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互联网超个性化:毛骨悚然?

互联网超个性化:毛骨悚然?

Patricia Sellers 2010-07-27
目前,互联网初创公司普遍热衷“超本地化”,但“超个性化”可能更吸引人。

    《财富》杂志(Fortun)日前举办了头脑风暴技术大会(Brainstorm Tech Conference),在上周五上午进行的“超个性化”(Hyper-Personalization)分会上,“毛骨悚然“这个词反复出现了十多次。

    如果你认为,互联网已经非常了解你——比如说,它知道你喜欢美联航(United Airlines)胜过达美航空(Delta Airlines),喜欢洋基队(Yankees)胜过大都会队(Mets),还有你正在找工作——先等等,别急着下结论。今天的互联网还仅仅处于个性化的初级阶段。

    “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谷歌公司(Google)负责搜索产品和用户体验的副总裁玛丽萨•梅尔(Marissa Mayer)表示。尽管Foursquare、Groupon、Gilt Groupe等互联网初创公司普遍热衷于“超本地化”战略,即向本地市场提供定制在线服务,但梅尔认为,“超个性化可能更吸引人。”

    不断升级的辩论,或者说不断蔓延的恐惧心理,已不再局限于用户对网络隐私的担忧。LinkedIn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Jeff Weiner)认为,大量互联网用户根本不希望有人通过他们的在线行为推测其个性,不论这种推测多么准确。

    杰夫•波恩福特(Jeff Bonforte)对此表示赞同。他经营着一家名叫Xobni的初创公司,该公司对用户的电子邮件行为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再对收件箱和地址簿进行重组,目的在于帮助用户提高效率。但当波恩福特向一些客户展示重新排序后的电子邮件联系人名单时,许多人吓坏了。有人问:“我同事的优先级怎么比我老婆还高?!”

    最近,波恩福特在Twitter上搜索了“毛骨悚然”和“Xobni”两个词。“结果显示,与这两个关键字有关的推文(Tweet)大约有744条,”他说。

    随着超个性化不断普及,Xobni、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不可避免地成为公众炮轰的对象,不过,对于吓坏了的消费者而言,好消息是:那些关注用户隐私的公司,将会拥有明显优势。“赋予用户透明度、选择权和控制权,这才是关键,”梅尔表示。

    帕特里克•格莱迪(Patrick Grady)经营的Rearden Commerce公司,为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的客户提供高度个性化的在线助理服务。他说:“如果你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他们会向你提供无比丰富的信息。”

    译者:红权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