属性,这可以为发动机提供稳定而强大的动力,基于汽车的美国从此诞生。洛克菲勒化解过剩产能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技术创新是提高供给结构的核心要素,技术创新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到技术创新,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与汽油紧密相连的重要行业—汽车业,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福特。福特虽然不是汽车和生产线的发明者,但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将生产线概念实际应用在工厂生产过程当中,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使汽车成为了一种大众产品,他让汽车在美国真正大众化。这一成功不但革新了工业生产方式,它对现代工业社会也带来了巨大影响。他的思想被后人总结为福特主义:奉行消费主义是和平的基础,致力于运用系统化的方法降低产品成本,通过批量生产价廉的产品,让大众都能够负担消费。这种思想提升了许多技术以及商业方式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供给体系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同时利用生产线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的企业家还有:“好时”巧克力的创始人密尔顿·史内夫里·赫尔希(被称为“巧克力福特”)、箭牌口香糖的创始人小威廉·瑞格理以及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的创始人威廉·哈雷和戴维森三兄弟。他们也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充分提升了生产线的效率,并且结合一流的生产管理方式和创新的品牌营销方式发掘了市场的潜在需求,成功地获得了独占、稳定的市场份额。

另外一个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核心则是金融业。在当时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是约翰·皮尔庞特·摩根(JP摩根)。虽然JP摩根在美国钢铁的并购上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但其对于铁路业的重组却是去产能、调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的经典之作。在由铁路行业崩盘导致的经济衰退当中,1/3的铁路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JP摩根用他庞大的资金和权力直接介入经他出资拯救的铁路公司的管理。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稍有商业知识的人都会明白,重组铁路公司并能完善其管理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而JP摩根完成了。他创立的摩根银行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他对于效率以及现代化的追求和贡献,令美国的商业从此改头换面。据后人统计,全美接近1/6的铁路经过了摩根式重组,而这些公司的营收总和相当于当时美国政府年收入的一半。所以,有效的金融并购重组加管理的模式是另外一个美国式创新工具。金融作为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起到去产能、调结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果,运用的不好则会导致在高杠杆的情况下资源仍然无法有效配置。

以这些巨头为首的企业家们极富洞察力、创新力和执行力,这一群人用五十多年的时间改变了美国的实力,将美国推上了新时代的世界霸主之位。他们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着创新,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这样层出不穷的创新在大大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化解着各类过剩的产能。他们通过市场化的创新成功地造就了一个现代美国,美国经济至今一直都在增长,其综合实力依然傲视全球。

当然,这种美国式的创新也有其负面效应,尤其是在调整结构、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失业问题。如何取长补短,在充分吸收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发展中国特色的改革,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财富中文网)

本文作者系上海基玉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新供给经济研究院理事。联系方式:wangxiang@fofund.com.cn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