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庄子论游

庄子论游

胡泳 2015-06-09
在庄子看来,“游”的最高境界是顺着万物的自然状态,让心神自在遨游;把一切寄托于不得已,由此涵养内在自我,达到对于大空间的追。

    《财富》(中文版)-- 据统计,《庄子》一书“游”字共出现101次,在先秦诸子典籍中非常突出。陈鼓应先生曾经指出《庄子》哲学中“游”的概念的特殊性,即庄子大量使用“游”来表达精神的自由活动。例如“游无穷者”、“乘物以游心”、“游心乎德之和”、“游乎天地之一气”、“游心于淡”、“游于无何有之乡”等句,都展现出超越的境界。

    “逍遥游”为《庄子》首篇,可以说是了解庄子思想的钥匙。后人常将逍遥游视为庄子的人生观。什么是逍遥游呢?按照郭象的解释,其要旨在于:“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他在释鹏鲲时则说:“鹏鲲之宝,吾所未详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牧,无为而自得……”(郭庆藩《庄子集释》,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出版)

    自郭象之后,绝大部分学者都接受郭象的解释,将逍遥视为具有自我意志的绝对自由自得。例如,冯友兰说:“逍遥游从大鹏的高飞说到列御寇的御风,庄周认为这些‘游’都不是完全地自由自在逍遥,因为都有所待。”(《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人民出版社出版)换言之,完全地自由自在才能称为逍遥。

    方东美在《原始儒家道家哲学》里区分儒家、道家之特点,言孔子是“时际人”(time-man),道家是“航天员”(space-man)。二者所关注的焦点不同,儒家以时间为主,道家以空间为主。(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而庄子的空间观与“游”有巨大的关系,体现了一种对于大空间的渴望。

    如何才能达到对于大空间的追求呢?庄子在《人间世》中言:“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顺着万物的自然状态,让心神自在遨游;把一切寄托于不得已,由此涵养内在自我;这就是自处的最高原则了。乘物游心的功夫包括心斋、坐忘以及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之术,最后要达到“与造物者游”、“游心于物之初”。

    依游的境界的不同,人的修炼可以分为若干等级。首先是神人:“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神人丝毫不沾染世俗的气习,缘于他追求“无功”,即不求建功立业,乃能超然自在,遨游于四海之外。然而,像列子、藐姑射山神人等虽境界已高,却仍为所待之游,列子藉由风而游、藐姑射山神人则乘飞龙,都还是在有形世界的困囿之中,而非在物外。

    比神人更进一步的是至人:“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至人“无己”,即能破除自我的偏执,所以可以做到不受任何灾祸侵扰而安然,甚至连生死的变化都对他没有影响,进入至美至乐。

    《田子方》有孔子和老子的如下对话:孔子曰:“请问游是。”老聃曰:“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孔子说:“请问游心于物之初的情况。”老聃回答:“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至美、至乐了,体察到至美也就是遨游于至乐,这就叫做至人。”

    再往上为圣人。《齐物论》载: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

    瞿鹊子向长梧子问道:“我从孔夫子那里听到这样的谈论:圣人不从事琐细的事务,不追逐私利,不回避灾害,不喜好贪求,不因循成规;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因而遨游于世俗之外。”

    圣人“无名”,表达了圣人能够化解事功所带来的名声成就而“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遵循天地正道,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还用仰赖什么呢!(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