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完美的退出计划
 作者: 刘卓衡    时间: 2010年08月31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六十九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卖出公司,安享退休生活,或者投入新的创业活动,应及早规划,合理布局,才能达成既定目标。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如果你拥有一家企业,你是否想过日后卖出公司,安享退休生活,或者投入新的创业活动?也许你认为此话言之尚早,不足为虑。然而,出售企业这类资产变现的活动应及早规划,合理布局,才能达成既定目标,实现多赢局面。

    美国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企业家之中,有超过半数的人计划在未来10年内出售自己的公司,但只有一成的人对此有正式的规划。60岁以上的企业家中,超过2/3的人根本没有任何退出计划。企业家通常都希望把自己的产业留给后代,但现实中真正这样做的只有一半左右。以德国为例,每年有7万多家中小企业可供继承,但只有44%的企业最终转让给了家庭成员,多数人还是选择将企业出售。

    出售企业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准备期。出售方案通过之后,应该认真规划所得款项如何运作,才能在财务上以及对个人和家庭影响方面达到最佳效果。为了实现一个完美的出售计划,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出售企业过渡时期的重要步骤。

(插图:Mckibillo

    从准备出售到等待签订最终出售协议,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在此过程中,企业家不仅要制定公司决策,还要适当考虑个人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必须决定如何管理和保全资产,全盘掌握各方面情况。即便是准备充足的人,做到以上几点也很不容易。

    每次专注于一个方面,并就此与不同领域的专家合作,有助于避免出现重大的失误:比如失去企业控制权;或者发现自己被架空,无法签署最终协议,无法转让所有权,等等。

    同时,出售企业几年之后,可能会有新目标、新职业、新机会出现。而此时,企业原所有者的自我形象可能已经改变,许多人会发现自己被投资顾问、资产管理人甚至亲朋好友团团包围,纷纷向自己提供各种投资建议,因此,要考虑如何处理好与这些专业人士的关系,如何鉴别投资建议的好坏。

    总体而言,在出售企业的过程中,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专业、个人及财务。下面,我们通过出售企业前后的五个时间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来说明。

出售企业之前的两年多时间

    理想情况下,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就应考虑到潜在的退出策略。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当企业即将被出售时,企业家才开始考虑接班人或退出策略。在准备出售阶段,专业方面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商业周期及对总体经济形势和所处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上。这种预测当然很困难,但分析潜在的退出时机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以尽可能有利的条件把企业卖出去。

    同时,企业家应重视成立一个由可信赖的顾问组成的团队,或找一个值得信赖的顾问,负责在需要时召集各领域专家。如今,出售企业通常不是一人单枪匹马就能管理的。在企业出售计划和实行的不同阶段,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一般要与税务、会计、律师、投资银行家、投资顾问等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心理学家、经营顾问及其他专业人士也可能成为工作小组的成员。

    准备出售公司的过程中,精心调整业务模式、强化投资说服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也许有必要将个人资产和准备出售的资产进行分割。公司还要提高自身实力,以增强对潜在买家的吸引力。或许,还应该强化公司的管理层,某些职能部门可能需要聘请外部专家。

    个人方面,出售交易应能反映自我认知和企业家本人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对许多人来说,企业不仅是可供出售的庞大资产,而且是一代甚至几代人心血的结晶。一个书面的家族使命可能有助于界定不同家族成员的角色,推动成员间的交流,减少日后出现不愉快事件的几率。

    从财务方面来说,企业家可以在出售公司之前的几年内,将现有财富设计成信托或基金形式,从而可以在尽量减轻税务负担的基础上把财富转移给下一代或者其他所有者。此外,还可以将流动资产用于投资,以规避企业出售完成之前可能导致的损失。出售企业是一个备感压力的阶段,个人的精力和工作重心都放在如何使交易成功上。因此,对许多企业家来说,在这个阶段获得投资建议,可以使他们不必为投资发愁。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