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尊重复苏

尊重复苏

Amy Feldman 2012-07-13
“死多头”詹姆斯·鲍尔森谈论投资者为何无需惊慌失措,以及为何在25年前就有了“新常态”。

鲍尔森摄于明尼阿波利斯
(图片提供:David Bowman)

    如果你对经济感到不安,不如去找富国资本管理公司(Wells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投资战略官詹姆斯·鲍尔森(James Paulsen)谈谈[此鲍尔森非彼保尔森,他既不是美国前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也不是在Abacus交易丑闻中获利的对冲基金经理约翰·鲍尔森(John Paulson)]。此鲍尔森效力于富国银行(Wells Fargo)下属的一家公司,在明尼阿波利斯管理着3,250亿美元资产。他还是一家新闻通讯刊物的撰稿人,这本刊物以涂鸦式的图表和生动的评论而闻名。如今,公众对经济复苏问题展开了大规模的辩论,而他却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调整年”,这是复苏过程中的一个节点,从此信心将逐步恢复。近年来,54岁的鲍尔森有时被称作“死多头”,因为他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他预计经济增速将达到3%,标普500指数将达到1,500点。本次采访内容节选如下:

    您如何看待经济复苏?

    现在是连续第三年的复苏,这三年的复苏均远远弱于以往的复苏。它看上去与20世纪90年代初以及21世纪初的那两次复苏非常相似。而且从10个季度来的许多指标来看,情况的确如此。年均实际GDP的增速略低于前两次复苏在目前这一阶段的平均值,实际国内总收入的平均增速要略好一些,而总的就业增长率则是旗鼓相当。人们说,这是“新常态”——我们从未如此疲软过——但我认为现在的确是有一种新的常态,但它已经存在了25年。它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且与债务、资产负债表或储蓄毫无关系。

    那么新常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劳动力增速出现大幅下滑。在此之前,从1960年至1985年的25年间,由于二战后婴儿潮的出现,以及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美国的劳动力增速飙升。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劳动力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6%,而近10年来却仅为0.7%。纵观经济史,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速度会受到资源增长率的制约。如今美国的劳动力增长率几乎为零。从理论上讲,在经济复苏阶段我们有可能增长4%,但是在衰退阶段我们可能减少4%。这并不是说美国的经济崩溃了,中国经济没有崩溃,也不是说我们应该扩大资金供应,降低利率,或者减税。这些因素都无法影响核心的平均速度极限,也就是劳动力增速。

    这对本轮复苏有何意义呢?

    在1985年之前的25年里,经济会立即进入复苏阶段,并且实现5%至8%的增速。但是自1985年以后,这种情况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是因为当劳动力开始减少时,它会降低平均增速并且打破通胀周期。因此,目前就业市场需要2年半到3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增长,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信心要到“调整年”或第三年才会恢复。我并不是说经济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我们的增速极限是4%左右。20世纪90年代的复苏毫无疑问是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其平均增速也仅是略高于3%。因此,即便我们的复苏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我们还是能够迎来美好的时代。正因为如此,我认为我们的领导人应该镇静一些,投资者也不例外。

    您能谈谈股市吗?

    今年是革命年。去年我们的收益不错,但是由于两点担心被过分夸大,导致市场上的市盈率有所收缩:一个是美国经济即将走向衰退,另一个是欧洲局势可能崩溃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今年的市盈率有可能再次走高,达到15倍,因为人们对复苏的信心增强了。我认为标普500指数会达到1,500点。如果我们能控制住通胀,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价格稳步缓慢上涨的情况下,长期保持购进和持有的市场态势。回顾网络公司时代,我们会发现当时人们处在盲目乐观的状态,大家会一起向悬崖冲过去。我认为近些年来人们又处于盲目悲观的状态。盲目乐观表明风险很高。盲目悲观表明潜力巨大。

    您觉得机遇在哪里?

    我更倾向于股票,而不是债券。我不太看重保本型的产品,如国库券、黄金,或是稳健型股票,如公用事业股和消费品股票,以及美元,它实在太普通了,而且过于看重不受欢迎的因素,如新兴市场,它们现在是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而且这种局面还将持续一个时代。在美国市场上我喜欢制造业;我认为美国即将迎来制造业的复兴。金融产品便宜得出奇,市值大的金融产品很赚钱。

    您没有预料到2008年的危机,认为衰退没那么糟糕。您会对此重新做出评价吗?

    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因素,这个行业同样如此,所以你会错过一些东西。我会返回头思考这个问题吗?是的。它会对我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吗?不会。我不会轻易地在经历了崩溃之后就变得悲观,否则我也就不会被称作“死多头”了。有些时候,我连续3年都是正确的,这样反而损坏了我的形象。

    译者:钱志清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