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为何《财富》中国500强中少见这两类企业?

为何《财富》中国500强中少见这两类企业?

疾风知劲草 2022-07-14
在中国的上市企业500强中,科技型企业和民营企业都比较少,市场难言活力。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一个成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诞生需要几个条件,这些条件在中国目前都还是短板。同时,民营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在不关系国计民生或者非重要战略性行业,应该让民营企业和国企同等竞争,同时规范招投标,打击利益输送,让能够提供优质性价比的企业胜出,才能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中国的上市企业500强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点,但是最引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科技型企业少,前20家中只有京东和阿里巴巴,其它几乎清一色是特许经营权行业,两桶油、金融机构;二是上榜民营企业少,有竞争力的成规模的民营企业少,市场难言活力。

科技型企业的规模和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而一个成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诞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需要能培养优秀人才的学校,例如美国的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这种顶级名校,当然中国也有清北复交,但是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需要有能颠覆前人的胆魄,需要学校能培养挑战权威的学生,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优点是能培养非常优质的工程师;二是好的鼓励创业的一系列环境,比如我有一个好的idea怎么能迅速整合资源帮助其孵化成功,这需要看得远的风投机构、优质的人才供应、鼓励创新的政策、成熟的法律体系。在优质人才供应、鼓励创新的政策方面中国不输美国,看的远的风投机构也在快速跟上,但是成熟的法律体系处于劣势,比如专利保护、比如实质的反垄断以避免BATJ压制创新,这个会极大的抑制创新。

三是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一个公司做大需要各种优质资源整合,尤其是优质人力资源整合,那么是否有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能够最大化的让人各司其职,在这点上中国企业完败,中国企业内部争斗、团队之间倾轧太多,搞定人占了80%精力,反观国外搞定事情占80%精力,中国很多企业失败本质是公司内部运营没有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工作无边界感,权责利不清晰。而美国公司来说,CEO该干嘛,CTO该干嘛,中层领导该干嘛都是非常清晰的,争论也更多是就事论事。所以中国企业很难迅速把优秀的人捏合成一个整体,全靠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毫无团队一说。

四是市场是否是最终的裁判。政府需要能清晰自己的边界,即使发布政策,也需要充分和市场主体进行引导和沟通,充分论证,而不是亲自下场当裁判,决定企业生死。谁能提前获取政府信息,谁就能胜出,这种思维非常不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政府要严格管控住自己的边界,不要出台运动式的政策,让企业来不及反应。

民营企业少,能够大体反映出“国进民退”的事实,虽然把优质资源集中到国企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内部竞争,以更好地同国际同行进行竞争,这种初衷是对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变成了歧视民企,政府占据了很多业务资源,对于和民营企业合作有很重的顾虑,觉得会不会解释不清。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民企纷纷拿国企当二股东来背书,以打消疑虑。民营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在不关系国计民生或者非重要战略性行业,应该让民营企业和国企同等竞争,同时规范招投标,打击利益输送,让能够提供优质性价比的企业胜出,才能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这些年见证了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见证了《财富》中国500强企业门槛的日渐提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登上榜单。(财富中文网)

作者疾风知劲草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政府引导基金人士,主投物流消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