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什么是被低估的技术?

什么是被低估的技术?

章劢闻 2012-05-23
对于CEO而言,让公司起死回生或是度过危机期,除了“断臂”裁员以外又多了一些手段:云服务。

    自从人们发现机器可以替代人类思考和记忆,我们的字典里就多出了很多词汇,用来描绘这个未知的领域:有些词汇和《生活大爆炸》中的“极客”们一样木讷,比如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它的本意是“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器”;有些本来以“Micro”打头、很低调的名字,如今让人想起了固执的统治者。还有的伟大的名字比如“SaaS”则会莫名其妙地引起人们9年前的恐惧。

    有的发明者认为高科技和人一样,被赋予不同名称之后,境遇也会随之改变。所以,现在我们看到了诸如温柔的虎,命硬的猫,生命力顽强的土豆等代表好运气的名字。而有些,则因为一个浪漫的名字,而被低估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云计算”出来之时,有人批评其华而不实,新颜掩旧貌等等…… 但是,它却是目前为数不多可以让普通最终用户产生准确联想的技术概念。而无论多么外延多么美妙,生命力还是在于内涵是否真的强大。

    正确的时间出现的正确的技术,会极大地推动历史前行,比如中国擅长的利用罗盘等技术的定量航海传入欧洲,极大地激发了欧洲航海家的活动欲望和随后成功的冒险。现在的“云计算”有如一种智能的基础建筑材料,让具有孩子般想象力的冒险家能够实现其梦想。当亚马逊云服务出现事故以前,很多人还以为这家公司仅仅是把自己用不掉的机器租给了一些没人知道的小公司;结果发现偷不了菜了,搜不到问答了,看不到小道消息了,连手机的部分功能都丧失了才发现原来从Zynga,Quora,Reddit到FourSquare这些著名的酷公司都在使用这家公司的服务。直到“只身挑战多国政府”的阿桑奇被捕,亚马逊关闭了他的服务器,人们彻底相信了这家公司多年来默默做着的不是一件普通的事,而且在发明一种可以极大扩展个人能力的“超级工具。”

    而这样的技术出现之前,同样是以上那些网站的创造者,则需要拿出占山为王的勇气,说服身边大量的硬件、软件工程师和投资人,才能够往这些梦想迈出一小步;事实上,当他们迈出第一步以后,他们很可能已经花光了所有的钱,被投资人说服放弃梦想,套上缰绳,成为他们的技术奴隶了。

    而云计算的服务商们他们提供的是一种怎么样的工具呢?你能够想象用鼠标点7,8下就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某个强大的数据中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器吗?能够想象当你的网站小获成功,用户访问加大,再点这么7,8下,你就可以把自己的网站挪到一台速度更快,性能更好的服务器,而且立刻重新按小时计费,而不需要去和IDC去讨价还价吗?当你接连成功,访问量开始爆炸式增长,同样还是在你那个地球另一头的简陋的办公室里,你可以用不到半天的时间,把自己的成功的应用复制到多个服务器上,让非洲的用户可以直接从最近的数据中心获取你提供的信息,这些在2、3年前你都能够想到吗?

    对亚马逊而言,他们的逻辑异常简单,这些就是他们作为创业者经历过的故事;而他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些经验用系统化的工具,优质的体验和可延展的架构提供给那些和他们当年一样的创业者。能够帮助别人成功,本身是一种更大意义上的成功。还有些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如果没有记错,著名的照片分享网站Flicker在还没有云计算概念之时,就开始“寄生于”亚马逊的数据中心。而后者由于是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要为自己留出大量的冗余资源,则很乐意为一些有趣的小网站提供成长的“温室环境”,结果一不小心培养出了的都是庞然大物。

    这些都发生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以后的反省期,那个时候大家还都在谈“理想”,但是也都有成本的忌惮,谁也不愿意不惜一顾地去资助那些有着疯狂想法的人。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就看到了低谷中的生意机会——去帮助那些谁都不敢资助的人。这之间催生了今天我们享受到的新一轮互联网和移动体验上的创新。

    而换一个角度,对于CEO而言,让公司起死回生或是度过危机期,除了“断臂”裁员以外又多了一些手段:云服务直接省下的不仅是软硬件的维护费用,还有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可以转而用这些力量投入到更重要的核心业务上。此外,建一个数据中心,和租一个云服务的区别在于前者是“frontload investment”,后者是运营成本(operation cost),对于那些临危授命的CEO,将要面对一个气急败坏,怀疑一切的董事会,这两者背后的意味不言自明。

    到今天,中国有一个人最渴望草根层面的集体创新和成功,他就是马云。这种民营经济的创新可以让他旗下几乎所有的产品和商业模式继续繁荣下去,所以他迫不及待地推出了“阿里云”,并且在学习亚马逊的基础上加入很多接地气的创新,比如云盾等。而一些想不到的公司,比如华为和ZTE也开始从硬件供应方的角度加入竞争,他们更感兴趣的不是马云的用户,而是庞大到一度可以掩护微软这样的企业继续前行的B2B的市场。

    有一只“无形的手”会推动这些继续发展成熟;所以从一开始亚马逊前文提到的“云震”就不能算是灾难,而是那些长得快的孩子的烦恼。作为大量的创业者和领先企业CEO来说,前者可以放弃顾虑,加速去验证自己的创意;而后者要警惕的是,由于这一切会影响成本和商业上的可延展性,你接受得慢可能不会给你带来行事稳健的赞誉,而是会让你成为短短几年之后让一个巨人开始衰落、败给追赶者的典型失败案例。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