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2022-07-12 21:50
北京时间7月12日,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4.7万亿元,和上一年的榜单相比,今年上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大提升。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28亿元,相比去年近174亿元的门槛提升31%。去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今年榜上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达62万亿元,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 | 相关阅读(财富中文网)
52
曌

上善若水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内外双循环”发展模式和“专精特新”企业已逐步深入治国理政的范畴内。随着疫情常态化和西方多边制裁态势影响,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练好内功”、“国产替代”、“卡脖子”、“卡位竞争”、“隐形冠军”发展具有自主安全可控高壁垒的高端产业才是未来,中国500强需要的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需要的是质的飞跃。要依托中国人口消费升级红利和众多新技术应用场景逐步提升自身实力。最近由于疫情和国家战略方向的调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政府招商引资对国外项目基本不感兴趣,发改委窗口专项指导产业过剩,实业(工业)成为了当今市场经济主角,互联网、房地产行业显现了“潮水退去裸泳”的黑太鹅效应。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由世界工厂到全球超级工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上下求索矣!

44
刘永海

刘永海

等待助阵,莫若自己上阵。

中国500强更强了。从数据中可以直观感受到,营收和入围门槛都有了大幅提高。行业的头部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加,国企传统行业地位进一步牢固,可喜可贺。
去年是中国疫情的红利年,借助境内疫情的良好控制结果,各行业把握住了发展契机,强者实现了更大的飞跃。
今年经常跟姑娘光顾的一家小小烤肉店不再营业了;一家有特色的拉面店也关门大吉;众多外资企业撤离,重新来过的疫情让我们又在静态生存中疲于奔命。
企业生态的发展固然有其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但不同层面的参与主体都能和谐生存发展的经济才更有韧性和活力,红花不能少了绿叶。无论多少强,都不应该是撑门面涂脂抹粉的工具,而应该是健康发展的有机组成。
良好的趋势未能得以延续,明年的中国500强还能更强吗!

51
Edison Wu

Edison Wu

资深投资人|人力资源实战派专家

每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也仿佛就是达尔文进化论在商业社会中的真实写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书中提出的生命进化规律,我想也是很多企业在数字化智能时代的当下,面临的挑战,如何更好的与时俱进的进化?如何更好的持续增长?

凭借对近千家企业的长期服务与研究,从CEO视角看组织变革,我们的观点,给CEO们的建议有以下三个方面:1、 企业持续成功是小概率的事件;2、 在高峰时得寻找企业发展第二S曲线;3、 组织能力与活力是企业持续成功的关键:打造一个创新、敏捷、高效、数字化的公司,对抗熵增,持续保持组织活力。

57
杨波

杨波

资深财经媒体人,专注中概股研究

互联网公司有喜有忧,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长期观察者,每年的榜单公布,互联网公司的排位都是我重点观察的对象,尤其是2021年恰逢互联网反垄断,这个榜单也就更具看点了。

喜的是,京东首次进入营收前十名,年营收规模超过了宇宙行工商银行,腾讯排名盈利前五名,盈利超过了绝大多数央企,这都说明互联网公司已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数字基础设施,这是毋庸置疑的。

忧的是,亏损榜前两名也被快手和滴滴囊括,如果算上转型电商模式失败的苏宁,亏损榜前三名都跟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商业模式有关,而且巧合的是,快手和滴滴的跌幅在中概股中也处于领先地位,这说明那种烧钱换市场的互联网模式,简单粗暴的互联网转型,都已经不符合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急需自我革新。

可喜的是,今年三月和五月中国高层对互联网公司的两次定调,已经明确了互联网在中国经济的重要引领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政策信号,包括美团、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公司股价,5月以来也出现了一波很强的反弹,但要回到2021年初的高位,显然还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展望回来,中国经济的复苏和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公司能否成功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会相当漫长和痛苦,个人判断,这个时间可能长达两到三年,也就是2025年或许才能看到效果,这也会体现在未来几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上,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从高峰到低谷再重新登上高峰的一个缩影。

50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

政府引导基金人士,主投物流消费

中国的上市企业500强中,有很多值得关注点,但是最引人关注的有两点,一是科技型企业少,前20家中只有京东和阿里巴巴,几乎清一色是特许经营权行业,两桶油、金融机构。二是上榜民营企业少,有竞争力的成规模的民营企业少,市场难言活力。

科技型企业规模和质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个成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诞生需要以下几个条件:一是需要能培养优秀人才的学校,例如美国的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MIT这种顶级名校,当然中国也有清北复交,但是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家需要有能颠覆前人的胆魄,需要学校能培养挑战权威的学生,相比之下,中国的学校优点是能培养非常优质的工程师;二是好的鼓励创业的一系列环境,比如我有一个好的idea怎么能迅速整合资源帮助其孵化成功,这需要看得远的风投机构、优质的人才供应、鼓励创新的政策、成熟的法律体系。在优质人才供应、鼓励创新的政策方面中国不输美国,看的远的风投机构也在快速跟上,但是成熟的法律体系处于劣势,比如专利保护、比如实质的反垄断以避免BATJ压制创新,这个会极大的抑制创新。三是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一个公司做大需要各种优质资源整合,尤其是优质人力资源整合,那么是否有成熟的公司治理模式,能够最大化的让人能够各司其职。这点中国企业完败,中国企业内部争斗、团队之间倾轧太多,搞定人占了80%精力,反观国外搞定事情占80%精力,中国很多企业失败本质是公司内部运营没有成熟的公司治理体系,工作无边界感,权责利不清晰。而美国公司来说,CEO该干嘛,CTO该干嘛,中层领导该干嘛都是非常清晰的,争论也更多是就事论事。所以中国企业很难迅速把优秀的人捏合成一个整体,全靠一把手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毫无团队一说。四是市场是否是最终的裁判。政府需要能清晰自己边界,即使发布政策,也需要充分和市场主体进行引导和沟通,充分论证,而不是亲自下场当裁判,决定企业生死。谁能提前获取政府信息,谁就能胜出,这种思维非常不利于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点,我国在退步,比如毫无征兆的砍掉教培行业,政府要严格管控住自己的边界,不要出台运动式的政策,让企业来不及反应。

民营企业少,能够大体反映出“国进民退”的事实,把优质资源集中到国企的初衷是为了减少内部竞争,以更好地同国际同行进行竞争,这种初衷是对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变成了歧视民企,政府占据了很多业务资源,但是对于和民营企业合作有很重的顾虑,觉得会不会解释不清。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民企纷纷拿国企当二股东来背书,以打消疑虑。民营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在不关系国计民生或者非重要战略性行业,应该让民营企业和国企同等竞争,同时规范招投标,打击利益输送,让能够提供优质性价比企业能够胜出,才能优化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浪费。

最后,这些年见证了中国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见证了中国500强企业门槛的日渐提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民营企业登上榜单。

51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一是大而不强的顽疾令人担忧。可喜之处在于,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个别公司规模之大、韧性之强、前景之打动人心,的确令人赏心悦目、扬眉吐气,如,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去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今年榜上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达62万亿元,超过了中国当年GDP的一半。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若想在下一年度稳住排行榜,还需艰苦努力,个别公司维持现状比登天还难,特别是,世界、中国通胀形势使多数公司的外部雪上加霜。毋庸置疑的是,多数公司“大而不强、强而不优”的痼疾难以不治自医。

二是面对全球经济有可能步入衰退的形势,中国500强企业尤其要带头做好、做足压力测试,未来之路的艰难程度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可以预计,今年一共有49家去年的500强企业被挤出来排行榜,明年,这个数字可能翻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52
姚博海

姚博海

动点科技中文主编

财富的榜单可以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细微变化。曾经发展迅速的互联网公司开始逐渐没落,新能源、数字经济、新兴制造业开始崛起。这些其实都从侧面反映出在当前背景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变革期。具体表现为几个特点:1、房地产、传统零售业等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开始下滑;2、互联网行业开始进入“阵痛期”,需要寻找到新的增长点;3、制造业是当下国之根本,新能源汽车、芯片、半导体等产业开始逐渐在资本市场展露头角,这也很可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4、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具有高精尖专利技术,同时具有生产制造和市场能力的新兴制造业公司崛起,它们将担负起中国经济未来腾飞的重任

52
李锦

李锦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企改革学者

7月12日,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上市公司一般在四月份公布上一年的业绩,尽管今年的《财富》500强要到8月3日才公布,但是从大的框架,可以看出去年、今年的企业发展情况。

从榜单情况看,疫情的影响还是决定性的。一方面是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一方面是产业链上下游影响;一方面是疫情影响缓解后,全球经济加速恢复。有一些值得关注的看点。

看点1:五百强的经济地位重

中国去年的产值是110万亿,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就达62万亿,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总和超过中国当年GDP的一半。企业强则国家强,这是中国实力的标志。上榜企业增长16%,高于全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证明大企业的发展形势是乐观的。

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28亿元,相比去年近174亿元的门槛提升31%。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

看点2:国企民企共同向前发展

今年榜单前三的格局并未改变,榜单头部公司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中国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国有企业第一位。两家民营上市企业京东和阿里巴巴的排名均有提升,其中京东升至第7位,首次进入榜单前十。阿里巴巴则名列第11位。证明民营企业和国企共进。当然,大批死亡的企业很多是小微民营企业,从榜单上看不出来,大企业日子好过,中小企业日子难过。

看点3:新冠疫情带来的直接变化

因疫苗接种带来营收增长,科兴生物凭借1250亿元的营收,首次上榜并位居第109位。在所有上榜公司中,位居净资产收益率(ROE)榜榜首的是科兴生物,疫苗接种为该公司短期带来巨大营收和利润,该公司ROE接近92%。另外两家疫苗相关公司,重庆智飞生物(ROE为58%)和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ROE为48%)也出现在榜单前十之中。

看点4:疫情带来的上下游变化

国企、央企,尤其是能源、资源型企业,包括煤炭产业价格的提升。供需失衡下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化工、石油、天然气、石化等周期性行业上榜公司2021年迎来收入同比高增。在大宗涨价的背景下,金属行业共有60家公司入榜,为今年入榜公司最多的行业。因为国企和央企很多集中在能源资源的上游,而不是产品的下游,受疫情的影响相对少些。

能耗双控等推动大宗商品供需格局改变,大宗商品涨价导致中下游制造、消费等企业成本压力加大,35个行业中17个行业净利率同比下降,带动榜单净利率水平同比小幅下滑。

看点5:2021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

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旅游、酒店、港口、纺织服装等行业上榜公司,在低基数+疫后复苏之下迎来2021年收入同比高增。中国远洋海运的盈利与国际油价、运价的上涨有关系,海运的幅度在明显上升。在疫后复苏及稳增长政策催化下,2021年基建、建筑维持500强榜单中企业总收入体量最大行业地位,收入达7.3万亿元,同比增长15%。

看点6:房地产业萎缩

由于严格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这两年进入下行周期,房地产行业以及相关的工程机械、建材等行业上榜公司的数量减少,收入增速趋缓。

去年ROE榜最高的10家公司中房地产企业占了5家,今年没有一家房地产公司出现在ROE榜前40名中;部分原因是多家大型地产公司因为自身原因推迟年报发布,而没有登上今年的榜单。

看点7:数字经济建设继续发力

作为数字经济新型基础建设的电子和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行业上榜公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24%,通讯和通讯设备行业上榜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0%,数字经济建设持续发力,行业整体维持稳健增长。

看点8:不是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过得好

几家互联网企业出局,而且亏损的企业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快手,第二位是滴滴,第三位是京东。互联网企业的亏损面增加了,值得研究。

看点9: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新进《财富》中国500强和重新进入的占10%,退出的也占10%,幅度是不小的。从500强的规律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总体而言。2022年,一是疫情反扑,二是俄乌战争的爆发,增加许多新的因素,整体经济形势呈下降势头。但是2021年同样是在疫情严重的情况,特别是美国制裁加重,从《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来看,还是给人以信心,有吃了定心丸的感觉。

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形势发展是在可以预料的范围前进。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大可不必惊慌,稳坐钓鱼台,不怕浪来颠,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企业。

47
江瀚视野

江瀚视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金融学硕导

从今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趋势,500家大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优势企业的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

能够进入这个榜单的企业,都是各个产业赛道前几名的公司,在各自领域的地位有目共睹。

其次,今年的新晋上榜公司,都是当前中国重点发展的产业,新上榜公司代表着经济新趋势,比如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都是当前的时代重点。

传统优势企业稳定基石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们可以看到《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里靠前的的重点企业,都是民众非常熟悉的企业,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地位明显。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大型制造企业,都是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石。

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非常认同榜单的评选标准,有盈利企业,也有亏损企业,榜单并不避讳企业盈亏,而是以营收这一重要指标衡量大公司。对于上榜的亏损企业来说,只要能够不断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到对标标的,居安思危,将来会有更好的市场表现。

48
张鹏

张鹏

财富管理资深人士,清华大学MBA

能上《财富》中国500强榜单的上市公司基本是清一色的大盘股,许多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可能就默默无闻了。

客观而言,中国市场仍然是一个结构性套利的市场。考虑到中国资产表现与宏观和市场波动的高度相关性,无论是对于普通投资者还是专业投资者,实际上都承受不了太大的波动,价值和成长风格均衡才是长期制胜之道,刻意强调价值或者成长都无法真正持续获取超额回报。

相对而言,风格的收敛是普通投资者更需要做的事,大盘成长的中高成长、中小成长的高成长风格只适合专业投资者,普通投资者不适宜为此冒太大风险。《财富》中国500强透露给普通投资者最重要的信息是,大盘股值得好好研究,同时注意一下风格的均衡。大盘价值、大盘成长都少量参与一下才能稳坐钓鱼台,其他的小鱼小虾可以不用看。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