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转型中的苏州
 作者: 李全伟    时间: 2010年09月14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正处于转型升级中的苏州不仅是生活的人间天堂,也是企业的投资天堂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苏州还出台了“姑苏人才计划”,通过一些政策,吸引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人才到苏州投资或创业。其中的“1010计划”是,用10年时间连续每年引进10个左右达到国家千人计划级别的高层次人才。国家千人计划是顶尖人才计划,苏州吸引列入千人计划的人才已达19位。未来十年,苏州还准备引进1,000名创业领军人才,1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我们的目标,是把苏州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各类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创新型城市。

    五是积极拓展招商选资的思路。今后不光要招商引资,还要招商引智和招商引财。苏州的招商工作既包括对外开放,也包括对内开放,围绕的重点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六是积极构建一流的投资环境。苏州发展这么多年,得到海内外许多企业的认可。其中的原因不是偶然的,说明过去苏州为外商服务的理念和工作得到了认可。

    问:几乎每个城市的政府都重视服务工作,苏州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答:在服务方面,过去苏州有很好的基础,今后需要让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把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在新一轮发展中,苏州将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效能建设,提倡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

    具体而言,苏州市相关单位对一些重点项目早介入,服务前移,并奉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市政府要求服务要超前于企业的想法,不是企业找你了,你才提供服务,而是提前预测企业会需要什么服务。比如,一些企业想到苏州投资发展,我们会提前想好,这些企业可能需要什么服务。另外,对于一些属于新兴产业、带动性强的项目,符合苏州发展的优质项目,我们还要提供跟踪服务、一对一的服务。

    苏州把所有服务内容和承诺都在网上公开。在金融危机时,我们还把各种政策编成小册子,广泛发放。因为一些企业的总部不在苏州,这些企业更多关心完成生产任务,对政府有哪些服务、能享受哪些政策不太了解。我们去年把这些政策送到企业,给他们宣讲。许多企业反映,以前了解的情况不详细,看到这些好条件后纷纷向各自总部作了汇报。这么做,使企业总部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苏州,帮助在苏州投资的企业拉来更多的订单。为什么在那么大的金融危机中苏州的这些投资企业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跟我们的服务工作做得到位有一定关系。

    举个例子,2009年,昆山仁宝公司笔记本电脑产品从生产厂装配出来,到在上海机场装机送走,涉及许多通关手续,以前费时较长,但通过苏州市相关政府部门的深入服务,这一过程只用3小时就完成。这些服务成效,使仁宝总部非常满意,一下子把许多订单放在了苏州的这家企业。

    问: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对苏州影响有多大?是否影响了你们的招商引资工作?

    答:这次金融危机虽然使苏州的外向型经济受到影响,但下降幅度从比较来看并不大,在全国的占比还有所提高。苏州昆山的外贸进出口在2009年还有所增长,为1%。虽然许多到苏州投资的企业不是总部,但苏州把工作做到了总部,政府派出人员到一些公司的国外总部或者通过发函等方式做工作,希望把更多的订单放在苏州。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现在,在电子信息产业,全世界的笔记本电脑大概一半是在昆山生产,加上苏州其他地区的产量,大约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60%。

    近几年,苏州招商引资的数量还在提升,2009年到账超过82亿美元,比2008年还增长了1%。境外投资对苏州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明显,这么多年累计到账超过800亿美元。

    问:现在的招商引资跟过去有什么区别?

    答:我们也做了投资分析,2009年引进内资6,200个项目,协议总投资931亿元,注册资本409亿元,到账619亿元。这说明苏州过去依赖外资的倾向得到调整,内资的驱动力得到加强。

    在引进的外资里,服务业等一些新兴行业外资引进速度在加快;制造业中新型制造业的比重在加大;资本的集聚度在增加,现在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比重超过3/4,新增项目平均注册外资规模达到1,100万美元;内资中大项目的比重也在增加,内资大项目的占比比外资大项目的占比还要高。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