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目前面临不少困难

国家统计局:房地产目前面临不少困难

2023-06-15 15:00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701亿元,同比下降7.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5月份情况看,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但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开发建设仍比较低迷,房地产市场还在缓慢恢复,但房地产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 | 相关阅读(中房网)
47
汪杰

汪杰

创业公司从业者,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自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国内房价开启稳中有跌模式以来,已经超过两年,也大大超越前两次调整时间周期长度、深度和广度,而且房地产市场基本面和各方情绪也跌至历史冰点,本轮调整已然成为自1998年商品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市场最大衰退和市场最严重收缩。而事实上,我国房地产市场其实早就于2018年底或2019年初左右见顶,无论从房地产投资增速、房地产销售收入与面积还是从全国大中城市平均住房单价来看,从2019年初到目前三年多时间里,以上三个指标基本呈现明显下滑趋势,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有关金融政策试平抑房地产市场波动,加上部分城市出台不少救市政策,试图像前两次那样力挽狂澜,但是无论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在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方面关于银行信贷、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举措还是地方政府在具体购买交易层面出台的放宽落户政策、二手房带押过户、购房补贴等刺激新政,事实已经证明其收效甚微,治标不治本,丝毫没有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一般来说,传统楼市调整源于需求不足,而我国本轮房地产调整始于供给,结果是房地产投资、新开工与销售面积快速下滑,而房价相对比较平稳,除去极个别四五线城市县城房价出现明显大幅回调外,其余大中城市价格并没有出现意料之中的回落。乍看这似乎与传统经济学市场理论出现明显背离,但是细细分析却又发现我国房地产是确实有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基因。

首先,从过去二十多年历史经验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虽然因为各种因素中间出现若干小周期性调整,但是总体上全国房价确实一路上行的,从1998年1750元/平米左右一路飙升,直至2020年迈过10000元/平米大关,在民众的传统意识里,房价只涨不跌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投资楼市未来收益远远大于投入股票市场、投资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方式,加上周围炒房客“买房造富”的榜样作用影响,因此,在很多时候,不仅大多数人认为投资楼市是稳赚不赔的生意,而且在房价稍有回落之际往往都很多投资客甚至刚需入市抄底,这样看来,房价确实不存在全面下跌的基础,毕竟需求真真切切摆在那里。

其次,过去二十多年,特别是过去十年里,房地产市场毫无疑问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不仅影响和带动建材、家电、建筑、园林等诸多行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土地出让金是全国各地政府的“钱袋子”,是地方财政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更是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再者,商品房预售制度带来房地产市场融资大幅提升,房企竞相无节制加杠杆比拼的后果是带来房企和银行、信托、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深度捆绑融合,形成巨大利益共同体,加上市场已经天然形成“买涨不买跌”购买心理,在上述各方的深度关切和极力影响之下,房价下跌只能存在局部地区、少量楼盘和短暂时段,一旦房价有下跌趋势,必然有各方面进行强力干涉和深度刺激,因此,房价明显下跌在大多数人眼里似乎是一个伪命题。

最后,历经过去两次自上而下的救市行动,不仅让诸多专家学者笃定针对本轮危机中央政府一定会出手重磅政策扭转乾坤,而且让房企、金融机构和潜在购房人坚信房地产行业下行只是行业周期性调整叠加过去三年疫情冲击的结果,一旦监管层出台有力政策,加上疫情逐步减弱,经济企稳回暖,楼市很快会企稳甚至阶段性回暖,乃至重新迈向新的历史高峰。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形势,加上疫情封闭带来后遗症,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外贸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驱动力不足,或许重启房地产和大基建等固定资产投资也许是解决目前困境的良策之一,这大概也是国内房价不能大规模下跌的逻辑和理由,毕竟一旦房价真正开启下跌模式,政府再要通过刺激房地产市场稳定经济基本盘可就难了。

过去几年的救市举措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根本原因在哪里,或者说楼市症结究竟何在?有没有破冰的办法呢?

显而易见,目前破解房地产困局的唯一办法就是降价。降价的逻辑不仅仅在于打破市场固有的“只涨不跌”的惯性思维模式,让房地产市场回归商品的基本属性,尊重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让商品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核心本源,真正贯彻“房住不炒”的中央有关精神,而且要“降价去库存”的本质精髓落到实处,通过降价满足普通居民的刚性需求,抑制投资客的投机需求,保证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最后,降价促使供给端的有序出清,更要从根本上对整个行业产业链过去极端投机放杠杆行为进行颠覆性变革,要通过降价去杠杆,完成行业从纯粹资本密集型单一发展模式向科技、人才、资本等复合型协同模式发展,纠正过去房地产畸形发展路线,引导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智能科技、高效有序的健康路线发展,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适应未来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长期来看,目前我国处于在大金融周期下半场,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阶段已成明日黄花。本轮房地产调整既反映过去中央层面审慎监管的效果,也是疫情冲击以及经济内生运行的结果。虽然房地产依然是目前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影响的不仅是地方的财政收入,产业的链条关系,更对在上下游产业链产生直接影响,房价下行势必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如果房价的下跌能够换来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减少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惯性依赖以及加速产业链的迭代升级,这样调整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房价关乎我国千家万户普通百姓,几乎是我国所有居民家庭资产最重要组成部分,房价下跌对于已经购房的居民来说,若从自住角度出发,影响并不算太大,但对于投资的角度,确实实实在在的影响,对于打算购买的居民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天大利好。因此,降价对于满足购房刚需抑制投资投机是一个很好的杀手锏,不仅真正让“房住不炒”政策落到实处,更让“居者有其屋”这样千百年来朴素的家庭观念深入人心,既能极大扭转过去依靠投机楼市不劳而获的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又弘扬百姓坚持勤劳致富、安居乐业等社会正能量,同时极大提升百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对于党和国家政策的拥护,必然也会赢得党和国家层面的支持。

降价既是房地产行业目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选择,也是市场经济中尊重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更是举国上下,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51
谭浩俊

谭浩俊

财经评论员

国家统计局6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46个和1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6个和21个。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持平。

看到这样的数据,很多人心里又要不淡定了,特别是迫切希望房地产市场能够继续升温、甚至火爆的地方,面对楼市仅仅“热”了一个季度,又从4月开始出现动力减弱现象,5月延续下行态势,内心的那份着急,一定是表现得非常强烈。

确实,在实体经济恢复难度较大,制造业普遍面临市场需求不足、消费不旺的大背景下,迫切希望房地产能够起到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是,仅仅“热”了一个季度又回到了此前的低迷状态,刚刚升起的一点希望又破灭了,怎不感到内心紧张、甚至恐惧呢?经济增长不能有序恢复,就业就会面临很大压力。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16-24岁的年轻人当中,约有600万还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毕业季来临,又增加1070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之大,不能不对经济增长寄予很大希望。

实事求是地讲,地方政府盼望经济有序恢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济增长的落脚点,显然不能只放在房地产上,不能总寄希望于房地产能够给地方经济增长带来强大动力。且不说房地产最火爆、最兴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将来都不可能再出现过去十多年那样的火爆场景。单就广大居民的生活来看,也不能再把发展经济的重心聚焦于房地产业,不能再利用政策鼓励和房价上涨来“逼”广大居民购房。甚至可以这样说,今天多“逼”居民购买一套房,就是给未来消费多添十分阻力,会严重影响消费市场的整体恢复。

虽然说住房消费也是一种消费,甚至在短期内产生的消费效应很大。但是,它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广大居民有足够的住房消费能力,而不是建立在负债基础上。建立在负债基础上的住房消费,就是典型的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不仅是居民,企业也是如此,依靠负债扩张的企业,有多少是活得舒畅和顺利的。只有那些依据自身实际,适度负债经营,重点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企业,才是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

对广大居民来说,消费不只是住房一个方面,比住房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的消费。也只有各方面的消费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才能充分显示,广大居民的消费动力才能持续激发。为了一时的利益需要,诱导或逼迫广大居民负债购房,最终的结果,都是牺牲未来的消费利益,牺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眼前都过不下去了,哪还有功夫考虑未来。问题就在这里,每个地方、每名官员都抱着这样的想法、这样的思路,才会如此在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而不重视实体经济的兴旺。房地产变现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政绩拉动作用。而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则不同,需要用时间换空间、用专注力换生产力,对于很多官员来说,就等不及了,也不想等了。所以,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房地产来给自己的工作增加砝码,让自己能够用经济增长换得地位上升。如此,谁还会重视实体经济呢?而广大居民又如何能够更加舒畅、安心地生活呢?

给广大居民一个喘息的机会,不要让他们生活得太累。尤其在人口老龄化的状态下,让年轻人能够不因为生活压力而恐婚恐育。恰恰是,一旦年轻人购买了住房,步入到“房奴”行列,让他们再去结婚生育、尤其是生育,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非常可怕的行为。

所以,对房地产,还是以平常心对待,不要用诸如救市等方面的行为和语言,来刺激广大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心了。对年轻人来说,内心已经够紧张、够不容易的了,再用买房来刺激他们,那真的是让他们的心要滴血啊。让年轻人以平和的心态工作和生活,让他们做出自由选择,或许,购房会成为一部分年轻人的自觉行为,即便负债,也就不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和精神,否则,就太过残忍了。

46
Monkey K

Monkey K

不唯上,只唯真

需求决定供给。从国家统计局数字看,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64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而相应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6%。简单的数字比较可见,因为地产销售不畅,直接导致开工不足。而开工不足自然反映到地产投资不足,都是连锁反应。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国家和地方关于房地产供需两端的政策出台最多,而且力度大,形式多。尤其在“保交楼”,保房购方面支持马力十足。银行在贷款政策上不仅降低利率,而且也较宽松。对房地产市场的长亮绿灯,就是要促复苏,保支柱。

从前5个月形式看,地产有复苏迹象,但还呈疲态。如同一个人病愈后还要有一个恢复期。随着各项经济业态的复苏,人们不担心收入问题,买房信心增强了,地产业自然就会好起来。

31
周康林

周康林

科技创新、宏观经济、资本市场

从房住不炒,到提升居民居住质量,仍然要意识到,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经济支柱性行业,要适时推出一定力度的政策,提振经济。文章很有启发性!

23
张学峰

张学峰

一位不断探索的经济人

房地产新开发的量仍然有一个较好幅度的增长。房地产价格将会继续上涨,未来数年内,城镇化的进程很难衰减,大城市将规模更大,人口更集中,但是大城市的规划与城建也将更加科学合理,城市能够容纳更多就业人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紧迫感将会缓解,管理机构已经找到了缓解问题的出路。收入将进一步提高。

27
董非

董非

中经环球智库创始人、新闻学硕导

中国疯狂十余年高歌猛进的房地产业,饮鸩止渴的土地财政闹剧均已落幕。虚脱不堪的地方政府,也早气血不足。如今,无论如何刺激僵尸般的楼市,均无法激活!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