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为你的讲话瘦身

为你的讲话瘦身

戴晓雪 2014-03-21
如果举手表决,估计喜欢短话的听众要占绝对多数,可偏偏爱讲长话的人很多,并且乐此不疲。显然为演讲瘦身,挤掉水分出干货尤为重要。

    我参加过一次企业家会议,上半场的几个主题演讲获得台下阵阵喝彩,下半场嘉宾讨论环节,由当地几位省级官员上台发言。主持人一一提问,嘉宾挨个讲话。一会儿,台下开始交头接耳或看起手机来,原本饱满的会场,慢慢地稀疏起来,“出走”的人不断。此时台上的发言者正抓着话筒“痛说革命家史”,洋洋洒洒,翻来覆去。原先开场声明“只说两句”,可一开讲便不可自拔,“两句”翻了N倍还不止。台上的PK对决,谁输谁赢,其实听众早已经下了定论。

    这使我想起当初土豪特征明显的乔总。有一天他突然想到要开个会,便立马下令召集人。会议从晚上10点开始,老板一个人唱独角戏直至凌晨2点。事后,乔总不无得意地跟我说起他的雷厉风行做派及权威性。我问,这么晚开会大家会打瞌睡吗?乔总说,不会啊,你没看见大家眼睛睁得有多大。我问乔总为什么要讲几小时?他说,一怕底下不重视,二怕他们记不住。

    这次“夜半会议”的效果究竟如何?鉴于对我的信赖,下属说出了真实感受:老板讲话欲很强,把我们当作倾诉对象了,他讲得很High,光顾自己抒发感情了,而我们丝毫不知道他的重点在哪里。会议结束后,问题还是没解决。我问,老板讲话时,你们都全神贯注在听吧?“其实深更半夜我们早已和睡神携手。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孩子是否吃过饭做完功课了……我们都学会睁着眼睛打瞌睡了。”我又问,你们跟老板提过吗?“下属永远不会跟领导说‘你闭嘴’。哪个要是站起来说‘领导你讲太久了’,他是不想要这份工作了。”

    如果举手表决,估计喜欢短话的听众要占绝对多数,可偏偏爱讲长话的人很多,并且乐此不疲。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发布了一个奇怪的规定——不许流泪,拿到小金人时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致谢无疑是在浪费听众的时间。奥斯卡组委会还“强硬”规定:获奖的明星大腕们发表感言必须长话短说,谁要是胆敢说得太长或者其他人想插嘴,就直接掐断他的话筒。

    近两年来,私人董事会在中国悄然兴起。在这个组织里,老板们也尝到了被“掐话筒”的滋味。比如某小组的私人董事会的成员都是公司创始人,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老板。小组活动刚开始时,几位能说会道的老板说得多,多数人只有听的份儿。慢慢地,“听众”也有了“说”的要求。于是定了个规矩,不管老板大小,不管口才如何,发言时间一律平等,一旦超时就被叫停。私人董事会的形式是舶来品。这种限制说话时间的做法在美国已实行了50多年了,至今仍然沿用。在这里刚开始实行,人人觉得不自在,慢慢习惯了,倒觉得新规定特好。过了一阵子大家发现还有问题。如果真有人讲得好,大家也愿意听下去怎么办?于是规矩再作调整,讲话受欢迎者允许超时几分钟。决断权在主持人手里,而主持人是根据听众的脸色来判断的。前提是要求大家一改东方人的习惯,喜怒哀乐必形于色,用“脸色”投票。渐渐地老板们都被修理得能有意识地控制说话时间,还简中求准、展示精华,争取获得“荣誉”加时分。

    美国西雅图太平洋大学大脑中心主任、分子生物学家约翰·梅狄娜认为,大多数人对许多事物的关注时间最长为10分钟。当你要规划一次演讲和研究听众需求后,核心参照就是10分钟注意力法则,这样你就会比较清醒自己在做什么,就会关注听众是否一直在跟进,枯燥无味便会自行避开。在美国一些深受欢迎的演讲会议上,即便是比尔·盖茨及商界、政治、科学等领域的世界级大腕,每人演讲的时间最多也就20分钟,这往往比他们路上所花的时间还要短。对于电视连续剧的收视率人们已经研究了数十年,即便是一集30分钟的片子仍让人感觉冗长。但如果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并在中间穿插30秒的广告,就能够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这似乎也与“10”这个神奇的数字有关。

    林语堂曾经说“讲话和女人穿超短裙一样,越短越好”。其实,无论是10分钟还是50分钟,讲得好,都能博得听众好评,而一个敏感度差的人,无论说话时间多短,都会让人觉得太长。如何为你的演讲瘦身?怎样挤掉水分给出干货?我在督促乔总们改变习惯时这样提示:

    1、心中设个“定时器”。先规定讲话时限,再以每分钟180字左右计算(2013年8月《语速与气场》一文),保质保量,有话则短,无话则免,而不要把讲话像拉面一样往长里抻。

    2、一次一个主题。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演讲者不要企图一次解决许多问题,失败的演讲往往一次涉及面太多,以致重点被淹没。

    3、跟听众需求对接。要清空自我,放下身段,先了解你的听众,演讲才会像段位高超的棋手,没有废招,没有闲招,招招有力。(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