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惠普并购奔迈:硬仗在眼前

惠普并购奔迈:硬仗在眼前

Jon Fortt 2010-05-06
惠普的移动软件战略混乱。要想使这次并购终获成功,必须解决这一问题。

    这次交易后,奔迈(Palm)要么寿终正寝,要么是它期盼已久的重获新生。无论哪条路,这可能都是奔迈这个标志性品牌的最后一个生存机会——也是惠普(Hewlett-Packard)涉足移动设备的最佳时机。

    上周三,惠普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奔迈,奔迈那多灾多难的历史由此进入最后一章。历史上,奔迈曾被收购(买方为U.S. Robotics、3Com),被分拆(分成软件和硬件两大部门),进入失控状态(作为两家上市公司),次数之多,难以胜数。

    奔迈的管理层希望,在惠普的第三财季于七月结束前,奔迈很快就能投入惠普这家硅谷的最大公司的怀抱。(这项交易必须经监管机构批准,而且奔迈的股东们可能想从惠普那儿榨出更多的钱,不过这项交易显然是明智之举。)下一步会怎样呢?一旦并入惠普,奔迈可能要努力使自己从这个巨无霸中脱颖而出。这个巨头对企业软件及服务投入巨资,而对智能手机直到今天才开始正视。奔迈的网络操作系统(webOS)手机软件广受好评,在惠普无与伦比的规模和资源支持下,这一软件也许最终能够持续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布拉德利效应

    托德•布拉德利(Todd Bradley)是惠普个人系统集团的执行副总裁。此次交易结果如何,将取决于他是否领导有方。幸运的是,对惠普来说,布拉德利对这个新项目实在是轻车熟路。就在四年前,惠普总裁马克•赫德(Mark Hurd)亲自将他招入麾下,期望他能重振PC部门雄风,此前他恰好担任奔迈首席执行官。

    当然,四年在硅谷来说算是很漫长了。那时候苹果(Apple)的iPhone和谷歌(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还全无踪影,这两大巨头也还没有将移动应用商店转变为技术领域的大热门。

    布拉德利最后执掌奔迈时,主要的挑战是物流和分销。也就是说,既要在制造环节留出利润空间,又要尽可能广泛铺货以赢得影响力。布拉德利技巧超人。他精简产品组合,控制配件成本,压缩库存。那时他最担心的两大竞争对手是微软(Microsoft)和RIM公司(Research in Motion)。这两者都主攻公司用户,而消费者市场基本上是奔迈一枝独秀。

世界已不同

    现在,苹果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已经赢得消费者和软件开发者的青睐。iPhone和基于Android的设备已售出数千万部之多,并使得移动计算成为主流。两大巨头现在是动力十足。此时,布拉德利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他能重塑奔迈手机,赢得消费者并吸引应用程序开发者吗?说得再直接些,奔迈独自饱尝苦果的地方,惠普能再造辉煌吗?

    要算财务账的话,这笔交易很划算。12亿美元的并购价格刚好是奔迈年销售额的一倍多(虽然销量有所下滑)。投资者们也可以确信,惠普很快就会大幅削减非工程技术方面的成本,同时利用其规模,以最低价格采购零部件。

    不过,价钱只是一方面。要想使这一并购物有所值,布拉德利就得着手破解惠普混杂的移动设备软件战略。现在,惠普的iPAQ商用智能手机和手持设备运行的是微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即将发布的惠普平板电脑用的是Windows 7操作系统,其DreamScreen数码相框用的是惠普自己开发的Linux系统,而其上网本则是Windows 7和Linux并用,其高端计算器用的又是另一种操作系统。反观苹果呢,它的iPhones、iPads和iPod touches用的都是同一个操作系统,同时共享一个应用商店。

    就在并购交易宣布后不久,我采访了惠普战略与技术总裁舍恩•罗宾森(Shane Robison)。对于移动设备的软件应用战略,他不置可否。不过一位受访的程序开发人员倒是对奔迈在惠普的未来充满信心。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