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硅谷创业之父:创业者失败有12大原因

硅谷创业之父:创业者失败有12大原因

2021-07-19 21:00
如果能够总结别人的失败并且先尽量避免那些失败的话,成功的代价无疑会小得多。Nabil Alouani就总结了硅谷创业之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对创业失败的分析,并归结为十二条,创业者可以尽量避开那些坑。 | 相关阅读(神译局)
61
东木

东木

执大象 天下往

保罗·格雷厄姆可以说是硅谷的传奇人物了,他从程序员做起,赚了好几个“小目标”后,因为兼具画家和程序员身份,他写了一本书,就叫《黑客与画家》,也算是有点自传和自我感悟的读物,我之前有翻看过,里边有很多他自己的感悟和心路历程。书中也提到了一些和本文关于创业失败原因的观点,比如用户体验,比如团队精神等。

的确,保罗格雷厄姆,总是能从旁观者的视角,犀利刺入日常生活,并让人感叹确实如此。比如,他之前书里的一句话很有意思“学校是一个很奇怪的地、人为设计出来的体系,一半像无菌室,一半像是野蛮洪荒之地。它就像人生一样,里面无所不包,但又不是事物真实的样子”。保罗的感觉让我想起在国内更知名的创业“导师” 李开复,一样的硅谷传奇经历,一样的从程序员做起,一样著书立说传播创业思想。不过,话说回来,无论创业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也都是他人一家之言,找到真正适合创业者自己的方式才最重要,借用齐白石教学生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道理听了很多,切不可当做了成功学一样的金科玉律,还要从实践中来,且能做到“知行合一”。

58
王衍行

王衍行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卓尔不凡的创业投资写作高手。保罗·格雷厄姆(保罗)1964年出生,美国著名程序员、风险投资家、博客作者和技术作家。他以Lisp方面的工作而知名,也是最早的Web应用Viaweb的创办者之一,后来被雅虎以美金5千万余元收购,成为Yahoo! Store。他198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的哲学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哈佛大学,1988年和1990年分别获得计算机科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年,他与人共同创建了著名的创业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先后投资了数十家创业公司,包括reddit、Justin.tv等。公司的新闻网站Hacker News是访问量最高的技术新闻信息来源之一。一言以蔽之,保罗的主业是技术写作,他很会吸引眼球。

带了一頂奇大无比的帽子。不知道是谁,称保罗为硅谷创业之父,这肯定是天方夜谭,在高手云集的硅谷创业界,保罗甚至连孙子都算不上。他的知名度,主要来自写作及媒体。

消遣读物。所谓条创业者失败的12条禁律,看着玩玩而已,千万别当真。这仅仅是作家的12条,总结的是一些个别现象,宽泛的有些云烟雾照,因此,不必当成金科玉律。甚至,在12条中,任何一条中都可以找到成功的道路,还是见仁见智吧。建设性的意见是,关于创业投资的读物,我推荐 《价值》这本书,这是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的首部力作,15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谦虚谨慎的张磊,干的才是大事。读者从《价值》中,必然会有惊人的收获。

63
李良东

李良东

丹鸟策略,中美聚焦

创业失败的原因各式各样,保罗·格雷厄姆总结的十二大原因是经验之谈,对创业者们颇有裨益。但对于中国的创业环境与各个具体的创业者而言,需要更加审慎地理解保罗的分享,也就是具象地从个人特点、项目特点和市场环境做针对性的解读。
保罗总结创业者失败的第一条原因是“单干”。众人拾柴火焰高,单干的毛病在于缺少帮手分摊责任与风险。但国内众多创业失败的案例,恰恰是无法与合伙人继续创业,很多创业者都经历过与合伙人从亲密无间到分崩离析的局面,因此与好朋友一起创业经常到最后连朋友都没得做。深究下去不难发现,找到真正的合伙人确实可遇而不可求 – 能力上的互补、议事规则上的相互尊重与理解、不论何时进入与退出的合理方式都是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对同一事业的共同追求与更为接近的价值观,因为由共同的追求与认知所构建的相互信任,是对抗压力与艰难困苦最为底层的支撑。所以,如果确实没有合适的合伙人,倒也不妨先“单干”着。
很多创业者在得到投资后往往会在投资人的要求(甚至鼓动与胁迫)下,加速投入以期更为快速的规模增长与收益提升,但在项目进展不顺利或者遇到重大的环境变故时,则很快陷入捉襟见肘甚至身无分文的困境。所以保罗在第七、第十、第十二条的建议,本质上都与资金与项目安全性相关,也就是给自己始终创造相对安全的资金环境,既包括个人与家庭的,也包括公司投入的,当然还需要抵御住投资人的压力。对赌是国内投资领域常见的,投资人希望对创业者提出更为具体的发展目标,创业者希望以宏大的目标获得投资人更多的早期资金支持。但在实操过程中,创投双方往往会产生与初始目的相背离的做法,创业者单纯为了对赌数字不惜搭建空中楼阁,投资者为了对赌数字竭力给创业者压力而导致后者不堪重负。从双赢到双输,是创投两方不专业和缺少定力的体现。
创业对于中国的年轻人们来说,是高速发展和财富自由的捷径。过去二十年的创业故事,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激励着青年们在创业道路上前仆后继。只是未必所有的项目都具备创业的价值,并非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的能力与时运。如果只把创业看作是一种人生体验,那唯一该考虑的就是自己为什么还没有倾尽全力地开始创业呢?去试试吧,创业者所亲历的应该比保罗能总结的要多得多!

67
张国防

张国防

做些小投资的兼职研究员

就创造一个事情或一项事业而言,起初以为是在做事、做商业模式、做技术市场、做战略定位做定价谈判,七八年后会发现,首要的还真不是这些,而是用各种方式探索碰撞合适的合伙人。

个人发挥优势,千万不要去补短板,补短板不是事倍功半,而是100%无功而返,但前提是要找到自己的天赋;
成就事情,肯定需要合伙,补齐短板;前提是认识和认知合伙人的长板,合计木桶是否还有短板。
一个人走得快但往往不长远,一群趋于闭环的人走的慢些但确实长远。
但要认知一点的是,合适的合伙人,是一段时空交集,不是之前错过,大致也不会是未来永远,像芒格巴菲特,实属方差极小部分;而大部分,属于黑石的彼得彼得森与苏世民、量子基金的罗杰斯与索罗斯。

当然,成就一件事情,合伙人必要但不充分;成就事情,七分人品、二分运气、一分技术。

说起市场容量,投资N段论的第一句,往往就是市场够不够大;芒格一再说,要去鱼多的地方去钓鱼。照本宣科了些,但公理往往就是要义。曾经有段时间,突然觉得,自己会做什么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去哪个市场领域去做。当然了,几年之后这一体悟让位于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且与人合伙。

最近有位同学,人工智能搞得有声有色,发来BP说一新产品处理医废、危废。看过之后发现,他所谓的“处理”是搬运,而不是火烧电离的消灭危废医废。那么问题来了,他不可能作为竞标主体,自己设备要么不被需要、要么被需要的时候其实没有定价权,这个市场,实在狭小......
就建议说呀,别盯着医院楼外的医废搬运啦,楼内的搬运同样需要您的产品,而且那个场景中您的设备可以申请成为医疗器械,比如手术病人在病床、手术台、各种CT机间的转运......

至于纯抄袭,是一门生意,而不是一个商业。参考之后的创新另当别论。

说到和用户交流打磨产品,这有待商榷。大部分可能真的需要,但天才或许这不需要,比如直到今天的Apple。哈佛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说,良好的管理是导致普遍被认为成为了最好企业的时候衰败的根原因 -- 受到了主流客户(乌合之众的最大公约数)的左右......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不全的缘故(没有看到原文),这位创投界誉满全球兄弟,没有说到宏观经济、体制经济学对创业的影响,也就是那句“95%的宏观,其实与自己无关”。
这理解起来或许需要两层反转逻辑,比如去年至今的全球疫情使得N个行业的创业公司行将就木,这与他们自身无关;换言之,这种暂时的失败也没什么好探讨的,重整抖擞,干下一个就是了。看似被疫情的宏观击倒,其实实质与自己无关,因为有关你又能怎么着,多思无益。
再比如中国的受体制经济周期影响相当大的环保行业,受中国体制定位下的学培在线教育行业等,几多上市公司都被兼并重组,何况这个周期中的创新创业小项目。

随天赋、人品、运气、技术,然后,就是走着走着也就到了,而且行稳致远......

===

48
Harwen宏观

Harwen宏观

首席经济研究员

创业失败,各有各的失败,创业成功,也各有各的成功。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格雷厄姆这12条箴言时的第一反应是它是不是可以有反例,而不是直接就把这些提醒当作真理。

事实是,当前的创业环境日益复杂,而中国的创业环境由于规模使然,更加多元和复杂,其结果是没有成功创业的法则,只有不断创业的人,而每个人或者哪个团队都有通往成功的特殊路径。

不客气的说,创业失败者往往是创业成功学看多了,以为创业变得简单、可控,并对自己充满信心……相比创业成功的逻辑,真正开始创业,勇敢的走出那一步,对大多数来说,或许更重要!

6
林

没有全局观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