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箱子上的舞蹈

箱子上的舞蹈

史颖波 2012-07-13
十年前,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曾接受《财富》(中文版)的专访。十年后,本刊编辑再次来到深圳蛇口,走进中集集团的研发中心,走进麦伯良的办公室,看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升级版本。

麦伯良访谈录

“在我的字典里,永不言败,永不后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问:您是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82年毕业的时候,当时应该有不少单位争着要你们吧?

    答:我知道这里要搞特区,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有两个名额,其中一个是招商局。我们班上有不少人争的,但是后来我争到了。

    从小我就是小孩头,比我大的小孩都愿意跟我玩,比我高一个头的人都怕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也许是我比较有主意吧!我出的主意、做的事情都让他们觉得比较开心吧!有些东西我自己认为可能是天生的。

    那天我坐在招商局人事部门那里等分配,正好中集的总经理听说来了几个大学生,他们要找人报价,想借人去帮帮忙。反正我也没事做就去了。干了一个星期,画图,编说明书,写规范,几十页,英文的。总经理说你愿不愿意留下来,我说好啊。就这么留下来了。我的上司是个英国人,他是我的第一个集装箱老师,我也算第一代集装箱设计师。

    1986年,中集到了破产的边缘,您平生第一次裁员?

    我当时负责生产,我的部门员工最多,上面让我来裁员,那我就做啦。我还是挺聪明的,分了几次裁,但是没用。我才27岁啊!

    当时,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特区,蛇口是特区里面的特区。怎么能让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倒闭呢?那时候,自己觉得自己有能耐的都走了,就剩下我们这帮傻瓜蛋。

    您当时也应该有机会走吧?

    我想都没想过走,真的没想过走。既然领导来找我,让我帮帮忙,帮衬帮衬,我就留下来了。想也没想。1990年开始我就主持工作了。领导认为我很不错,我又很想做,上上下下的人都支持我做。我的意愿很强烈也很清楚。

    那个时候我外派香港, 一个月5,000块港币。回到中集400块钱一个月,差十倍的收入。人家说外派香港多难(申请到)啊,你怎么这个不要跑回来办这么一个小企业?我真没想。你想想,32岁的人,股东那么信任你,员工那么喜欢你,就干呗。我又很有信心。我二十几岁就开始搞这个公司,就是那么一个小破工厂,几百号人,都差不多破产,在上面领导眼里就是个生产班组,给你个小年轻去搞呗。我是瞎猜的。

    知道那段历史的人见到我都说,没想到,中集本来破产了结果被你麦伯良整成这个样子。我自己也没想到把中集做成今天这个样子。说实在话,真的没想到。

    您的国际声誉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自己认为就是交往之中形成的。1991年,我在国际上拿的第一个订单是GM的。我差不多求了他没有十次也有七八次,他们扛不住我这么有诚心的年轻人的恳求,给了我们100个箱的订单试试看。“反正我们对中国产品没有信心”,这点他们表露的很清楚。我自己很珍惜。从设计到采购、到生产组织、质量控制,一路我从头到尾在车间。做出来以后客户很吃惊, “怎么有这样的中国企业呢?”他马上就改变看法了。“这个人真奇怪了,再给你500个。”他就跟他的朋友介绍我,“比韩国的要强、比日本的也不差。”有一天,我就接到了这个英国人的电话:“密斯特麦,你能不能到英国来一趟,我有几个朋友想认识你。”我说好,改天我就去了。起码人家愿意给你机会。我1987年第一次去日本,我有很多日本朋友,他们觉得我这个人值得信任,答应的事从没有做不到的。用他们的话说:“密斯特麦绝对值得信任。”全日本经济界都是这么看我的。

    你不要随便答应,答应了你就要做好,万一做不好也没有关系。第一你要道歉,第二你要负责,起码是这样。跟人交往,最怕的是什么?做错了也不承认,还不想负责,这个社会不是这种人很多吗?我就不是这种人。第一,我答应你的事情我一定做到,肯定全力以赴。第二,万一个别事情没有做好,我会承认,从来不说客观原因,我从来没有跟别人说“哎呀又下雨啦”,没做好就是没做好。第三你说怎么吧,反正我会负责。你不觉得现在社会上很缺这种人嘛?我那个时候就是这样的人,到现在我还是这样的人。

    您对市场的洞察力是怎么来的?

    我很早就出国,去了80多个国家。在过去的25年里,我出国300多次,外面对中国人瞧不起甚至侮辱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国外发达的东西我也见过,见多就识广,知道什么叫真好。每去看一样好东西,我都会思考。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这个国家,再看看我们这个社会,你不是很容易就看到巨大的空间吗?

    这是很多人跟我最大的区别,我看到了巨大的空间,我就会把这个空间和中国的国情、现状结合起来,自己去匹配,分析全球发展、分析中国发展。所以,用心努力是一方面,而分析判断更重要。

    中集采用“相关多元”的战略,原材料都是钢材,是不是风险相对集中呢?

    你可以这么说,我倒不这么认为。钢材、油漆都是我们集团最主要的原料,我们很多钱都花在这两件事上。对这方面的研究,对整个行业的把握,都确保了我在钢铁领域得到的支持是最多的,包括成本、单价、结算条件、产品开发、交付、废料回收,等等。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价格波动大家都波动,我应该比他们预见到的要早,出手行动的时候一定比他们把握得准。我的废料都是钢铁公司回收的。人家好的不好的弄一堆2,500元就卖了,我呢,分类回收,该卖2,500卖2,500,该卖2,800卖2,800。

    您认为中集集团和世界级企业的差距是什么?

    世界第一的内涵,绝对不是营业额这么简单。中集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半路夭折了。按照企业的平均寿命,我们30年已经算长命了,那未来30年还在吗?这才是中集最大的风险。那你怎么才能确保中集未来30年不单单依然存在,而且越做越好,越来越受人尊敬呢?所以我要升级,我要建立一种科学的决策机制,我就是要解决没有麦伯良以后中集还能更健康地发展。

    我也知道中集越走越强的时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为了保护自己、保护中集,所以我一直很低调。如果我做错一件大事,我肯定走不到今天。还有,这么多年我的核心队伍几乎没有人离开我。

    在过去30年当中,您觉得最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没有概念。在我的人生里面,就没有不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困难的时候。我觉得困难很正常。

    您比较佩服的企业家是谁?

    我经常研究GE,我也研究丰田。要说的话,我还是比较尊重这些企业家的,尊重他们一生的坚守。

    您怎么评价您自己?

    我没有话说。我觉得有两条:第一条我很早就很清醒,对自己严于律己。第二条我有一股一般人较少具有的坚持,再难的事情,坚守,永不放弃。永不后退,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这种性格,对我成就一些事情,帮助很大。

    您平时看什么书?

    我什么书都看。政治的、经济的、言情小说,什么都看。

    您平常一天抽多少烟?

    一天一包。我从上山下乡开始抽烟,从8分钱的烟抽到现在12块钱一包的万宝路。习惯了。我是比较专一的人,你看我抽烟就知道了。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