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中国市场仍是跨国药企的希望之地

岳巍
2024-05-25

抱有明确的营收和利润期待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本周,礼来的替尔泊态获得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这款目前全球临床效果最突出的双受体激动剂将与早于它获批的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降糖——未来或许还有减肥市场展开激烈竞争,并分享这一市场拥有的巨大红利。

尽管有国际政治及中国经济环境影响,但中国市场仍然是跨国药企的希望之地,它们仍然对中国市场抱有明确的营收和利润期待。

这个月,罗氏制药举办了纪念其进入中国市场 30 周年的庆典,并宣布将进一步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规模。特意在庆典上正式宣布的向中国市场示好的举措包括:全面强化包括早期研发、药品开发、生产、营销以及开放合作的端到端完整医药价值产业链,持续加码在华投资,以及旗下抗流感创新药速福达将在2024年实现本地化生产。2023 年底至2024 年初的流感季,速福达被中国民间视为“神药”。

2023 年底,诺华宣布将在中国投资设立一家全新的放射性药物生产基地,这项投资总额预计超过6亿元,将在2026年底投入生产。这会加快诺华将其创新型放射性疗法引入中国的步伐,当然也意味着在核药这个未来市场中,诺华已经加快进行布局。

2023 年 6 月,德国默克宣布投资约7000万欧元,用于扩建它的南通生命科学中心。此次扩建将提升产能至每年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数千吨用于质控和检测的高纯度试剂。这一项目计划在2026年投入运营。

最新的一次对中国市场进行肯定的表达来自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苏博科。

两天前,他在伦敦宣布这家英国-瑞典合资药企计划在 2030 年实现 800 亿美元的年营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 21 世纪 20 年代剩余7 年时间的最后,将阿斯利康的年营收差不多翻一番。阿斯利康 2023 年总共收入 458.11 亿美元,其中有大约 13%,即 58.76 美元来自中国市场。

阿斯利康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药企之一,其在中国市场获得的丰厚应收不仅是其全球总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阿斯利康曾经长期位居跨国药企在华销售的第一名位置。

苏博科说“中国的创新是该行业未来增长的关键部分”,他相信在中国的药品销售和创新将帮助阿斯利康实现上面提到辉煌目标。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阿斯利康甚至已经开始在中国本土建设专属供应链,“我们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坏打算意味着,你必须考虑到供应链可能出现紧张。我们正在努力打造一条聚焦中国的供应链。”苏博科说。

自2023 年至目前,阿斯利康已经与中国药企达成 8 项许可交易合作和一起收购事件。

2023 年12月,阿斯利康收购中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生产商亘喜生物(Gracell)。这一收购可以被视为对中国医药领域的创新能力的一次肯定,“从历史上看,创新的推动力量不断向美国汇聚。而在过去的五六年里,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创新来源。”苏博科说。(财富中文网)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