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今年最火的一项业务,银行为何纷纷“躺平”?

今年最火的一项业务,银行为何纷纷“躺平”?

陈燕 2021-12-05

如果要问这两年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最火的关键词是什么,必然是“基金投顾”。自2019年10月证监会下发试点通知以来,截至目前已经有60家机构获得了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包括29家券商、25家公募基金、3家基金销售公司以及3家银行。近两年来,尤其是今年,这项新业务可以说是“热得发烫”,但就在其它机构如火如荼推进之际,据媒体报道近期有两家已获得试点资质的银行却选择“暂缓”该业务。有人狂奔,有人躺平,一定程度上也凸显出这一新业务在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与参差。

简单来说,基金投顾就是代理投资理财,即机构接受个人投资者的委托,帮助其获得收益,并向其收取顾问服务费。目前投顾业务着眼于提供组合投资策略,在减轻投资者的选择困难、降低波动、优化投资体验方面解决了一定的问题,但如何帮助投资者搭建正确的认知体系,坚守长期投资理念,减少短视和冲动,引导每个人对自身真实风险承受能力的正确判别,才是更重要的突破点。基金投顾业务,如果只是给市场又新增了一类资管产品,给投资者多了一种产品选择,那就走偏了,也完全背离了这场变革的初心。

随着2019年第一批18家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落地,到目前名单扩大到59家,覆盖了券商、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银行及独立三方。一周多前,监管部门又继续密集发布条文,从业务属性、服务边界、业绩展示指标等各方面给投顾机构做出了细致规定,继续努力规范推进该项业务。

然而一些率先开展业务的机构正在遭遇不小的阻力,有的银行称已暂停投顾业务推进,摸清楚监管指示再定;有的券商称第一批尝鲜投顾服务的客户很多,面对今年冷淡极端的市场行情,投顾服务正在经历严峻的考验;还有很多机构空守着资格,没有开展实际业务。

细细分析投顾业务的推行背景和监管意图,这原本应该不是一场机构间的新业务抢跑赛,而是国内基金销售领域寻求的一次转型和变革,更是财富管理领域新模式的探索和进化,最终可能是一个从卖方投顾走向买方投顾的时代变迁。因此,这个业务的推进,注定不会简单,三方参与者:资产管理者、产品销售者和投资者,如果无法做到认知一致、行动一致,那么新业务还是用老路子做,换汤不换药,“基金赚钱而基民亏钱”的顽疾依然无法得到解决。

我们可以将基金比作药材,过去患者(投资者)自己去药店配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药师最多是根据描述的症状做一定的“偏好推荐”,或者干脆你要啥药都行,顺手搭一些保健品给你。现在基金投顾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三甲医院专家,投资者有什么症状,上来不是直接抓药,而是做一番检查,先确定病症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开出个性化药方,并叮嘱多久复诊,长期跟踪调整剂量。卖方投顾与买方投顾的区别正在于此。

现实中我们并没有办法一下子将原来的药师全部转变成三甲医院专家,专业人才的培养成长乃至行业经验积累、定性定量分析透视,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同时患者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不该随意找个药店,即便少数到了三甲医院,还因为现行的检查手段实在很简单粗暴(即风险偏好依靠一张所谓的问卷就判定了)而导致病症诊断有了偏差,当中用药又不跟踪调整,迟迟看不到治愈的希望。虽然药不假,医生也尽力了,但患者怨声载道。这正如现时的基金业,资管方各自尽力捕捉α收益,销售机构们努力做推荐和服务,投资者仍没赚到钱。

我们除了要解决投顾(医生)的专业性问题,还要解决投资者(患者)的自觉认知问题。投资组合的收益实现,与吃药见疗效一样,都是后验结果,过程中有很多外部因素影响,更无法保证短期效果,如果投资者半路跑了,一个策略无法坚持到底,就像一副药无法坚持喝,总是不停的换,那么再好的医生和再好的药也没有意义。这也是监管特别重视投资者教育、投顾机构纷纷表示要做陪伴式服务的根源。

目前投顾业务着眼于提供组合投资策略,只是试图在减轻投资者的选择困难、降低波动、优化投资体验方面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如何帮助投资者搭建正确的认知体系,坚守长期投资理念,减少短视和冲动,引导每个人对自身真实风险承受能力的正确判别,才是更重要的突破点。基金投顾业务,如果只是给市场又新增了一类资管产品,给投资者多了一种产品选择,那就走偏了,也完全背离了这场变革的初心。陪伴式顾问服务,任重道远。(财富中文网)

作者陈燕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与财富管理时代共同进化的研究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