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一名风险投资家的自白:我为什么开博

一名风险投资家的自白:我为什么开博

Matt Harris 2010-10-12
对于许多企业家来说,个人宣传在今天只不过是一种曝光机会。然而,它很快就将变成一种竞争优势,进而成为必不可少之举。

    有一天,我和一位我很欣赏的企业家聊天,当时他正试图为他的下一轮融资活动挑选一位管理者。这位企业家手头有足够多的人选。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打算选择其中博客访问者最多的风险投资家。他这番话让我这个缺乏宣传的人感到一阵脊背发凉。我以为他又在开玩笑,不过却又不像。他继续解释道,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募人才,而这也是他面对的最大问题。一位既能为公司招徕人气,又能通过在线交流为公司信誉加分的风险投资家,无疑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我的回应是:让我一头撞死算了。

    事实上,在我所认识的风险投资家中,相对来说,很少有人是为了自我推销而涉足博客圈的。大多数风险投资家都是怪人,他们喜欢科技,喜欢和搞发明创新的人混在一起。这种人格类型与那些喜欢上电视、做节目的人几乎完全没有交集。尽管如此,如今有一股浪潮已经向风险投资行业袭来——这股浪潮之前已经席卷了媒体行业,而且还将进一步蔓延到整个美国商界。面对面、个人对个人的人际交流,以及通过利用公司品牌名声来获得成功的方法已经过时了,现在若想取得成功,你得先在网络上建立起知名度。

    这种趋势已经在媒体领域上演了好几年了。传统媒体品牌步履维艰,急着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因此,为媒体招徕人气的重任,越来越多地落在能够与观众和读者直接建立联系的“天才”身上。举个例子,乔治•史蒂法诺普洛斯(美国ABC新闻频道的首席政治记者、《早安美国》节目主播——译注)不仅是在为ABC电视台工作,更利用ABC电视台的职位为自己建立了公众形象(而且他在这一过程中吸引了近200万名的Twitter追随者)。过去,一名初出茅庐的记者如果可以在《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找到一份工作,那么她只需把本职工作干好就算成功了。不幸的是,这种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最好在Twitter、Facebook和Tumblr上建立起读者群,并且和她的追随者们建立起准人际关系。当她的工作合约到期之后,她最好能够使成千上万的读者继续关注她的下一个报道任务。

    在风险投资行业,这种情况也变得越来越真切,首先是风险投资家们开始投资于社交媒体以及更多领域。这种趋势已经对一些现任的领导者造成了挑战,他们仍然在社交媒体之外徘徊,同时,新的市场竞争者获得了生存空间。马克•萨斯特算是风投行业的一位新人,然而他已经为自己建立起了相当的公众知名度。不过,如果你去问问马克•萨斯特在Twitter上的100名粉丝,我敢说可能有一多半的人都说不出来萨斯特就职的公司叫什么名字(顺便提一句,萨斯特就职于近来风头无二的GRP公司)。对于风投行业来说,这是个破坏性的时刻,行业的新领导者将是一个个风险投资家,而不再是风投企业。

更多首席执行官在网上开博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想下一步会波及整个美国商界。就像媒体和风投行业一样,现在对于企业来说,在网上建立知名形象代表着机会,而不是威胁。卖鞋网站Zappos的首席执行官谢家华(Tony Hsieh)早早地涉足Twitter,并且在Twitter上吸引了大量人气,因此为Zappos的股东们创造了权益价值,但其它首席执行官们却没有感觉到跟进的压力。这种情况一定会改变的。我相信10年之内,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将倾向于从他们“认识”、而且有在线联系的首席执行官的企业购买商品(散户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也会有类似偏好)。届时,个人宣传将从一种商机转变成一种竞争优势,进而成为一项绝对必要的举措。

    对于我本人来说,醒悟得有点晚了,不过我追赶的步伐很快。由于我的思想火花比较简短、精辟,因此Twitter比博客更适合我。(我想我的合伙人Bo如果听到这番话,一定会插话说,“简短精辟”简直就是你的个人招牌。)今天我与一位天使投资人见了面,我之前只是通过Twitter对他有些了解。不过由于我们每天都能在Twitter上看到对方,因此我们的交流十分融洽,就好像之前已经至少见过两次一样。

    Twitter使我有机会为自家公司说点好话或发发评论,这一点我很喜欢。不过我也仍然坚信“老一套”的处事方法是无法替代的,比如做大事、做好人、走出去与人交往等等。但除此之外,现在也有一些新的成功之道,如果我们不予重视,就难免要付出代价。

    译者:王雪菲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