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要命”的压力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07年02月0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零五期>>封面专题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像刘先生一样,置身惨烈商战中的企业家,常常感觉压力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经理人往往面临比常人更大的压力

    作者: 李全伟

    刘先生是一个年营业收入逾 10 亿元的集团的主席,掌控著 40 多家企业。最近,他一身便装,出现在北京亚运村的上岛咖啡馆。面对本刊记者,他笑呵呵地说: “我现在是最轻松的企业家。”时光倒退七八年,刘先生可没有这么轻松。身处房地产行业的他,当时几度到了过劳死的边缘。一次,陪客人吃完饭坐上汽车后,感觉脑子一片空白,整个身体就像不属于自己一样。还有一次,从会议室下楼时,在电梯里几乎瘫倒,虽然外表西装革履,貌似平静,内心却像火山爆发一样炽热难耐。这些都是典型的过劳死征兆。

    像刘先生一样,置身惨烈商战中的企业家,常常感觉压力如影随形、无处不在。据本刊 2006 年针对 1 万名经理人所做的“中国经理人压力状况追踪调查”显示,在近 3,700 名参与调查的高级经理的反馈结果中,有 73.4% 的人感觉压力较大,其中的经理人层级越高,压力越大。

    企业家面临的压力各不相同,压力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有一位女企业家,从 30 岁开始创业,经过五六年拼搏,事业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到 36 岁时,却发现自己患了乳腺癌。等手术后回到工作岗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下去了。这位女企业家的状态,跟过去长期的压力有关。以前工作时,完全靠自己打拼天下,尤其是公司贷款和项目运行方面,经常使她紧张得睡不好觉。持续数年,身体慢慢跨了,癌症乘虚而入。在心理咨询专家──易普斯咨询公司首席顾问张西超看来,这位女企业家出现的自我封闭、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的状态,就是一种程度比较严重的职业枯竭。职业枯竭是因工作失败、紧张而形成的高度精神疲劳。它最终会导致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麻木不仁的状态,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在调查中,最高级管理者面临的压力源依次是个人责任、组织气氛和人际关系。刘先生和女企业家出现问题,正是因为过多受到个人责任的影响。对于企业家而言,由于经常要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由此带来的可能后果的思想负担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压力。这是个人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个人责任感还包括工作执行时需要承担风险等意识。

    有一位企业家,在钢铁行业奋斗多年,积累了一些资金,后来觉得制药行业有利可图,就投资 2,000 万元运作一个新药项目。等投资之后,才逐步感到前景渺茫。往前走,必须追加投入,且希望不大。停止项目,前期投入就打了水漂。骑虎难下,这位企业家顿感压力巨大。此种情况,属于决策失误造成的压力。

    组织气氛和人际关系也是造成企业家压力的重要因素。一名高校教师,出来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业务发展很快,人员也急剧增长到 200 多人。但与公司发展速度不匹配的是,管理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民主管理和授权做得不够,以至在管理中出现各种问题。最终,这位企业家变得脾气特别大,任何人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身体也开始恶化。还有一位公司董事长,曾被自己最相信的人伤害过。他对一位员工非常信任,从这位员工大学毕业来公司开始,就对他著意培养和提拔,一直让他当上公司的总经理。后来,公司出现许多关于董事长个人的造谣大字报,从内容上看对自己很了解。

    来查出,这些正是这位一直最受信任的总经理所为。这次打击对这位董事长伤害很大,让他非常伤心和想不通。 压力是把双刃剑。工作需要有适度的压力,压力也可以被转换成不断发展的动力。但压力一旦失控,往往会危害个人、团队、家庭和社会。极端情况下,由于压力太大造成生命早逝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过去两三年里,不少企业家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网易公司代理 CEO 孙德棣……都是在壮年时期非正常死亡。有人比喻,压力好像是一把大提琴上的弦,没有一定的压力,就不会演奏出美妙的乐曲,而压力过大,弦绷得越来越紧,最终会被绷断,因此也就永远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了。

    压力固然可怕,但更令人担心的是压力利刃近在咫尺,或者已经为其所伤,而当事者却浑然不知,或者不当回事。2006 年 2 月,国内一家高科技企业的高管张先生因心脏病猝死,时年不到四十。他的情况可以说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团队负责人,张先生既是项目运营负责人,也是团队管理者。项目压力本身就非常大,而他的管理工作又面面俱到,从不轻易拒绝团队成员的要求,其个人担负的压力可想而知。通过咨询专家事后的访问,可以从两个现象看出他面临的压力: 一是抽闷烟,员工经常看到他在走廊尽头独自抽闷烟;二是喝闷酒,员工在他家里看到,墙边放著一排啤酒瓶子。巨大的压力使张先生耗尽了精神,最终英年早逝。

    面对压力,最高明的办法是远离它。本文最开头的那位刘先生就深谙此道,终于让他摆脱了压力的危害。历经险境的刘先生明白,如果再身陷其中,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分析,自己由于身处经营管理的第一线,没有建立起合理完善的企业制度和文化,导致疲于奔命,乃至命悬一线。经过深思熟虑,他开始在集团逐渐建立合理的制度,并推广人性化管理,逐步从日常管理的一线退下来。现在,他已经处于半脱离企业状态,除了关心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每年的年度会议外,不再过问集团日常经营,完全放手让其他人操作。由于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文化,集团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班子,董事会、监事会都很健全并各尽其责,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现在,集团的发展顺风顺水,他自己也可以完全解脱出来,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

    面对危险的压力,如果不能彻底远离,另一种办法是直面它。有一个寓言故事,将烛光比喻为压力源,将阴影比喻为压力感受。越走向烛光,阴影的面积越小,而越远离、回避烛光,阴影的面积就越大。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直面压力源,是将压力造成的伤害减到最小的最佳方式。具体的方式可称为“控制式”。按照易普斯咨询的张西超的解释,“控制式”就是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的压力做出反应,如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等,这是最佳的压力应对方式,也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首先,它明确压力事件,分析问题的相关信息,明确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然后思考解决之道,最后付诸行动。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环境,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企业家受到压力危害,往往跟自己的心态与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关。正所谓病由心出,病由己出。那位因心脏病猝死的张先生,平时也很注意锻炼身体,经常打篮球,但压力已经不知不觉危害了身体。按照张西超的观点,企业高管面对压力,除了自我了解、自我调整外,积极向专家咨询以求获得帮助,也非常重要,至少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如果张先生清楚压力的严重后果,主动向专家咨询,很可能不会出现那样的结果。张西超提倡的化解压力之道,首先是停止不良的工作生活方式。比如,立即停止诸如抽闷烟、喝闷酒的习惯;对于员工的不恰当要求,应学会拒绝。第二步是设置工作缓冲器,不能连轴转,不能让压力每时每刻都存在。压力之间的缓冲器,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像保护汽车不被颠坏那样保护人的情绪稳定。

    设置缓冲器,有一定的方法。假设张先生负责的三个项目共需 16 个月,那么就应确定哪一天可以放下工作,可从事能带来放松的活动。这一天,其实就是缓冲器。随后,要确定时间间隔比较短的缓冲日。如果以前是半个月一天,今后就应该是每周一天,甚至每周两个半天。其他的方式还包括学会诉说、进行工作授权等。这些都是释放压力的有效办法。

    在本次调查中显示,尚有 38.4% 的高级经理人不了解与压力有关的知识,因此也就不知道压力的利剑已经高悬。可见,让他们走出压力,已经刻不容缓。张西超建议,企业家应对压力,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首先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即尊重自己,重视压力,而不要忽略压力对自身造成的伤害;积极向专业机构咨询,比如参加 EMBA 的相关课程和接受有关培训机构提供的专业指导;学会主动自我学习应对压力的方式,尤其是对社会资源和个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包括: 培养一种爱好(比如说打高尔夫球),让自己的家庭更和谐、以提供一个好的支持系统,等等。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