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皆以修身为本

皆以修身为本

胡  泳 2012-04-0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说是儒家学者公认的最为合理的一条人生道路。

    在儒家思想的信徒中,有一句口号很流行,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称为“修齐治平”。可以说,它是儒家学者公认的最为合理的一条人生道路。

    《大学》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傅佩荣先生说,“大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因此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实而有光辉的伟大人格,可以在社会上表现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风动草偃,以平天下为最高目标。所以《大学》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除了“修齐治平”,《大学》里还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合称“八目”,实为儒家提倡的个人道德修为和立身治世的八个步骤。它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是贯穿人的一生的功课,但可以看出,“修身”是其中的枢纽。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身”,既包括肉体,也包括精神,精神还更加重要。

    对于如何修身,儒家提出了许多方法。例如“存心养性”,见于《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关于“尽心知性”,东汉赵岐注解:“性有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惟心为正。人能尽极其心,以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关于“存心养性”,朱子注:“存,谓操而不舍;养,谓顺而不害。事,则奉承而不违也。”君子以知命故,或夭或寿,无不笃定安稳,顺乎天道,所以叫做“立命”。

    又如,反求诸己,也就是反躬自问、反躬自省,《孟子》两处说到此意。一见《公孙丑上》:“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也就是说:“实行仁的人,就好像射箭:射的人必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开弓放箭;发出去的箭没有射中目标,不能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应反过来看看自己差在什么地方。”复见《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即:“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管理别人却不能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自身行为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就会归服。《诗经》说:‘长久地与天命相配合,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反求诸己,从个人修养说,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评,也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从治理国家说,是正己以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儒家凡事强调从自身做起,而自我批评是其手段之一。

    反求诸己有另外一种相近的表述,即“省察克治”。“省察”,就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克治”,就是克服和整治所发现的那些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传习录上》载:“省察与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首先“省察”,就是内省思虑,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搜寻出来,找到病根。其次,搜寻到了病因所在,便要拔除病根,这就是“克治”工夫,也即“克己”工夫(《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端拱,谓闲适自得,清静无为。

    这段关于修身功夫的话要求甚高。要拿捏心的萌动处,不让念头萌芽,瞬间变大,因为一旦变大就带来一股力量,让人失去准头,随念而转。一个人连自己的念头是什么都不清楚,甚至莫名其妙地被念头牵着走,或被一个阴暗的念头拽进痛苦的深渊,都会因此陷落而失去主宰,所以王阳明在这里强调对念头的观察、寻伺、掌控。

    除却念头功夫,更重要的是实践躬行,“在事上磨练。”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王阳明继承孟子,也认为光有“省察克治”工夫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具体、日常生活中的事来加强修养锻炼。他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所谓“事上磨炼”,就是要在碰到事时用功,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