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阿里巴巴重回原点?

杨安琪
2024-05-25

去“大公司病”并不容易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阿里巴巴曾经以挑战者的身份出现,如今它成为了被挑战的对象。

美东时间5月24日,拼多多美股收盘市值约2188亿美元,相比阿里的1965亿美元市值,拼多多市值再度超过阿里,去年11月,拼多多市值曾短暂超越阿里。

5月22日,拼多多集团发布了第一季度优异的财报数据。在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868亿元,同比增长131%;调整后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202%。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发布了财报。2024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底)阿里营收约为9411亿元,同比增长8%,调整后净利润约1650亿元,同比增长12%。

虽然阿里巴巴营收体量依旧远超拼多多,但市值表现则更多反映投资者对于一家公司未来的预期。

借助财报发布之机,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和CEO吴泳铭首次联合署名,发布致股东信。

两位阿里最高管理层表示:“在过去的25年里,阿里巴巴经历了不断成长,也出现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症状,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们将再次视自己为一家初创企业,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初心,以创业的精神持续创新。我们将秉持长期主义,为今天而取舍,为明天而投资。”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正是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提出的口号。

当时马云以挑战者的身份出现,与来自美国的电商巨头eBay竞争。他称eBay 是来自大海的鲨鱼,而阿里巴巴是生长在长江里的扬子鳄。

如今扬子鳄早已经成为巨型鲨鱼,随之而来的是蔡崇信和吴泳铭称之为的“大公司病”。

大公司病往往有如下特征:机构臃肿、决策缓慢、创新能力下降。阿里巴巴业务不断扩张,公司规模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是机构设置越来越复杂,管理层级增多。这导致决策流程变得繁琐,决策效率降低,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减慢。

蔡崇信和吴泳铭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大公司病的挑战,阿里巴巴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阿里巴巴推行扁平化管理,简化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其次,公司鼓励内部创新,设立创新基金,激励员工提出新想法、新项目。此外,阿里巴巴还通过投资和收购初创企业,引入新鲜血液,保持公司的创新活力。

另外,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阿里巴巴应对大公司病的重要武器。在股东信中,蔡崇信和吴泳铭指出,阿里巴巴的第一战略是“用户为先”。“对于我们拥有的各个平台而言,用户都是第一位的,这意味着我们从经营宗旨到产品理念上,都以用户第一的优先级来设计我们的公司经营目标和产品流程。”蔡崇信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提到,阿里巴巴曾经迷失方向,忘记了用户。

在重回“用户为先”的方向后,阿里巴巴也表明将聚焦人工智能战略。“我们将人工智能作为改变和加速业务增长的最强大变量。”具体来说,阿里巴巴将继续投资于两大领域: 加速核心业务增长;保持基础技术的领先以及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创新。

2002 年 3 月,当eBay 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中国首家、也是最大的消费品交易网站易趣网33%的股份时,马云说那时他的反应是“非常惊慌”。

而此后马云表示,eBay“比我们想的要弱得多”。2003 年eBay 又投入 1.5 亿美元,收购了易趣余下67%的股份。几周后,马云开设了一家消费品网站——淘宝网,阿里巴巴从此与 eBay 展开了直接较量。此后的故事众所周知,eBay离开了中国。

彼时的阿里巴巴正是依靠“用户为先”的理念打败了不可一世巨头eBay,如今阿里是否能够对决当年的自己?(财富中文网)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