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尊心卑形

尊心卑形

胡泳 2015-11-02
如果不能超越形骸,并且发现自我,则必与外界事物相争夺,从而沦入物欲的操控,迷失自我的价值与存在的目的

《财富》(中文版)-- 《庄子·齐物论》中提到:“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这里有个故事:战国人颜成子游因为看见老师南郭子綦倚靠几案坐着,仰望天空缓缓吐气,好像精神离开了形体一样,于是问了上述问题,意思是:形体可以像枯木般静立不动,而精神也可以像冷却不再燃烧的灰烬一样吗?南郭子綦回答说,他已经忘掉了自己的形体,进而达到对外物无动于衷的境界,从而实现了物我两忘。

忘形,是庄子“忘”之修为的一种。形,只是我们的外在形骸;而心,才是我们的内在精神。庄子有强烈的尊心卑形、重内轻外倾向。在《齐物论》中,他接下来说:“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百为概数,言其多,非确指。骸,骨节。九窍:人体上九个可以向外张开的孔穴。藏,内脏;心、肺、肝、脾、肾俗称五脏,但是也有把左右两肾分别称谓的,这就成了六脏。《难经》三十九难:“五藏亦有六藏者,谓肾有两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谓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故言藏有六也。”赅,兼备、齐全。亲,偏爱。真君,即真心,与真我、真宰同义。《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内经》也提出“心为君主之官”。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形体包括手脚骨节、孔窍、脏腑,它们虽然都有各自的功用和能力,但如何互相支配是个问题。它们都是奴婢来服侍人吗?奴婢怎能互相支配?是奴婢互相轮流支配吗?还是另有真正的主宰呢?事实是形体之外尚有精神,这个精神才是真正的主宰。

此精神就是“其有真君存焉”的真君。“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这里的“情”,是究竟、真实情况。无论你求得还是求不得真实,对真都没有增益,也没有减损。

真心人人实有,这个实有的真心乃是大自然的道之缩影。人若能以此为法则去行动,就不会离开自然的正道。反之,若我们受到外在形骸的操控,总有一天会随着形骸的死去而消逝。如果不能超越形骸,并且发现自我,则必与外界事物相争夺,从而沦入物欲的操控,迷失自我的价值与存在的目的。

在《齐物论》的开始,庄子藉南郭子綦之口指出天籁无声,却是一切声音的发动者,继而提出心灵无形,却是一切行为的主导者,并以“真君”呼之。真君与天籁相对,同似虚无,却又生发万物、实现万有。

《齐物论》除了说到“闻天籁”,还说到了“丧我”。“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盈焉似丧其耦”,盈焉,失其所的样子,耦,身也,身与神为耦。颜成子游对南郭子綦状态的描述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南郭子綦夫子自道说这是所谓“吾丧我”。

“丧我”之“丧”当然不能理解成实在的“丧失”,而是“丧忘”的意思;《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银然丧其天下”的“丧”,与此类同。南郭子綦“隐机而坐”而达致的“丧”的境界,也就是《大宗师》里所说的“坐忘”。“坐忘”摆脱肢体,除去耳目,离开形骸,忘却心智,最终并不是忘掉一切,而是要“同于大通”,也即合于大道;同样,“丧我”之后,也不是一无所有的空白状态,而是回复到所谓“物之初”。南郭子綦因而成为怀道抱德、清高淡泊的典型。宋苏轼《海会寺清心堂》诗:“南郭子綦初丧我,西来达摩尚求心。”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对于“真宰”或“真君”的寻求,是庄子哲学的主要课题。《逍遥游》里提到的“神人”、“至人”和“圣人”以及《大宗师》里提到的“真人”,都是对这种寻求所要达至的理想自我的称呼。对照真人的丧我功夫与天籁逍遥,常人总在“大知/小知”(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小言”(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的争辩与竞争中,掉入“与接为穚,日以心斗”的夹缝中,深受“小恐惴惴,大恐缦缦”的耗损伤害。

对于这种常人之境,庄子发出了“不亦悲乎”、“可不哀邪”、“可不谓大哀乎”的一连串喟叹,并发出“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的疑问。芒,通作“茫”,迷昧无知。对于庄子此处带有存在主义意味的人生感怀,方东美先生有一番精彩的描述:“庄子在精神性灵上臻此高致,邈邈逍遥,怡然适化,放旷流眄,回眸人间,所见者何?但见熙熙攘攘,人人私心自用,处处猖狂妄行,充满我执我慢,而自我作苦。滔滔浊世,尽是逐臭之夫;争名攘利,尔虞我诈,恣情声色,趋乐避苦;小知间间,唯忮是求;觊觎权位,沽名钓誉。及其既得之也,又患失之;既享之也,又患其享之不能久。”(《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第187~188页)(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