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工信部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

工信部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

2022-05-10 09:30
工信部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文件指出,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结合本地实际向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房屋租金、水电费、担保费、防疫支出等补助并给予贷款贴息、社保补贴等。 | 相关阅读(工信部)
48
张奥平

张奥平

经济学家、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

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4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8.0%;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1%。

PPI短期波动,长期将逐步回落。首先,PPI同比数据的逐步回落,主要是因4月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疫措施升级,需求端总体偏弱,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影响,黑色等国内定价品种价格持续回落。但因俄乌冲突延续不断,全球供应链紧张,以及国际能源供需矛盾加剧,原油、有色等国际定价商品价格短期依旧维持高位波动。

其次,从PPI环比数据来看,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等国内定价品种价格虽有所上涨,但涨幅不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8%。在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原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但在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下,国内相关行业价格涨幅回落。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3.5%,涨幅回落4.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0.4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1.2%,涨幅回落12.9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涨幅回落1.9个百分点。

从长期来看,国际地缘紧张局势将逐步缓解,其影响也将逐步弱化,全球供应链将实现修复。同时,伴随着美国等发达经济体进入“紧货币”周期,全球需求逐步减弱。上游输入型通胀所带来的供给冲击将得到缓解,PPI数据有望实现逐步回落。

CPI短期同样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长期将温和上涨。4月因为局部地区疫情恐慌之下,终端居民消费依旧有囤货需求,但因交通物流不畅,约束食品供给,以及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环比与同比均实现上涨。

首先,从CPI同比数据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3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个百分点,为短期主要拖累项,但拖累正逐步减弱(从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生猪出栏量等指标来看,新一轮“猪周期”拐点已经出现)。此外,受能源价格上涨带动,非食品价格上涨2.2%,涨幅与上月相同,影响CPI上涨约1.7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分别上涨29.0%、31.7%和26.9%。

其次,从CPI环比数据来看,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9%,影响CPI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食品中,因囤货需求,薯类、鸡蛋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8.8%、7.1%和5.2%。随着生猪产能逐步调整,新一轮“猪周期”开启,猪肉价格由上月下降9.3%转为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非食品中,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8%和3.0%。

长期来看,伴随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上游原材料涨价效应的传导,CPI数据将实现逐步上涨,但上涨动能会相对温和。

从通胀数据整体来看,经济发展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尤其受此轮疫情及防疫措施升级的影响,内需中有效投资与消费恢复进程受阻。结合经济先行指标,4月PMI数据来看,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困境依旧是当前经济实现稳增长的关键痛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关键依旧是保市场主体。

2022年4月,代表上游通胀的PPI持续回落,代表下游通胀的CPI温和上涨,为宏观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提供了有利条件。CPI虽同比上涨达2.1%,但相比2%—5%的温和通胀区间上限有较大的空间,短期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可见,在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复苏动能尚显不足,中小微企业发展信心持续转弱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下一阶段的首要目标应是促进经济增长,守住市场主体“信心塌方”的底线。同时,需抓住关键时间窗口期,抓紧谋划落实更多增量政策工具,为内需发力“保驾护航”。

34
刘水生

刘水生

零售业变革观察者

作为一个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连续创业者,我觉得要真正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至少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业项目来源多样化:
身边大部分创业者起步的几种类型,一种是加盟某个品牌,一种是依托关系资源比如从老东家那里离职做同业业务,一种是做渠道或者品牌商的供应商配套,几乎都是参与存量博弈,颠覆式创新极少。所以,类似国外主流的大学生休学创业项目,技术流人才创新项目,比例太少,这个结构性问题非常值得突破。

2,天使投资生态建设:
一个活跃的天使投资生态,对创业是至关重要的,项目创意到正式起航即所谓的从0到1,如果能够有多个导师的帮助,将极为有效地提高成功率。目前国内高校商学院,基本上都是针对规模化的企业,一些野生的私董会类型,大部分都变成了成功学培训。我以为,一个专业的天使投资人,最多服务3-5个创业者,千万级的创业者,应该配备百万级的创业导师。

3,容错文化与配套机制的建立:媒体应该大力宣扬创业对人一生的有利影响,应该对创业失败予以尊重。有一个研究表明,在硅谷,失败三次以上的创业者,融资成功率比首次创业者高2-3倍。把“中小微企业”这个词语掰开来看,里面有高比例的连续创业者。

4,最后,个人破产法、劳动法等也对企业主、创业者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如果能够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出台相关对创业者与企业主利好的法规,确实考验顶层设计智慧。

并不是有些人天生适合打工,另外一些人天生适合创业。近3亿的农民工就没有适合创业的吗?当然不是。做企业主与创业是一件专业的事情,只有真正激发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参与创业,才会有真正的源头活水。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我们会更能理解“创造就业,就是最大的慈善之一”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50
小于施主

小于施主

如何激活中小微企业活力?至少要从两个层面考虑,一是对存量企业,二是对增量企业。对存量企业,尽量要保。

今年要继续实施“六稳”“六保”的政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保市场主体,包括保中小微企业。保市场主体,显然指的是存量。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宏观不确定性的环境下,让中小微企业尽量减少倒闭。这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作用,也要避免因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叠加,导致比较脆弱的中小微企业大量倒闭。

4
小锃

小锃

创业思考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