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群龙无首,吉

群龙无首,吉

胡泳 2011-04-12
可以以此形容天道周而复始,吉就吉在‘若环无端,莫辨首尾’上。

    《周易·乾卦》在讲完“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之后,忽然来了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为什么看见一群没有首领的龙,就吉祥呢?

    此句多年以来众说纷纭,所以以下所言,也只是一家之言。我如此解,你若可以意会,也就算得之了。

    首先说这个“九”。九是指阳爻。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六个爻位,从第一爻(易经叫做初爻)到最后一爻(易经叫做上爻),循序变化。初位与上位之外的四位,称二、三、四、五。其中,阴爻叫做六,阳爻叫做九。乾卦因为六爻都是阳爻,所以每爻都是九。

    其次来看“用”。“用”字,帛书周易做“”,“通达”的意思。“用九”,简单地说就是通达乾卦各阳爻的变化。本卦四爻中均有“龙”字,乾卦可以直接叫做“龙卦”。龙从初爻开始上行,由一阳而六阳,“与时俱进”。乾卦开宗明义地说:“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意思是,太阳升起又落下,从初爻到上爻,代表了时间的跨度。乾乘六阳时统御着天道。乾卦刚健变化的道理,时刻规范着万物的本性和命运。

    这个“用”的观念是“入门”。真正要达到“用”,必须能够抓住先机。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把面临时代变革的人,根据对变革的态度的不同分为四等。最高段的可称“通变”,也就是“生而知之”者。事情将兴未兴,出现了改变的征兆,这种人就已经抓住了脉动。《系辞上》:“通变之谓事”,意思就是说,通晓了万物的变化,就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事物。次一等的叫做“应变”,也就是“学而知之”的人。虽然不能事先掌握变化,但当变化来临的时候,这类人却懂得向领导潮流的第一等人学习,想办法抓住机会,利用变化来创造价值。再下来就是“困而学之”的人,可以叫做“随变”者。他们对于变化并不留意,通常是在变化逼近眼前的时候、不变则受困的时候,才试着学习改变,结果当然只能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随着变化走。大部分人大概都属于这一类,后知后觉,算是第三等。至于最后一等,那就是“困而不学”了。这种人既不了解变化的重要,也不知晓变化的利害,总是以不变应万变。对他们而言,命运早已注定,只有认命的份儿。

    所谓“用”,就是要能通变,至少也应做到“应变”的程度。如果只是“随变”,甚至是“不变”,那就不叫“用九”,而是“被九所用”,被命运牵着走,只能随波逐流,为趋势所淹没。

    “群龙无首”,在现代是贬义词。若说某事群龙无首,则表示其将大乱,随之必是灭亡。而易经竟然认为“群龙无首”是吉象,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已知,《乾卦》以“龙”取象,“初九”之“潜龙”、“九二”之“见龙”、“九五”之“飞龙”、“九六”之“亢龙”,皆指“龙”的个体,即《易传》中所谓的“君子”。用现代的话讲,可以理解为德才兼备、有大抱负、可成大业的领导者,其对立面是唯唯诺诺、猥琐小气、诸事难成的“虫”。这些领导者,由上所述,当然都是“通变”之才。问题在于,当所有的龙,为了做事业不得不聚在一起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刚健勇猛的一群龙,如果逞强好胜,争夺领导地位,事情还可能成功吗?反之,如果他们取长补短,和衷共济,形成协力局面,又有什么样的事做不成呢?

    所以,可以把“见群龙无首,吉”看作是处理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龙”都是能够独挡一面的人,从“初九”到“九五”,显示了其自我价值逐渐提升的过程:由潜龙、见龙、跃龙到飞龙,在开拓事业的过程中,个人不断进取。然而,到了下一个阶段,如果不知调整,就会从高处悲惨地跌落。这就是“亢龙”的命运。“亢”的本意就是极、太过,飞得过高、行为太过、过于强硬的龙,终归会“有悔”,失去人心,遭到失败。

    《乾·文言》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个体发展到此时,不仅会自我毁灭,也会扰乱整体。所以,必须讲求“群龙”相携相生的关系,“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当个体与群体均“不失其正”, 每个个体都进入到一种自觉、自为的状态,既发展自身,又协助他人,自然也不需要“首”来指挥与操纵。

    很多学者将“首”字训为“终”,意指乾卦以龙为象所反映的乾阳变化是无所终止的。“群龙无首”由此可以形容天道周而复始。闻一多在《古典新义》中说:“‘用九,见群龙无首’,群读为卷……卷龙若环无端,莫辨首尾,故曰‘无首’,……‘亢龙’即‘直龙’,‘亢龙’ 则‘有悔’,‘卷龙’则‘吉’ 。” 闻先生认为,“群龙无首,吉’,吉就吉在‘若环无端,莫辨首尾’上。”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