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北京学区房神话终结?房主连夜降价80万

北京学区房神话终结?房主连夜降价80万

2021-07-06 10:04
学区房神话真的终结了吗?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房源与优质学区不再有明确挂钩,短时间对过去极优质的顶尖学区,会形成价值下拉。包括德胜、金融街等片区,短期房价下探是可预见的,而且会有比较迅速的体现。 |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
50
陈方勇

陈方勇

HuanXin创始合伙人、筑梦师主理人

今年的中考成绩已出,朝阳区异军突起碾压海淀、西城。所以不要再迷信“学区房”了,真正的牛的是娃而不是校,随着城市向外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住在城外,优质生源必然也会出现外溢,“好学校”势必也会如同人大附取代北京四中的地位一样发生新的迭代,现在越来越多优秀的孩子选择国际学校就是一个印证。所以“学区房”即使不去打压也自然会凉下来,房子真正的价值会回归居住品质本身,“择邻而居”会比“择校而居”更现实,也更长远!

47
峰婆婆

峰婆婆

Plain living high thinking

学区房这个词近年来已经逐步发展成是“小众人群”才能策划、谋划、负担的带有神秘感和趋势感的“大众”热门问题。每次政策的发布都会引起不小波动。抑制价格、平均教育资源….从入学机制到中高考一路改革,气氛紧张的程度并没有“一夜”降价来得彻底,甚至是越改越紧,越改越卷!

49
李良东

李良东

丹鸟策略,中美聚焦

重教育是中国人的传统,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都是具体而生动的故事,刻画着读书人的艰辛与决心。孟母三迁则是最早有“学区房”概念的典故,也成为了重视子女教育的家长典范。义务教育始于十七世纪的德国,全世界众多国家都向国民提供6-12年的义务教育。新中国把义务教育作为基本国策,是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选贤纳才培养精英的基础。只是中国人口如此之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如此之高、存在着对社会分层强烈内卷的焦虑,公众对当下的公众教育系统必然形成巨大压力。
学区房的概念几乎是伴随着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房屋交易尚未社会化之前,住哪就在哪上学几乎是个不需要考虑的问题。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城市人口的极速扩张,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资源则很难跟上这样的步伐,教育资源不均衡与优劣差异凸显。地产经济的蓬勃带来房屋交易的便捷,借助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性提升房产价值则成为了开放商与二手房交易的利器。教育的剧场效应在密集校外培训与争夺校内优质教育资源双重显现,几乎成为套在每个中年人身上无法挣脱的枷锁。
看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来都不是一回事。北京这七八年一直在进行基础教育的改革,总体方向是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但整体上的平均与个体上的公平并不完全一致,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渴望、对社会竞争压力的感受都未改变,评价与晋升的路径也未有突破,能够真正做好一碗水端平确实太难。只是或早或晚买了学区房的都是人民,是否有更为真诚的、智慧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实施策略呢?

54
王昉

王昉

显而易见,现在再砸下千万人民币押学区房,是傻子才会做的了。和身边几位孩子正在幼儿园阶段、持币观望的朋友聊了聊,他们的想法是,省下这买学区房的千万,要么可以考虑从小学到高中一路在国际学校读上去,平均每年20万的话,总共也就是250万左右,然后直接出国读大学;要么可以考虑在非学区地段买套大房子,好好改善居住条件,然后在家中请老师上门,一对一私教。
 
所以,大城市里的国际学校大概会迎来一波利好,此外课外教育会变得越加像韩国那样“私塾化”。真正有钱的家庭,总能找到办法请老师上门的。已有在培训机构可能面临下岗的老师调侃,可以去北京顺义别墅区蹲个点。这一波新政的初衷是好的,大面上大概能起到些去内卷的效果,但是在金字塔顶尖处的阶层固化不会因此而松动,只会变得更牢固。

48
张国防

张国防

做些小投资的兼职研究员

未来十五年的政治经济的话术体系和知行合一中将会有一个词:共同富裕,这一“一部分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的延续,由此四个字,会渗透至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包括生育、教育、税收、转移支付等等……
由此来说,原有意义上的学区房、学科类教培机构等,十数年的时间跨度上,不会再有他们的上升周期,尤其是资本属性的上升周期……

至于其实整个北京西城东城相对来说都是优质学区,那是学区的另外范畴了。
孟母三迁是中华文化基因中延续了2000多年的倡导型故事,整个社会不是动的太多,而是流动的太少,以及故事代代相传,但绝大多数听听叹叹然后无动于衷的没意识到和自己家庭有神马关系……
只是作为社会治理范畴,要建构相对的动态均衡下的平衡,趋向于正态分布中均值区域的最大公约数,控制过热的方差部分……

家庭综合投资来说,公立教育路径以及因为自身没时间或者能力不够想让学校担当更多的教育职能的家庭,还是应该像孟母三迁的故事倡导的一样,无论多难,迁起来动起来……

资产资本化权益投资角度来说,“共同富裕”关键词下的投资标的,还是在于科技创新产业化、大消费……
没有科技创新产业化带来的高附加值,共同富裕和脱贫攻坚一样没有物质基础没有转移支付也就是水中月镜中花;没有大消费(尤其是医疗健康范畴),共同富裕也就成了海市蜃楼……

有价值的有获得感有开心的,其实不是“共同富裕”的达成,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历经”……

53
李津申

李津申

致同国际亚太区副总监

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抑制房价其实不能从根本上抑制投机,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推广数字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分配机制,甚至教师轮岗,普遍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角度实现教育平权?

25
宋晖

宋晖

从居住的角度,家庭在自己经济条件可承担的范围之内买一套附带优质教育资源的房子,是特别正常合理的一件事儿。
而且我认为,很多时候学区和学区房是相互成就的,家长们因为重视子女教育而住在这里,提高了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家校协同,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学校和对应的房产也因此更有吸引力,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这种循环的自然形成,使得教育政策变化的影响就没那么大,因为家长们还是会重视教育,结果可能是让一所并不知名的学校变成不错的学校。
至于那些动辄几十万一平却不具备居住条件的学位房,我是绝对不会买的,至于愿意买的,我也从来不提反面意见,如果接受将来砸在手里这个可能性,买就买了,想清楚了就好。

27
Mr. Y

Mr. Y

小岛驻京联络员

可以肯定的说,学区房的时代已经落幕,只是结果短期内难言好坏。

学区房是一系列组合拳的其中一式。串起来看,为了防止教育内卷,教委打出了一通乱拳:严格执行多校划片、寒暑假停办课外班、搞校内托管、中高考成绩模糊化(前20不给成绩)等等,从学生到老师到家长,都给打蒙了。

再结合刚出的高级技工优惠政策,国家是想上中下游一起解决问题,让学历和社会生存脱钩,从而摆脱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现状。

但是,就业和社会生存这些上游的问题不是朝夕可以解决的,取决于中国是否能突破围堵,实现全球扩张。下游强行快速变革,肯定在短期内会有严重的失调,比如教育资源短期内会进一步向上层阶级聚集,私教将取代课外班把补习贵族化,普通学生和家长会陷入无所适从的焦虑。

教育和996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资源过少的情况下,教育永远是一种选拔而不是培养,必然会内卷。

6
静媛

静媛

其实应该让所有的中小学阶段的学校都成为名校,至少是有教学特色的某一方面知名的学校。

26
裕棠

裕棠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最近大家议论的最多的就是北京的学区房爆雷问题。之所以形容其为爆雷,就要从东西城的学区房看起。比如西城区原先最为金贵的德胜学区,其对应的裕中西里小区可以算是北京最贵学区房。单价能达到一平方米17万人民币以上。但是居住环境实在不敢恭维,大多都是四五十平米的老公房,这样的房子能达到这样的单价完全就是因为学区加持。

随着大家对教育越来越焦虑,其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如今学区一变天,受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这样的老破小学区房了。

撰写或查看更多观点,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最新:
热读文章
热门视频
扫描二维码下载财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