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摩尔的历程

摩尔的历程

David A. Kaplan 2012-12-15
这位硅谷的传奇人物谈起了英特尔公司、从事风投之前的生活,当然,还有摩尔定律。

英格尔创始人:戈登·摩尔

    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参与创建了硅谷的三家传奇性的公司。你可以管他叫硅谷之父,但他称自己是纯粹的“偶然产生的创业者”。

    1957年,摩尔27岁,刚离开加州理工学院不久,被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招募到其创办的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肖克利因与人共同发明晶体管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在晚年,他因为在优生学方面的激进观点而沦为被唾弃的贱民(肖克利认为各种族智力水平有高低,并鼓吹低智商种族应该主动绝育——译注)。他拉起了一支由青年技术天才组成的梦幻团队,其中包括时年28岁的鲍伯·诺伊斯(Bob Noyce)。但是肖克利手下的明星们无法忍受他们的老板,当年还没有结束,摩尔、诺伊斯还有其他六人都退出了公司,据说肖克利称他们是“八叛逆”。他们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这公司本身也留不住人,反而滋生出几十家公司来。在创办仙童10年后,由于对公司的不思进取感到失望,摩尔和诺伊斯逃离了仙童,于1968年开办了下一家新创企业:微处理器行业的领军企业英特尔公司(Intel)。

    现年83年的摩尔已经于1998年岁退休,将精力放在摩尔夫妇基金会(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上,基金会专注于环保、科学研究、病人护理和湾区民生。他在英特尔工作过了30年,任首席执行官超过10年。在这期间,他提出了广为人知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即半导体行业在一块计算机芯片上所能安放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翻一番。

    摩尔出生于硅谷附近太平洋岸边的一个小村庄。现在,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夏威夷度过。他和妻子贝蒂已经结婚62年,在硅谷有一处豪宅。不久前,他的书房里——满是书籍,钓鱼的照片、奖状,还有一个摆放在地面上的巨大的地球仪——摩尔与《财富》杂志的戴维·卡普兰(David A. Kaplan)做了一番交谈。摩尔回忆起了他的由科研、创业、机缘、钓深海马林鱼和慈善构成的美好人生,以及加入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加入的超级富豪同意捐出一半的财富)的情形。

    他谈到了诺伊斯、肖克利、比尔·盖茨、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和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他还说,尽管他绝对是个温和的人,但是他与其他硅谷早期的叛逆者一样特别争强好胜。以下是访谈摘编。

    问:回顾你在硅谷的60多年,什么让你吃惊?

    答:嗯,没有——我们一开始就有规划。不过呢,在仙童时代,我曾对人们想要我们生产的晶体管感到惊讶。技术的发展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能力。

    于是你不再担心人们不想要吗?

    我肯定有过一点担心。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提出要大幅提高产能,结果把分析师们吓到了。分析师们想知道,谁会用这些东西。

    现在有什么担心?

    我离公司不够近。我看的与外部人看到的是同样的东西:英特尔的产能巨大,移动设备的市场在不断增长,而英特尔在这一市场并不是很强势。我曾读到,移动设备的数量比全球人口还要多,这真是不可思议。

    现在看硅谷,你还能认出它的文化、价值观和气质吗?

    我觉得可以。它在不断演化,但基本上还是一个搞新创企业的地方。有几家公司非常成功。

    人是否发生了变化?

    他们现在拥有基本不同的技能了。重大的交易似乎发生在软件应用领域。我不理解,为什么Facebook这样的东西,还有其他的社交媒体交易能得到那样的关注——我想,这是因为我本人不用Facebook的缘故。

    你上网都看些什么?

    一般是发电子邮件……我还很爱玩纸牌。想消磨时间,计算机真是有用的玩意。我基本上隔段时间就去访问《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网站,我读的是免费内容。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