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高盛集团还是华尔街老大吗?

高盛集团还是华尔街老大吗?

William D. Cohan 2017-10-11
金融界最能赚钱的公司在严格监管的时代举步维艰。如今,它的至尊地位受到了其他大银行和灵活的金融科技新创企业的挑战。本文介绍了首席执行官布兰克费恩如何带领高盛集团重上巅峰。

2016年公司档案

高盛

营业收入377亿美元

利润74亿美元

员工人数34,400人

股东整体收益(2006-2016 年年均收益率)3.1%

《财富》中文版——劳埃德·布兰克费恩总是容易焦虑。在哈佛读书的时候,未来的高盛集团首席执行官担心自己没有预科学校的学生聪明,因为他们的见识与一个来自于纽约市外区的小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他曾经对我说:“我当时眼光非常狭窄。虽然我来自布鲁克林,但我的视野也只局限在布鲁克林。”他在哈佛法学院的时候很焦虑。他在Donovan Leisure律师事务所从事税务律师期间也很焦虑。他担心在J. Aron & Company的工作。1981年,这家大宗商品交易商被高盛收购,一年后他加入该公司从事黄金交易,但他在这方面的经验少得可怜。

从2006年6月汉克·保尔森成为美国财政部部长之后,现年62岁的布兰克费恩便一直担任高盛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现在他依旧很焦虑。他希望税务和监管改革能够帮助高盛重新成为华尔街盈利效率最高的银行—如果改革能够在华盛顿的动荡中得以推行的话。但是与往常一样,他并不能预见未来,所以他依旧焦虑。他说道:“唉,真希望我不会在五年后回首往事的时候说:‘过去十年是黄金时代。’那样会很糟糕。但谁知道呢?神降下了40天的洪水,而在第三天的时候,人们说:‘天哪,雨太大了!肯定不会持续太长时间。’结果谁知道呢?”

过去十年,对于高盛和布兰克费恩自己来说,都是混乱不安的十年。原因当然少不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随后的监管清算—包括多德-弗兰克改革法案和沃尔克规则等,它们严重抑制了高利润的自营交易。而一直以来,高盛的自营交易始终都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滚石》杂志曾经嘲讽高盛是“一只巨大的吸血乌贼,无情地将触角缠绕在人类的脸上。”这番描述让人记忆深刻。布兰克费恩曾经打趣说高盛和它的同行们在做“上帝的工作”,结果因此遭到了无情的讽刺挖苦。最近,布兰克费恩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健康危机:他在2015年被诊断出患有淋巴癌,并接受了几个月的成功治疗。医生告诉他,病情已经得到缓解。

职业和个人危机可能已经消退,但现在又有新的事情让布兰克费恩感到焦虑。

首先,他的长期搭档加里·科恩离开了公司,前往华盛顿担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国家经济顾问,使高盛不得不面临1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管理层调整。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等规模更大、资本金更充足的银行业竞争对手,纷纷实现了创纪录或接近纪录的利润,而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高盛却仍然在努力寻找立足点。目前的监管偏向于减少风险承担,使高盛的风险承受能力得不到充分利用。但华尔街有许多人预计,科恩和高盛系的另一位代表—财政部部长史蒂夫·姆努钦,会想方设法放松监管。

与此同时,高盛的老对手摩根士丹利赢得了行业分析师的赞扬,他们认为摩根士丹利收购美邦,进军更稳定的收费投资管理业务,是明智之举。而此时,高盛仍然认为,投资银行与交易业务,将在华尔街重现辉煌。在华尔街担任研究分析师数十年的盖伊·莫什科夫斯基解释称:“高盛的策略就像是:‘我们只要耐心等待,世界总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摩根士丹利的策略则是:‘我们要果断行动,不畏艰难。’”莫什科夫斯基现任Autonomous Research的主理合伙人兼研究总监。

其次,金融科技行业的威胁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硅谷金融公司开始通过互联网,将华尔街数个世纪以来一直做得很好的工作去中介化:将手里有资金并且想要对外借贷或投资的人与需要借款或想利用贷款创业或发展公司的人建立直接联系。目前这种威胁仍然无足轻重,因为新创企业主要选择的是信用卡和助学贷款市场这些容易实现的目标。但距离金融科技公司承销股票和债券以及发放公司贷款的日子可能不会太久,这将威胁到华尔街的切身利益。

今年4月,高盛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令人失望,进一步放大了这些问题。在高盛预期将占据统治地位的债券交易市场,其公布的收入增长(1%),与主要银行业竞争对手强劲的两位数增长相比,显得黯淡无光,令人震惊。这也让华尔街不禁担忧:投资者和分析师们纷纷猜测,当其他银行都在连续的特朗普行情中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强大的高盛为什么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到底发生了什么?高盛的股价在3月达到接近每股253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但在6月初跌至约212美元。

不过现在开始唱衰高盛仍然为时尚早。布兰克费恩领导的高盛在2016年收入377亿美元,在今年的《财富》美国500强中排在第78位。利润为74亿美元,年比增长了22%。高盛依旧是全球市场中一股强大的力量。另外,科恩和姆努钦均在特朗普政府中身居要职,另一位高盛人迪娜·鲍威尔担任特朗普的副国家安全顾问,负责战略问题,因此,在外界许多人看来,“高盛政府”依旧有效地统治着世界。

但我们有理由质疑,在规模更大的传统银行和更灵活的新创企业的双重包夹之下,高盛是否已经为应对当前华尔街的现实做好了准备。这家因为总是能够率先预见到下一笔大交易而闻名的银行,是否依旧具备成功的必要条件?

至少有一位精明的投资者呼吁要在混乱的形势下保持冷静,这位投资者目前持有价值25亿美元的高盛股份。来自于奥马哈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在电子邮件中写道:“我对预测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有一点我几乎可以百分百确定—不论监管、技术和市场有怎样的变化,高盛都能够成功应对。我已经关注了它几十年的时间。”

这在华尔街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15年9月,布兰克费恩宣布他罹患“治愈可能性极高的”淋巴癌的消息后,华尔街出现了一些可以理解的担忧,人们不仅关心首席执行官本人的健康,也在担心高盛的未来。高盛是否会有新的领导人?科恩是否会如所有人设想的那样,接替他的职位?或者高盛的董事会是否会深入挖掘一名更年轻的领导者,就像当年董事会选择了布兰克费恩接替保尔森担任首席执行官,而不是保尔森表面上指定的继任者约翰·塞恩和约翰·桑顿那样?这在2016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华尔街最热门的话题。

最近,布兰克费恩在俯瞰纽约港的41层办公室里接受了采访。他表示,在2015年“很长时间里”,他都感觉不是很好,“事后想来”,他给当时出现的症状找了各种理由。他开玩笑说:“只要能够找到理由,我就会搪塞过去。”

例如,他的体重不断下降。他说道:“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减肥。我只是以为我的减肥特别成功。”他说,实际上他以为自己偶然发现了一种新的减肥食谱。他开始向其他人传授经验。“我开始给别人提供减肥建议,因为我减肥成功了。”

后来他开始咳嗽。他说:“当时是在夏天。我以为我过敏了。”后来出现了疼痛症状。他说:“我正在锻炼。”所以以为只是出现了肌肉酸痛而已。“这些症状纷纷出现,然后在我身体里慢慢积累。”他记得与别人一起散步的时候,经常让他们走慢一点。他说:“他们会说:‘不,劳埃德,是你走得太慢了,而且你这样子走路已经很长时间了。’事情就是这样。”他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如果再过两周,他可能就再也无法走路了。他的身体里有75颗肿瘤,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

他预定在9月16日接受活组织检查。这种手术通常要在早上进行。但他之前已经答应了要前往曼哈顿中城区的皮埃尔酒店,在《华尔街日报》的活动上讲话。当天他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杰勒德·贝克采访时,脸色苍白,面容憔悴,但头脑还很清醒。他在采访中回答了许多问题,包括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率不断上升的看法。作为民主党人和希拉里·克林顿的长期支持者,布兰克费恩表示,特朗普的某些言论是“疯话”,一想到特朗普“会掌控核武按钮,就让我心神不宁。” 布兰克费恩几乎最早将特朗普与安德鲁·杰克逊(美国第7任总统—编注)进行对比,现在特朗普也喜欢这样比较。[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挂了一张杰克逊的肖像。]

医生拿到活检结果的时候,布兰克费恩正在医院里。他对布兰克费恩说:“你必须马上接受化疗。”在医生为他植入PICC导管时,布兰克费恩把诊断结果告知了高盛的董事会。然后他安排与管理团队进行通话。在通话的时候,医生正在进行非常痛苦的骨髓活检。他说:“我太投入[通话]了,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

之后,高盛发布了一则关于布兰克费恩病情的声明,宣布他将接受几个月的化疗,但依旧能够领导公司,只是时间上会有所减少。在化疗期间,他并没有感到严重不适。他回忆称:“那一周过得非常糟糕。”

他更担心可能会致命的感染。在结束化疗几天之后,他的白细胞数量下降到接近零。他在办公室里要随身携带体温计,因为反复量体温是迅速确定他是否被感染的最佳方法。他说道:“如果体温超过38摄氏度,必须要去医院。”已经基本秃顶的布兰克费恩,眉毛也掉光了。他说:“可以给你看看我的照片。看起来有些怪异。我就像是冬天快结束时的莱克斯·卢瑟(美国DC漫画旗下的超级反派,超人的头号死敌—编注)。”在确诊后,有人曾经告诉他,他有很长时间看起来都不太好。他反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

化疗很成功。布兰克费恩说他的癌症已经得到缓解。他开玩笑说:“我想我已经没事了。问题在于,当我确认自己没事的时候,我却变老了许多,这又成了我的新问题。所以,就好像在这件事情上我不会有安宁的时候。”

他的眉毛又长了出来。肚腩也开始显现出来。(在采访过程中,他喝了一瓶斯图尔特的甜橙苏打水,这在曼哈顿可不常见。)他的幽默感还是一如既往地讽刺而又犀利。在谈完他的病情之后,他对我说:“对了,你真应该同情我。”

现在可以确定,布兰克费恩在短期内不会离开高盛,就像摩根大通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一样。两年前成功接受了咽喉癌治疗之后,戴蒙的领导地位似乎变得更加稳固。事实上,布兰克费恩是目前华尔街任职时间最长的现任首席执行官。[在高盛辉煌的历史上,他的任职时间在所有的领导者当中排在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商业传奇西德尼·温伯格,他领导高盛35年,1969年在任上去世。]

恢复健康、保持专注的布兰克费恩,似乎决定带领高盛,度过行业内即将出现的一个重要拐点:经济增长更强劲,失业率很低,利率依旧很低。假设华盛顿放松监管,华尔街应该迎来繁荣。

不出所料,布兰克费恩对高盛的未来愿景,并没有脱离那些让全世界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对高盛艳羡不已的业务。他希望高盛能够成为客户首选的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他希望高盛未来仍然是华尔街领先的投资银行。

他解释说:“我们是一家咨询公司,我并不认为提供咨询已经过时。我们是战略咨询公司。我们通过私募股权和资产管理业务,为我们的客户管理高风险资产。我们还是一家融资公司,而且是一流的融资公司。融资状况越复杂、越困难,我们就越有可能得到客户的青睐。”

他相信,未来不仅美国国内将继续存在对这些复杂融资解决方案的需求,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对高盛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我们在这些市场都有很好的开局,我很看好未来的前景。”

随着投资者从主动管理型投资向被动式投资转移,在服务费方面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但布兰克费恩对高盛资产管理的发展似乎很满意。按照高盛的说法,其“受托管理”的资产规模从一年前的1.275万亿美元,增加到了1.375万亿美元。

布兰克费恩称,高盛近几年的问题在于,其业务“依旧与增长相关联”,而当除中国以外,全世界都陷入了长期经济放缓时,华尔街却要忍受“相对严厉的”新监管制度执行方式。

布兰克费恩认为,近几年许多银行都减少了承担风险,因为人们担心赔钱。或者他们担心会被指控违反沃尔克规则,或以被禁止的方式使用资本。他说道:“有人会说:‘你不应该承担这种风险。’有许多层面的因素让人们变得非常谨慎,非常厌恶风险。”

他说高盛的挑战是如何用其控制的工具盈利。他想知道:“增长点在哪里?你如何实现更高的增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目前高盛给出的一个答案似乎是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这不由让人回想起19世纪60年代,马库斯·戈德曼从华尔街周围的商人打折收购应收账款的时代。高盛在2月告诉《华尔街日报》:“我们是一家银行,就应该像银行一样开展业务。”

于是,在148年之后,高盛开始以自己的方式,提供过去大部分时间都在回避的贷款业务。“我们有机会建立利润更高的贷款业务,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并不是那些在账簿里已经持有了2万亿美元贷款的传统银行。”他说道。“如果我们有业内最好的贷款业务,并且能够递增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这将给我们目前所做的事情带来增值效应。但我们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没有人认为这是我们的核心业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盛甚至开始向金融科技方向转变。2016年,高盛推出了新在线零售银行服务Marcus,向希望通过高盛的小额低成本贷款对高信用卡债务进行再融资的个人发放无额外费用的贷款,最高额度为30,000美元。Marcus以公司创始人的名字命名,前6个月已经发放贷款总计约10亿美元。布兰克费恩认为,由于高盛并没有传统的消费者业务或银行分支,因此可以通过专业技术针对个别需求量身定制产品。他表示,因为这些贷款不需要抵押也不会向投资者出售,所以“我们可以将其设计成定制型产品。”这意味着借款人可以选择贷款期限、每月还款额以及开始还款的时间。

另外,高盛在盐湖城的小型商业银行,也就是高盛美国银行,突然开始对吸收存款产生了兴趣,当然同样是通过互联网。为此,该银行向存款用户提供了1.05%的利率,这是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竞争对手存款利率的4倍甚至更高。高盛的商业银行现有存款1,250亿美元,虽然相比摩根大通的1.4万亿美元显得微不足道,但与高盛2008年的280亿美元相比却已大幅增加。

如果“试水”消费者借贷效果不错,布兰克费恩预计高盛还会进行更多的尝试。他表示,通过专业技术,“利用数字途径吸引消费者”是高盛的优势所在。他说:“假如说消费者经验是我们的一个短板,那我们的长处就是技术—比如数字平台、算法交易和风险管理等。”

高盛曾经是华尔街最大的全功能投资银行,但在经历过毁灭了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金融危机之后,如今高盛却变成了规模最小的一家。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并非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9,500亿美元。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摩根大通收购了奄奄一息的贝尔斯登,最终将其彻底吞并;富国银行收购了美联银行,这三家公司的资产规模是高盛的近三倍。高盛的主要竞争对手摩根士丹利因为从花旗集团收购了美邦,以及大力发展经纪业务,员工人数达到了100,000人。而高盛并没有经纪业务,员工仅有大约35,000人。

布兰克费恩并不准备让高盛更深入地开发传统的商业银行和消费者银行业务。他说:“高盛不像其他许多公司,我们并没有那种功能单纯的普通银行业务。我们不会这样做,否则就会改变公司,我们的规模可能会膨胀到225,000人。我们得设立分支,要有现金管理。那时候的高盛将完全不同。也许它会变得更好,但这并不是我们一直所坚持的或者我们所期望的样子。在危机中,规模更大,开展多种经营,拥有多元化的产品,是否更好?是的。但那时候我们所管理的将是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公司文化也会发生变化。”

布兰克费恩也是凡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同样渴望能够像摩根大通一样,年年创造250亿美元的年净收入。但他更关注的是高盛的业务组合能够实现的股权收益率,而不是用绝对金额计算的盈利能力。布兰克费恩表示,例如在我们过去几年经历的低增长环境中,像摩根大通一样拥有庞大的贷款产品组合,确实能够保持稳定:“但在大部分时间,事实上是绝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的股权收益始终高于竞争对手。如果我们也开展那些业务,一定会拉低我们的股权收益。所以,这取决于你位于循环周期的哪个部分。”

他哀叹道,目前高盛的股权收益率为10%,确实低于他的期望,但更接近规模更大的商业银行应该为投资者实现的股权收益率水平。

布兰克费恩指出,提高高盛股权收益率的一个方法是,降低对大银行的资本要求。而且—剧透警告!—他认为目前的资本要求过高。他说:“如果我们经营同一家公司,但资本要求降低25%,我们的股权收益率将提高三分之一。”

过去6年里,华尔街事实上的首席监管员、美联储理事丹尼尔·塔鲁洛在今年4月离职,让布兰克费恩看到了规则调整的希望。在金融危机之后,塔鲁洛是主张对银行施行更加严格的资本规定的主要倡议者。华尔街的共识是,不论特朗普总统任命谁来接替塔鲁洛,新的人选一定更能理解银行的立场。

史蒂夫·艾斯曼便坚信这一点。资深投资者艾斯曼是迈克尔·刘易斯的小说《大空头》中的原型之一,在同名电影中由史蒂夫·卡雷尔饰演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很看好金融股,包括高盛。他认为,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监管机构会“按照不同的曲线”对银行的安全网进行分级,并且将放宽沃尔克规则。银行可以回购更多的股份,慢慢承担更多的风险。他说道:“银行可以使用更多杠杆,股权收益率也会随之大幅提高。高盛将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

目前,布兰克费恩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组建新领导团队。科恩的离职使高盛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该银行任命了新上任的联席总裁和联席首席运营官戴维·所罗门和哈维·施瓦茨接替科恩。格雷格·莱姆考和马克·纳克曼被任命为投资银行业务的新共同负责人,接替所罗门。R·马丁·查维斯接替施瓦茨担任首席财务官。来自于拉丁美洲的查维斯已经公开出柜,并且在胳膊上纹有日语纹身。对他的任命可以看作是高盛与时俱进的标志。

布兰克费恩称,他并不认为特朗普选择科恩、姆努钦和鲍威尔只是因为他们在高盛的工作经历,但他依旧将这看作是对高盛的赞誉。他说道:“我认为这是对高盛的认可。这让我感觉很好,因为我和特朗普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相同的品质。

布兰克费恩说,有高盛人在华盛顿任职,实际上会有负面影响,这种说法肯定会让他的民主党朋友们翻白眼。他说:“我给杰克·卢(前财政部部长)打电话,要比给史蒂夫·姆努钦打电话简单得多。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小心谨慎,尽量少打电话。”在金融危机期间,与保尔森打电话聊聊是一回事,而且他当时也确实经常与保尔森通话,但现在,“我要更加敏感,因为人人都会计较得失。”

从管理的角度,失去科恩和鲍威尔“让有些事情变得更难,也让有些事情变得更简单。”他说道。“因为以前每天都有科恩的下属想要一展身手。我当然不希望[他离开],我跟科恩是好朋友,这里的许多事情都是围绕着科恩的优势组织的,比如他擅长什么,他喜欢做什么,以及他建立的长期关系等。现在这一切都要重新调整和更改。”

但布兰克费恩的主要责任是考虑高盛的未来领导力,他表示随着科恩的离职,这项任务变得稍微容易了一些。他说道:“你可以让一个人多留两年,但你可能会失去一位会多给你10年时间的人。这是一种事后的合理化解释。”

布兰克费恩会如何安排自己在高盛的未来?是否可以说,他会继续留任两年,付出的代价是牺牲下一位将要领导高盛10年的人?(值得一提的是,华尔街似乎认为,在经过更多年的历练之后,鲜有人知的前首席财务官哈维·施瓦茨将成为高盛的下一位首席执行官。)

布兰克费恩告诉我:“不必感到震惊。我不可能一直干下去。从我上任的第一天开始,人们就在对我的继任者问题设置障碍。虽然成功执行继任计划可能是我的职责,而且在合适的情况下,董事会可能就会让我下台,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贸然提前终止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在等待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如果有人跟我说我应该离开了,我能够理解。”

但是现在他还得坚持下去,因为“还没有人要解雇我。”

事实上,从整体上来说,布兰克费恩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很乐观。他说,曾经他会用98%的时间担心概率只有2%的事情,现在他已经变得更加乐观。“我现在看待事情的态度有所改观,所以现在我会用99%的时间去担心概率只有1%的事情。”(财富中文网)

译者:刘进龙/汪皓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