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解决华尔街问题的方案
 作者: Allan Sloan / Doris Burke    时间: 2010年08月16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华盛顿当下的争论已变得像拖累美国经济的证券一样恶毒了。本文提出以六个简单步骤来解决问题。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现在,来听听我的建议吧。“简单六步法”的要素,包含在审议中的立法议案之中。如果能够被采纳,我们将迎来持久和真正的改革。否则,华尔街很快又将重操旧业,并再度伸手寻求救助。

1 提高赌注金额

    任何可行的改革方案,都必须大幅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金要求,即增加股东承担风险的资本额与其所在机构资产总额之比。这是降低杠杆率的含义所在。降低杠杆率能减少金融机构破产的几率,即便需要提供救援,救援规模也会大大降低。

    在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中,一小部分美国抵押贷款演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金融毒瘤。它的源头正是一些高杠杆率的贷款,借款人借款时没有或几乎没有承担任何风险。这些贷款的发放人将其出售给其他公司,后者再把贷款打包做成证券并向投资者发行。这些机构同样没有或几乎没有承担任何风险。出事以后,这些交易商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甚至未付出任何代价,就摆脱了自己造成的困境,而让投资者和全社会承担巨大的损失。

    解决办法是什么?首先,要求任何开展贷款证券化业务的机构每次发行证券时,自己要购买至少5%的证券。其次,如果一笔抵押贷款将打包成证券或者一揽子贷款出售,要求购房人以自有资产支付至少10%的现金首付。(放贷人可以发放并持有低首付比例的贷款,但不得将这些贷款作为证券发售。)

    另外,国会应该检讨如下政策:允许联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和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为首付比例分别只有3.5%和0%的抵押贷款提供担保。在战后漫长的婴儿潮时期,这项计划有其合理性,因为当时房价几乎一直在上涨,拥有房屋是通向财富之路。然而,现在它已失去了合理性,如果要继续此项放贷政策,政府必须大幅提高向借款人收取的保费率,因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水平与过去相比已大大提高。

2 强化恐惧因素

    如果任何金融机构倒闭或要求政府提供特别帮助,政府应该有权追回过去五年间发放的赠股、期权分红、现金薪水及奖金中年度超过100万美元的部分。追讨对象是过去五年间曾在该机构任职的前十名现任和前任高管,以及现任或前任董事。(监管机构派驻公司负责救援计划的人员免于追讨,即使救援失败。)被追讨人员今后永远不得在接受联邦存款保险或者接受证券投资者保护公司(SIPC)经纪客户保护的机构担任高管或董事。这一措施将大大激励高管和董事极力避免让自己任职的机构过度冒险。

3 将金融衍生产品暴露于阳光之下

    关于金融衍生产品,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种著名的说法: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我的同事卡罗尔·卢米斯(Carol Loomis)也有一种不太出名的说法:摆脱不掉的风险。他们都说得对。

    简言之,金融衍生产品是一类合同,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值。它们曾经是相当简单且对社会有用的产品——一种交易工具,利用它们,农场主可以事先确定将来出售小麦的价格,航空公司可以事先知道自己未来的燃油支出。但是,近些年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已蜕变成一个巨大而丑陋的赌局,它现在只剩下了叠床架屋的投机。据国际掉期和衍生品协会(ISDA)统计,去年年底未交割的信用违约互换(CDS)金额达到30.4万亿美元,几乎与整个美国债券市场的规模相当。未交割的利率衍生产品金额高达426.8万亿美元。其中有很多交易在统计过程中存在重复计算(甚至三次或四次计算),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都非常惊人。

    这个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黑匣子,无人知道未交割义务的承担人是谁。因此,2007年年中出现问题时,恐慌情绪窒息了整个金融体系,因为许多金融机构都不知道谁有清偿能力、谁没有清偿能力。监管机构、放贷人和股东也说不清楚。

    大家普遍接受的方案,是把金融衍生产品交由清算公司处理,并集中在交易所交易,清算公司担保支付并要求提供担保物。这样一来,监管机构、债权人和普通投资者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市场给这些产品的定价。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商无需再担心所持合同的“交易对手”是否有能力履行义务,从而基本上解决“过度关联不容倒闭”的困境。

    在这一机制下,AIG仍将无法担保令人咋舌的800亿美元无担保的次级(即垃圾)抵押贷款。但即便AIG倒闭——因为它的“股票放贷”业务也存在巨大问题——本来所需的救援资金也会远远小于美国政府向其提供的1,800亿美元的救援规模。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