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20年前的今天,在纽约亲历911

20年前的今天,在纽约亲历911

苏牧野 2021-09-11
苏牧野
研究指出,911造成的一个可怕的后果是,将近2万人遭受50多种癌症的折磨。而比吸入有毒物质造成更持久伤害的,是埋藏在纽约人心中的创伤。事件令2752名18周岁以下儿童失去了亲人,他们当时平均年龄不足8岁。

20年前的今天,在纽约亲历911。

后来每每想到那个周二清晨,脑子里就会蹦出“crisp脆”这个词,英文里用crisp来形容秋日里清冽微凉、仿佛发出脆响的空气,真是贴切极了。

那天距我落地纽约不到两周,纽大刚开学,早上10点多有两节accounting课。我8点多从布鲁克林Bay Ridge的家出发去地铁站,上了R线。开出几站后,车就开始走走停停,最后在过江前两三站时彻底停下。纽约地铁时有故障,习以为常,所以车厢里一直很安静,人们读书看报或闭目养神,直到喇叭里一个厉声响起:所有乘客下车,设法自行回家,今天纽约市公共交通全部停运。

我们涌上地面,发现街上已经乱套,公交车停在路中,私家车穿插其中按着喇叭,人们一丛丛站着毫无头绪地张望或交谈。街角一个短发高个女人站在一个放平的塑料路障上,大声喊着什么。走近一听,她喊的是,一架飞机撞进了WTC。以我当时可怜的英文听力,和初入这个花花世界时预备见到各种怪人怪事的心理准备,我认定这个女人多半有精神病。我走向最近的一辆公交车,大声问里面的司机,还有什么办法能过江去曼哈顿。黑人司机盯着我说,Darling你最好马上回家,这终于让我紧张起来。这时另一群人走上来,开始七嘴八舌和司机商量,大家愿意凑份子,请他开巴士沿布鲁克林的一条主干道走一趟,把这十几个陌生人各自送回家,司机竟同意了。我也稀里糊涂加入了凑份子行列,6美元,至今记得当时有多心疼。上车后我发现,黑色外套已经覆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粉末,窗外空气中也飘着许多白色絮状灰尘,后来才明白,那是从河对岸世贸中心飘来的建筑尘埃。

回到家,打开几天前从街上捡回家的一个飘着雪花的电视,恰是ABC的新闻播报员 Peter Jennings,他身旁的屏幕上,已经出现了那幅飞机撞大楼的画面。这个在后来20年里人们看到无感的画面,在那一刻还是让人震惊到动弹不得的。我急忙打开电脑连上MSN,妈妈的信息瞬间滴滴哒哒涌入,她在上海已经获知了消息,一位身在广州能看到凤凰卫视的好友打长途告诉了她。

报完平安,和同租的两位中国室友一起在电视前坐下,一坐就是不眠不休的一天一夜。我们目不转睛盯着Peter Jennings,想要吞下他说的每句话,那一天他创下了在屏幕上连续播报25小时的记录。他那冷静、优雅、周到、疲惫但镇定的播报,陪我们捱过了最初的恐惧和不安,尽管我们在此后的好些天都是和衣而睡,准备随时跳起来逃命。如果说911在我脑海里有一个面孔,那就是Peter Jennings,他给了我到美国后的第一堂新闻课。2005年他因癌症去世,只有67岁,看到消息时我忍不住大哭一场。

20年过去,世界巨变了,当年的英雄市长朱利安尼如今变成了一位政治小丑,当年带着无限温情告别的祖国,如今只能报以敬畏的眼神。但更多的,世界像是经历了一场大轮回。塔利班回来了,“文明冲突论”再一次压倒“历史终结论”。中美关系好了一阵,又回到冰点了。当年课堂上讨论很多的一本书《非理性繁荣》,用来形容最近一些莫名火爆的产业和市场也异常贴切。

至于我呢,2001年离开上海,在纽约之后又住过几个城市,直到几个月前搬回上海,也完成了一个轮回。一位朋友总结得好:20年前你离开上海,20年后你回到魔都。两字之差,内涵太多。今天看见大家纷纷纪念这个日子,我也忍不住开启一下尘封的记忆,作为大历史的见证者,和我自己这段小历史的书写者。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