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这7大事实帮你认清中国经济形势

这7大事实帮你认清中国经济形势

Scott Cendrowski 2016-02-24
中国的经济放缓对投资者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并不会像很多人预测的那样会是个灾难。本文将为你逐条列举有关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七个事实,让你免受华尔街的误导。

马云身着唐装,头戴假发,脸上还化了浓妆……这是一副PS过的漫画,主角是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对于那些一直想从中国听到乐观经济数据的投资者们来说,他们或许忽略了这张有趣的漫画。这张在中国社交网络上疯传的漫画,像是某种加冕仪式,正如其图片说明所写:外表平平的马云正在带领中国走进前所未有的消费主义时代。

2015年“双11”光棍节期间,消费者在短短一天内就通过阿里电商平台创造了143亿美元交易额。

在2015年初,很难想象在年末会出现这种调侃式的精神激励。当时,正值有关中国2014年GDP增长速度跌至24年来新低的新闻出炉(2015年,GDP增长率预计将会跌破7%大关)。2015年夏季的股灾,股指暴跌40%,给中国正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言论火上浇油,而这种说法转而又导致了美国股市在8月份的大幅调整。

但是,传说中的崩溃却并未到来。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只是增速有所下滑;房价恢复上涨势头;截至11月,股指已经实现了两位数的反弹。而马云一直讨好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看起来愈发强劲。10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长;中国服务业发达省份在2015年依然了保持10%的GDP增长。没错,每次中国一打喷嚏,全世界都会感冒。但是2016年,中国远不至于把全世界拖进经济衰退的深渊,也不会让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沦为废纸。

中国最大购物狂欢节–双11光棍节过后,电商网站京东网的快递员正忙着卸货。Zhang Peng—LightRocket /Getty Images

已在中国工作30年之久的麦肯锡公司资深董事华强森(Jonathan Woetzel)说, 对中国未来持怀疑之类的观点一直不绝于耳。他说,自己每次路过香港机场,都会看到的一本预测中国即将崩溃的书,而这本畅销书的初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

不过,对中国的未来感到焦虑也很难完全说是杞人忧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需求萎缩,从而使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遭受重挫。国家、个人和企业欠下的债务总和达到GDP的282%,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认为中国巨额债务的潜在危害可以和日本相提并论。过去20年来,日本的沉重债务负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复苏。

人们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会政局。“中国的制度和社会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乔治·华盛顿大学对华政策课题组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于2015年初发布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在经济民族主义背景下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外国企业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政府花费巨资扶持和补贴国有企业,并试图拯救岌岌可危的股市——这些迹象表明,中国无意实现经济自由化(政治自由化更是无从谈起),因而也就无法真正释放增长潜力。

中国在给予投资者机会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不确定性。本文将列举中国经济体系中真正重要的要素——统计数字、企业,以及新一年里值得和不值得为之担忧的变化趋势。

1、不要过分看重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和经济的关联不大。

中国股市在2015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疯狂暴涨、暴跌和反弹,这充分表明,中国股市并非一个反映中国经济健康水平的准确风向标。实际上,在中国家庭财富结构中,股票市值仅占5%左右,而在美国这一数字却高达三成。中国股民仅占总人口数的8%,因此,股市的剧烈波动对一般投资者的影响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 GDP和股市走势不相关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在2011年前的20年间,中国一直保持着年均9.4%的GDP增长率。而伦敦商学院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同一时间段内,中国股市的年均回报率却只有负5.5%。而且,许多中国观察家并不信任中国官方发布的GDP数据,他们认为中国政府会粉饰统计数字。

那么该相信什么指标呢?有些分析家喜欢引用“李克强指数”。这是一个根据耗电量、货运量和银行贷款增长率推算工业发展状况的指标。这一指数以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名字命名,他曾经告诉一位外交官,他更喜欢使用这个指数。应当指出,在多个版本的“李克强指数”基础上推导出来的经济数字都低于官方GDP(参见下页图表中的实际案例)。还有的分析师则使用韩国–--其对华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出口数据作为反映中国消费产业和重工业健康程度的指标。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