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进入元宇宙的门票是什么?

进入元宇宙的门票是什么?

财富中文网 2021-10-06
和真实世界一样,是有成本的。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这样写道。

即便事实如此,人类也从未停止与“唯一”的对抗。从最初的互联网建成到升级,人们逐步打破物理时空的限制,让即时沟通和跨地域现场见证成为可能。如今“元宇宙”概念的出现,或许可以让人类有机会进一步突破限制,使体验“多次、多种”生命的愿景走入现实。

这个出自科幻小说《雪崩》的概念,随着国内外巨头的加入在商业领域变得火热,与之相关的技术都被快速以各种形式商业化。比如,VR眼镜成为大众体验元宇宙的入口,让人们开始憧憬能在虚拟空间中成为另一个自己。

在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看来,多年前《雪崩》刚问世时,内容令人非常震撼。如今,这本小说所描写的有关元宇宙的类似情节,已经被各种电影和小说以不同的设定复述了一遍又一遍。周炜作为投资人,也已经在这一领域有所布局。他认为,今年Roblox的上市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这让他确信元宇宙元年已经到来。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是代表着未来趋势的风口,还是一场终将散尽的泡沫狂欢?当万物虚拟化后,随着人们精神的迁移,存在于物理世界的事物是否也随之失去了意义?那个活在元宇宙的“我”与物理世界的我,哪个才是更真实的我?对于这些问题,《财富》(中文版)与周炜进行了一场对话。

为了简洁及表述清晰,对话经过编辑。

《财富》(中文版):首先问一个非常朴素的话题,你理解的元宇宙是什么?

周炜:虽然说这是个朴素的话题,但我觉得这是最难回答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总体来说,我的理解是,元宇宙就是一个所谓的赛博空间。

在虚拟空间里面,我们可以创建一个跟真实世界很像、可以完成各种互动的世界。但是里面的各种规律可以和物理世界不一样。在我比较完美的想象中,它可以完成很多在真实生活里不能做的事情,包括改变物理规律。

我最近也看了一些做元宇宙相关的物理引擎的公司,有些公司的物理引擎是完全按照物理世界来完成的。但也有一些做法是,虚拟一个不同参数的世界,它的物理规律也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都很有趣,但是对我来说,可能与物理世界不一样的会更像元宇宙的概念。我想大家期待元宇宙,就是因为对现实世界有些厌倦,希望有完全不同的体验,有更疯狂的想象力才更有趣。

《财富》(中文版):一个普通人如何进入元宇宙世界?成本有多高?

周炜:因为现在的参与者都是巨头,创业公司也有很多。可以想象,各个巨头创建任何平台的初步阶段,都会让人免费进入,用户越多越好。但是那个世界和真实世界一样,一定是有成本的。

但是我觉得比较有趣的是,像今天Roblox里面有很多创建者可以获得很多收入。有报道说,在Minecraft(一种沙盒式建造游戏)里一个11岁的英国男孩,通过出售他创建的东西,一年可以收入上百万美元。虽然它是个虚拟世界,但它可以让很多人在里面有收益。

换句话说,今天大型游戏的收入可能全归腾讯(这种互联网大厂)对吧?但是未来在元宇宙里,你可以在里面开自己的游乐场,开自己的电影院,和真实世界一样,运营得好的人照样可以获得很多收入。

所以在未来的元宇宙中,有些人是以真实身份进来的,也有人是用完全不同的身份和性格来跟不同的一群人交朋友。会有一些人是进来娱乐的,也有些人是进来做生意的。你在里面一定会看到麦当劳,看到华纳影视创建的商业场景。

《财富》(中文版):元宇宙中的麦当劳,不像《堡垒之夜》这类游戏,也不像虚拟空间的演唱会能够满足感官。虚拟空间的麦当劳并不能满足让肉身存活下去的需求,买了又能怎样呢?

周炜:当然,人是不能脱离肉身的。但买虚拟空间的麦当劳也完全可以是你送给别人的礼物,就像看直播给主播刷大火箭一样。

麦当劳是一定会在元宇宙开店的,因为它不会放过商业宣传场景。到时候也许会卖虚拟汉堡给你,或是在元宇宙促销一个票证给你,存放在数字库房,你可以在真实世界使用。元宇宙一定会有大量真实世界的商业元素进入。

《财富》(中文版):在元宇宙火爆之后,很多商业计划书也会提到相关概念,会不会存在炒作行为?有一种观点认为,元宇宙和已有的TMT、万物互联概念相似,未来还会有更新的词汇出现,而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如今我们所谈论的元宇宙,和之前的种种概念的不同是什么?

周炜:首先我不认为炒作或者泡沫一定是坏事。现在全世界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哪一个不是在行业泡沫里激烈竞争以后留下的?最优秀的公司其实都会经历泡沫期。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完全没有泡沫,就说明没有资金积极进入这个领域,相应的,必然也造成该领域能获得的资源相对少。当然,过多的泡沫会造成过度的恶性竞争,和一地鸡毛的后果,但是我觉得泡沫本身不一定是个贬义词。

要用现在的元宇宙与万物互联对比的话,我觉得在概念最热的时候可能是有点像。好的一点是,我们都清楚它最终一定会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既然会实现,说明它本身就是有价值,而且我认为最终的价值会很大。

目前确实有炒作的信息。就像当年美国铁路大修建的年代,如果不是有钱人个个都想去修铁路,那铁路修得能有那么快吗?当然其中也修了不少(后来)被废弃掉的铁路,它们根本没有商业价值,但是它们奠定了一个基础。

《财富》(中文版):元宇宙发展到最后,如果我们抛开VR眼镜,我们如何进入到元宇宙空间?它的屏障和边界在哪里?

周炜:可能大家把元宇宙想得过于终极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也许在某个时间点,人们需要全套(体感)服装,让你产生更好的体验。但是如果没有的话,无非就是减少一些玩法。比如说北京的环球影城,如果只是出于好奇逛一逛,什么也不玩,碰到熟人打个招呼也可以是一种玩法。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不需要非常复杂的设备来帮助,体会更多维度的东西。

目前看来,也就VR眼镜在某些场景算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今天物理世界里的智能电子设备,还远远跟不上元宇宙。

经过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说,软件要吃掉世界了。到今天,我们感觉到智能硬件设备赶不上软件的发展,很多需要的硬件载体现在不够成熟。包括VR眼镜,也是今年才有了大家比较满意的进步。之前那么多年都是实验性的,我觉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像印第安人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走得太快,要停一停,否则灵魂会跟不上身体。

《财富》(中文版):有人说元宇宙是下一张互联网,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周炜:首先元宇宙本身还是运行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在上面一层,它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态,从这一角度看,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未来可能会有很多元宇宙,就像今天我们有很多大的平台,也有很多垂直领域。而且我想人们也不愿意只体验一种规则,人们可能想体会另外多种规则。每个元宇宙平台,可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规则,甚至是不同的物理定律。

《财富》(中文版):多个元宇宙的想法还是挺开脑洞的,有点像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多个平行世界。既然大家都可以创建元宇宙,有大的也有小的,有包含一切的,也有垂直的,而不是说再去复制一个现在的人类社会对吗?会有另外很多种文明出现吗?

周炜:对,我相信应该是的。《彗星来的那一夜》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物理学讨论,它的英文名字(《Coherence》)其实是量子退相干概念,是现代物理学中特别正统的一个概念,并不是纯粹的幻想。

《财富》(中文版):在电影《雪崩》(同名小说为第一个提出“元宇宙”概念的书)的故事里,现实社会已经不再有国家概念,全部变成私人领地,权力集中,人类社会走向恶化。然后就出现了与真实世界平行的一个元宇宙世界。

是不是人性永远放不下一种执念,每一代人对于现实都有不同的不满,都想要去寻找一个更美的东西?既然元宇宙还是人创建出来的,它体现的可能仍然是欲望、贪婪。我们能够实现在互联网世界里面造出一个和现实世界不一样的,或者更高级的、完美的文明吗?

周炜: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就算在我们今天的物理世界里,也有被塔利班统治的阿富汗和幸福的中国人民,虽然两者紧挨在一起。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每一个小的环境,可能就像一家公司一样,它的文化是创始人这个群体决定的。创建平台最早的这批种子用户,以及它的平台理念,会互相作用,产生一套内部比较认同的价值观,或者叫文明。这些最终聚集在元宇宙后,比较喜欢这种价值观的人,自然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的氛围。

所以千万不要把元宇宙想得太神秘了。它就是现实世界里各种疯狂想象的投影,只是在这里你可以实现更多在现实世界永远实现不了的东西。比如,人类不能飞,但可能在元宇宙就能实现。

《财富》(中文版):如果每个人都能随时转换身份的话,一种终极的状态是,人的欲望都会被满足,那我在现实物理世界的欲望是不是都会自然地减弱了?

周炜:如果脑机接口完美地实现的话,这个是可以做到的。理论上来说,我一直持一个观点:人就是一部高度精密的机器。

我们今天还有很多东西不能理解或者操纵,因为人太复杂了,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机器。实际上,不管是人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爱人的爱,所有这些其实都可以用化学反应产生的激素来解释。

当我们对它了解得非常清楚的时候,马斯克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脑机接口到一定时候完全可以虚拟各种快乐或者不快乐,甚至于刚才提到的吃麦当劳过程中产生的满足感,味觉在某种技术手段下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这个(现在来看)有点科幻,可能更远以后才能实现,但是这是能实现的。只是问题在于,身体并没有真正获得营养,肉身怎么办呢?

《财富》(中文版):电影《盗梦空间》中每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梦里,其实就是大脑接受到了不同的信号,就误以为自己在真实世界里。所以做梦这件事成了在那个世界里,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

周炜:其实大家讨论的另外一个很热闹的话题,就是很多人认为,我们实际上就是生活在一个程序里面,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

因为宇宙里有太多东西是不可解释的。我本身是学物理电子的,物理学研究发现,现在有太多东西是让人很困惑的,包括因果律的反转、量子力学的很多东西。所以经常有人会说,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太像游戏,和游戏里面的程序、处理方式、对能耗的控制都很像。

所以我们并不能肯定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程序里,所以,就算是我们又生活在另外一个程序里,我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就像电影《彗星来的那一夜》,表达的就是一群人,在现实生活中看上去光鲜,但每个人都有不满足的地方。当彗星来了,造成多个平行宇宙重叠,有人发现平行宇宙里的自己,在她最在乎的一件事情上过得比她好。剧中角色选择把那个世界的自己打死,然后扮演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元宇宙对很多人的吸引力在于,如果它真的能让人那么完美地体会生活(虽然这个目标很遥远),很多人会愿意走进去,至少让自己心里缺失的部分得到满足。

很多人可能会说,天天戴着一个脑机,以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是很不健康的。但是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一个人在另外一个体验感完全达到同样水准的虚拟世界中活得很好,他本人觉得更愉快,那为什么不呢?(财富中文网)

作者:杨安琪、王昉、徐晓彤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