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名人故居动辄上亿,背后有一套特殊的房产逻辑

名人故居动辄上亿,背后有一套特殊的房产逻辑

2021-08-23 18:30
在以北京、上海等为代表的城市里,那些名人曾居住过的经典老建筑,或被认定为历史文物,供大众参观游览,或被私人持有,辗转流传。近年来,这些名人故居在市面的交易大多价值不菲,动辄数千万上亿元。房子本身所处的地段位置、保留情况、是否是优秀历史建筑、是否有名人居住过、文化价值几何等因素都会左右房子的价值。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0
东晴西雨

东晴西雨

说到名人故居,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某某故居博物馆”……而现在只要有钱,你还能跨时代和名人一起“同食共寝住一起”……不过,名人故居真的能被私人拍卖吗?拍卖到私人手里会不会对故居有所破坏?

名人故居是一种历史建筑,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正如这次拍卖的贝聿铭故居属于私人产权,都没有列入保护文物。那么,属于私人产权的名人故居到底应该怎样保护?在我看来这种被拍卖的故居,相当于“文物认养”,通过购买来合理保护,希望新业主可以善待贝老的故居。

这几年,一些名人故居沦落成大杂院,冷清颓废的情景让人扼腕叹息。我的理解,历史建筑是国家资源,就像文物一样,不是一般住房,是否应该列入保护文物,应当尽早着手。倘若放任建筑产权人自由出让,见钱就卖,必然产生一系列的保护难题。

25
Chloe Zhao

Chloe Zhao

名人故居动辄售价上千万及上亿,除去地段优越,不乏名人效应带来的溢价之嫌。不过,“与清风明月为伴,与文人雅士为伍”,买家能触及名人的气息,买卖内容合法,就没有什么可引发非议的地方。
 
不过,除去价格层面,名人故居应该对社会起到更多的示范作用,故居老宅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不应因出售而灭失。这就涉及到买家买下后如何对待故居的问题。买家往往不一定具有文物保护情怀,作为社会资本,更可能以商业利益出发考虑,这就需要主管部门的后续介入。
 
此外,除去商品化、“购买式保护”,保护名人故居是否还有其它途径?是否可以在不流向市场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合理的价值商业转化,筹集修缮开支?对于私人产权的历史建筑如何买卖交易及保护,相关法律应当尽早出台。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