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对话杨扬:在分裂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体育精神

对话杨扬:在分裂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体育精神

财富中文网 2022-12-23
在近日举行的《财富》MPW女性峰会上,中国首位冬奥会冠军、有“冰雪女王”之称的杨扬与我们聊了聊体育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的凝聚力量、体育世界中的男女平权,以及退役之后她对“赢”的再思考。

在12月8日举办的2022年《财富》MPW女性峰会上,中国首位冬奥冠军杨扬(左)与《财富》(中文版)上海执行主编王昉进行了对话。

有“冰雪女王”之称的杨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冬奥会冠军,在23年竞技生涯中共获得59个世界冠军,至今保持着中国世界冠军最高纪录。退役之后,她非常积极地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工作,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担任运动员委员会主席,2019年开始担任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副主席,上个月以全票再度连任。在体育之外,她是创业者、公益人和两个孩子的妈妈。

在12月8日举行的2022年《财富》MPW女性峰会的晚宴环节,杨扬与《财富》中文版上海执行主编王昉聊了聊体育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的凝聚力量、体育世界中的男女平权,以及退役之后她对“赢”的再思考。以下是编辑后的对话实录。

王昉:防疫和隔离几乎贯穿了我们的一整年,不过你的感受应该更深。刚才你告诉我,今年迄今你自己总共隔离了161天。年初的北京冬奥会上,你担任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想必也为防疫做过大量工作?中国防疫政策正处在大拐点上,如何在防疫和正常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尤其是在如何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政策意图上,能不能分享一下冬奥会上的经验?

杨扬:北京冬奥会在特殊时期召开,要确保两个安全,不光是运动员的安全,还有冬奥会结束后本地人民的安全。我们那时几乎每个礼拜都有国际线上运动员大会,及时把很多信息传递出去。我觉得现在的官方信息,就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自己首先要学习,搞清楚病毒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再有就是——今天在座的都是很有影响力的女性领导者,我自己也有一个滑冰俱乐部,有将近百名员工和很多学员——在第一时间,我们要学会自救,比如我的俱乐部就制定了保护员工和学员的政策,购买了药品以备不时之需。这些事情我们要先动起来。

王昉:即便在正常时日,体育都有很强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在眼下这个分裂的冲突的时代,这种作用似乎更加突显?

杨扬:我还记得去年我参加东京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一进场,我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它的举办很不容易,运动员在各种保障下顺利进场,我相信带给全世界的是一种信心。在整个世界充满分裂的时候,体育,特别是奥林匹克,把全世界凝聚在一起,大家尊重规则,尊重彼此,在同一个屋檐下两到三周,用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告诉世界,即便在竞争的环境下,我们也可以相处,而且可以把我们最好的体现出来。

王昉:体育能在分裂的世界中成为共通的语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则。我们要学会尊重规则,加入规则体系,最后实现对它的改变。你自己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

杨扬:规则背后是有文化在里面的。在体育领域,中国进到国际组织里面参与规则制定,是比其他国家晚的。我当运动员的时候吃过类似的亏。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吃亏,并不是说人家不喜欢你,而是有很多的外部原因,比如说人家并不了解你。当时我们参与的国际交流并不多,举办的赛事也不多,比完赛有赛后宴会,但我们基本上领完奖都撤了,几乎是没有交流的,那么大家难免对你有偏见,赛场上出现摩擦,可判左可判右的时候,你被判的概率就更高。我进了国际组织,并不是说要给我们的运动员占多少便宜,更重要的是营造公平的环境,加强国际的交流,这的确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王昉:这一点对当下中国和外部世界的沟通特别有启示。你最近全票连任世界反兴奋剂组织(WADA)副主席。之前我们聊天,你说到,这件事情让你意识到,线下的人与人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杨扬:说起来还是长舒一口气。我是2019年年底当选的,第一次会议是在2020年1月份的洛桑,那时候疫情开始了,我只参加了一次线下会议。在国际组织开会其实和在公司是一样的,会上谈的事情基本上事先都定好了,而定之前底下的沟通非常重要。我是新当选,肯定也急于了解,希望会上提供更多的意见,但是线上的讨论只能以“安全”为主,很多时候也很着急。去年东京奥运会,我有两周时间和WADA的主席和秘书长相处,那是非常重要的机会。那十多天里,我每天白天参加各种会,下午看比赛,晚上回到住处就到他们那里喝酒,其实也喝不了多少,但是我很渴望向他们了解信息,那十几天让我们建立了相互的信任。今年6月份上海解封后,我也第一时间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我前不久能再次当选,线下的沟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王昉:再次提醒我们今天这样的线下欢聚的重要性。我们在早前的环节中讨论到,在商业世界里,女性高管仍然少见。而体育世界似乎已经抢先一步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做得也特别好。能不能分享一下,体育世界里男女平权是怎么做的?

杨扬:奥运会不仅是人类展现极限的舞台,它也要引领价值观,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男女平等就是奥林匹克价值观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在国际奥委会第一个被提名的委员会就是妇女与体育委员会。那时我们中国运动界还在说“阴盛阳衰”,拿冠军的都是女的,我就跑去问何振梁先生,我还能做什么呢?他就给我讲了多哈亚运会的故事。多哈是个风俗很传统的地方,女性不露面,为了承办亚运会,符合亚运会规则,必须要成立各个项目的女队,于是在亚运会上我们看到了缠着头巾的、把身体都盖住的女运动员,但她们至少可以出现在运动场上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女运动员参赛比例还不到30%,而即将召开的巴黎奥运会上,男女运动员比例将第一次达到50:50,这是体育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式。

王昉:运动的女性好像天生自信心就更强一些,很少给自己设置所谓的“玻璃天花板”。

杨扬:参与运动的女性,自信心和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而且,体育组织本身做的是社会工作,我们都是志愿者,花很多的时间,没有工资,也没有真正的实权,但女性更有同理心,愿意奉献,很适合这样的工作。一个国际组织首先要对社会有一个超前的引领,比如国际奥委会在宪章里就规定了女性要在委员中所占的比例。但除了制定规则,很重要的是要培养女性的能力,让她们真正融入到工作里面去,慢慢进入到领导层,不是摆设,而是发挥真正的作用。

王昉:在竞技场上,“赢”这个概念非常清晰,就是要拿冠军。你退役后,怎么定义“赢”呢?

杨扬:退役之后,赢没有这么明显了。不过我当运动员到后期,就已经意识到,如果赢是我唯一的目标,我可能突破不了很多困难。

王昉:1998长野冬奥会,你在最强项目上失利,接下来你度过了非常艰难的四年,但你说这四年帮助你想清楚了什么是“赢”,能不能讲讲这个故事?

杨扬:1998年我的目标,整个代表团的目标,都是奔着实现零的突破那个目标去的。我在半决赛上破了世界纪录,但最后我们是五块银牌,一块金牌也没有,我最后两个单项全部犯规,1000米冲过终点时第一名,一分钟之后被判掉,这些都是特别大的打击。我该怎么面对未来的四年呢?我知道,四年之后我年龄大了,先不说能力够不够,伤病能不能让我坚持四年,即便能力很强,我也可能和98年一样,因为各种原因拿不到金牌,所以这四年很难去面对。那个时候很纠结,又不能放弃,放弃就要一辈子背着失败的结果,很痛苦。最后在决定面对这四年的时候,我想的是,最好当然是实现理想拿到金牌,但另外就是,到底什么样的结果我能够接受,而不至于让这四年患得患失?我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全力以赴。四年里只要我全力以赴,以后即使拿不到冠军,我也是一个赢家。最后我很幸运拿到了金牌。

其实退役下来以后,经常遇到这种选择的问题,我可能是运动员里比较少的,依旧只拿着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但是我踏踏实实读了五年,没有任何官职,但是能保证一定的影响力,这过程当中有很多选择。回到你刚刚的问题,我觉得,“赢”就是到现在还能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的很多决定会被外界环境左右,在国际组织里你总会顾及很多事情,但到了必须发声和做决定的时候,第一时间你是怎么想的很重要,能够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很重要。

王昉:赢就是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

杨扬:是。

听众提问:我注意到你刚才是从台下跑着上台,能量非常高,我非常欣赏。你也是非常有目标感的女性。我想请问,你的人生下半场,或者整个人生的主线又是什么?你一直在追随着什么,让你不断地向前?

杨扬:我一直觉得要追逐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我很相信体育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落到具体的事情上来,我设立了一个冠军基金。有同行说,杨扬你是从原来一个赢,到现在帮助更多人赢。我们用这个基金帮助运动员做转型,因为我相信在运动场上经过常年训练的运动员,完全能够在退役后用他的素质发挥作用,而不是像传统观念讲的那样,“退役之后从零开始”,甚至被视作社会的累赘。我们为运动员做培训,启发他们的价值感,最后会看到,曾经的运动员后来在职场上很成功。这就是我在做自己一直相信的事情。

王昉:杨扬参加的冰上项目,比如短道速滑500米的项目,是40几秒钟定胜负的。这40几秒里,每迈出的一步,每一个转弯,貌似都是瞬间做出的决定,但其实背后是几十年的积攒,是肌肉记忆的爆发。这一点适用于今天在场所有的女性。很多时候大家说女性是感性的,但是看似感性的决定的背后,都是多年的积攒。我们已经度过了太漫长、太不同寻常的一个蛰伏期,站在2023年的门槛上,当我们的世界回归正轨的时候,衷心希望每位女性迎来崭新的绽放,你们的肌肉记忆重新被唤醒!谢谢杨扬!(财富中文网)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