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五矿信托23亿产品踩雷,招商银行被指代销违规

五矿信托23亿产品踩雷,招商银行被指代销违规

2022-06-22 14:00
招商银行高管变动刚尘埃落定,此时又陷入代销信托产品风波。该行6月15日公告,已收到银保监会批复,王良担任行长任职资格已获核准。三天后,招商银行代销五矿信托鼎兴1号至15号产品全部到期,均无法完成兑付,总规模超23亿元。多名投资人已收到该系列信托计划申请展期18个月的通知。多名投资人称,招商银行在代销五矿信托鼎兴系列产品中存在多处违规,包括故意隐瞒信托产品信息、故意隐瞒投资风险、风控把控不严等问题,已向银保监会举报。 | 相关阅读(时代周报)
60
付伟

付伟

资深财富管理从业者

一个时代的结束,必然要以极致的高潮作为最后的终章。非标最后的大幕缓缓拉起,也只有零售之王配的上这完结的脚注。

有人说刚性兑付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信托公司主动刚兑,第二个层次是大银行逼着信托公司刚兑。这也变成了许多私人银行向高净值客户兜售非标产品最大的卖点,“我们合作的信托公司都签了流动性支持函!”“我们银行选择的非标更安全!”反过来说,只有把第二层刚兑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的迷局才算是彻底揭开。

在过去2年的时间里,伴随着地产行业的不断暴雷,风险事件频出,和零售之王有关的非标有的在展期、有的被信托公司花式兑付,从前期的“积极作为”到现在的“躺倒摆烂”,反应出来的其实是信托公司“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尴尬现实。背着信用赚来的钱,在经济转型下,都被吐了出来,这对于境内的金融行业而言,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有人说非标转标是为了应对国家大的经济结构转型,但非标转标何尝不是救了当下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和信托,与其饮鸩止渴,不如踏实挖井,扔掉那些靠信用背书挣来的快钱固然难受,但从长期看,却是这些金融机构再度上来走上正轨的一个必需。放弃挣快钱、放弃挣容易的钱,打好基本功,才是金融机构长期稳健运行,做成百年老店的根本。

零售之王的小弟们纷纷散去,留下的只是非标信托最后的残局,也许一部分投资者会面临本金的损失,但我想说,这可能就是变革的必然吧。就像戊戌变法后,有人远遁海外,也有人留在北京,试着以血淋淋的现实去激发国人变革的勇气,“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非标这场大幕的落下,让投资者意识到不存在真正的“高收益低风险”,难道不也是如此么?

有些投资者试着从信托合同等方面去找出银行或信托违约的马脚,进而积极维权,我以为这都是好事。但从长期来看,作为一种健忘的生物,人类只会在感受痛苦后才能有积极的反馈,非标转标这场变革,行至中局,阻力却依然很大,必须要通过血淋淋的方式来加深局中人的认知,才能真正走完金融变革这招大棋,从而为更长期的经济转型做好布局。

51
醉梦长安渡星河

醉梦长安渡星河

搞仕途的

这又是一起信托产品到期不能兑付引发的问题。资管新规取消信托产品刚兑的政策之后,信托不能到期兑付的情况屡屡发生,做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干的多,出问题也多。

在过去,信托产品保兑付,信托产品出了问题,责任都是由信托公司来承担了,投资者到期该拿钱拿钱。如今信托产品不再刚兑,一些信托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没有人兜底,只好延期。可是投资者不认账,不能质疑取消刚兑,但可以从产品和销售的合规方面找问题。如果这两方面经得起检查,那还好,如果存在毛病,那就要做出解释,给投资者一个交待。

目前存疑之处是发售方是否存在关联交易,代售方招商银行是否知情隐瞒,是否存在销售误导等。最后的结果可能相关机构介入会给出结果。但就投资者质疑方面来说,无论是信托方,还是销售方招商银行都该好好检讨自己,责任追究、堵塞漏洞。只有合规经营,才能健康发展。同时提醒投资者,慎之又慎。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