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斯人”版教材找到了!

“斯人”版教材找到了!

2022-10-29 14:00
这两天,关于“斯人”还是“是人”,网友们已经吵翻了天。话题#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10月27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当天阅读量直逼四亿?此次争论源自日前一位网友发布的文章《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但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 相关阅读(红星新闻)
54
闲适

闲适

在学习中分享自已的点点滴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10月27日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当天阅读量直逼四亿。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摘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很显然,《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而不是斯人也。
其实,“斯”和“是”这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两个字的用法和意思本来就非常接近,因此也容易发生混用。10月26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天目新闻记者多方调查后发现,至少在北京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的版本。
在古汉语中,“是”作为代词偶尔用之,例如,“实事求是”,这里的“是”,是指客观规律等;学者不能据此认为古汉语中的“是”就是“这”。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一种状态,或者作为副词使用,例如,“是的”。“斯”常作为代词使用,是指“那”,多数现代人将“斯”解释为“这”;“这”与“那”有严格的区分,在语法中,“这”为第一人称,包括自己在内,“那”为第三人称,或者第二人称,不包括自己。是人还是斯人的争议能让大家更关心《孟子》的文本,从而愈发走近中国传统文化,这才是争论的价值所在。

44
成宝拉

成宝拉

虽然在我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而且浪费时间,不过,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我周围几乎每个媒体群都在因为这个问题吵架,而且吵了已经好几天。如果要咬文嚼字,从意思上看的话,“斯”和“是”这两个字本来意思就差不多。大家吵来吵去,无非争的就是自己没有记错,自己的记忆没有偏差。实际上,斯人和是人都出现过在我们的语文课本和各类阅读材料中,大家小时候阅读不同的材料,难免有先入为主的感觉。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