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经营”风险
 作者: 秦 晨    时间: 2010年08月16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中国人保以打造国际一流金融保险集团为目标。作为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它如何为本届世博会编织一张无缝的保障计划安全网?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人保是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保仍是中国唯一一家保险公司。1996年,中国人保的海外业务和寿险业务被剥离出去,从此踏上了以财产保险为主业的专业化经营道路。2003年,人保财险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在海外发行上市的金融公司。

    作为中国最大的非寿险经营公司,人保财险在非寿险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40%。2009年,人保财险实现营业额1,198亿元,较2008年增长17.6%;实现净利润17.83亿元,同比增加了16.74亿元。在与上海世博会合作的项目上,人保财险是实际签约的承保商。

    根据与世博会的合作约定,中国人保作为唯一一家保险全球合作伙伴,独家承保法定保险以及规定保险中的综合责任险。对于世博会规定保险中的其余三项,中国人保与另外11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保,中国人保作为首席承保人承担60%的总承保额。

    据估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达到30亿美元,相关延伸产业的投资将达到150~300亿美元,而世博会保险总保额预计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仅以综合责任险为例,中国人保就为世博会园区及相关水域提供了总保额10亿元的综合保障责任,其单张保单的收入达1.76亿元,创造了中国人保历史上单张保单之最。

    “承保不是终极目的。”中国人保集团总裁吴焰表示,通过安排全面的保险保障方案,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在确保世博会运营安全的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保险行业形象,提升中国保险业的服务能力,才更为重要。为了通过世博展现中国人保的品牌形象,公司成立了世博会项目专属工作团队。领导小组由人保财险王银成总裁亲自挂帅,集合人保财险总公司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世博项目的重大决策。

    在为世博会提供服务方案方面,中国人保尽力做到缜密、完备。在梳理上海世博会各项里程碑事件、推进时间节点及险种推进特点的基础上,中国人保编制了“上海世博会保险服务方案实施细则”,为推进世博保险提供了明确的参考标准和准则,形成了一整套专门服务于世博的保险服务体系。

    “保险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等待灾难发生后予以赔偿,更重要的是在灾难发生前加以防范。如何控制风险,以做到避灾、减灾,对于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尤为重要。”沈觉文说。为此,中国人保做了充分的防灾准备工作。在世博园区建设期间,以它为首的共保体就已经组织专家开展了多次风险检验及排查工作,在全面了解园区风险的同时,为组织者及参展国的防灾防损工作编制了专门的防灾建议。

    世博会运营期的工作是世博保险服务的核心内容。为了保障服务,仅中国人保就投入了300多人的服务团队。中国人保为首的世博共保体建立了联动的展期服务机制,考虑了世博保险服务的特殊性、复杂性、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在分析了世博会运营期间每个时段、每个区域、每个场馆、每个流转环节等因素后,世博保险在世博园区内设置了5个服务网点,每个服务点配备2名以上驻点服务人员。此外,世博运营指挥中心和中国人保服务热线还提供24小时的世博保险应急处理服务。在理赔工作方面,1,000元以内的赔案,在责任清楚、客户签字认可的情况下,可直接到任意一个服务点领取赔款。

    产品创新是上海世博会对保险业的另一要求。“本届世博会的保险具有全面性、专有性等特点,所有的保险方案都是根据世博会的风险特点‘量体裁衣’而成的。”沈觉文介绍说。例如,中国人保专门为上海世博会设计提供了志愿者综合责任保险、世博会演职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世博会参观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世博会参展国人员综合保险、重大活动取消保险、上海世博会参观游客意外保险等多个保险方案。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