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为什么是他?
 作者: Stephanie N. Mehta    时间: 2010年03月1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六十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史蒂夫·乔布斯复兴了苹果公司,彻底重塑了几个行业,无惧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以及他本人严重的健康问题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21 世纪的头十年比较不幸。从 2000 年 1 月 1 日起,我们忍受了两次衰退,经历了重大金融丑闻 [安然(Enron)、麦道夫(Madoff)] 的冲击,以及一次可与大萧条相提并论的银行业危机,标普 500 指数下降了16%。

    于是就有了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过去的十年,没有哪个商界大人物像他那样战胜了这一阶段。在其他企业大起大落的时候,他复兴了苹果公司(Apple,很多人忘了,在这个十年之初,苹果正处于极不景气的状态),同时又彻底重塑了音乐、电影和电信行业。

    没人能低估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表面上看,他创造的只是娱乐工具:小巧的音乐播放器,带触摸屏的电话和五颜六色的笔记本电脑。但这些东西却撼动了营业收入以 10 亿美元计的公司,并且改变了人们购买音乐、获得信息和设计家电、汽车等多种产品的方式。学生、企业家、工业设计人员或是首席执行官每天面对问题时都要问几次:“乔布斯会做些什么?”

    嗯,他有缺点。固执、傲慢,激怒过公司治理和证券业的专业人士。但他同时又是个极其聪明,能带给人激情并富有激情的完美主义者,点什么都能成金。在这个十年,其他首席执行官和商业领袖也有过或好或坏的令人瞩目的表现(见附文)。有些人,比如谷歌(Google)公司年轻有抱负的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两人都是乔布斯的粉丝──也许有一天会超越乔布斯的成就。但如果纯粹从文化和商业影响来说,或者凭他给苹果公司带来的无可争议的财务和运营实力而言,毫无疑问我们刚刚见证的这个十年只能称作“乔布斯的十年”。

    译者:天逸

 

    其他人

    别的商业领袖也有令人瞩目的十年,但并不都是因为他们干得出色

    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Larry Page, Sergey Brin)

    谷歌的共同创始人拥有精彩的十年,但他们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在线广告。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因在网络繁荣(和崩溃)时期做了看客,巴菲特恢复了他史上最聪明投资者的地位。

    伯尼·麦道夫(Bernie Madoff)

    好到失真的投资纪录,胆大包天的犯罪行为,使麦道夫成了这个十年堕落的首席执行官。

    卡洛斯·斯里姆(Carlos Slim)

    墨西哥电信巨头在本十年结束时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现在,他投资于《纽约时报》(New YorkTimes)。

    肯·雷,杰夫·斯基林,安迪·法斯托(Ken Lay, Jeff Skilling, Andy Fastow)

    安然在本十年开始时是企业明星,之后的事情表明,公司的领导者显然编造了账目。

    比尔·盖茨(Bill Gates)

    他交出了在微软的日常职责,专心搞慈善。他的第二幕演出也许会跟第一幕同样意义重大。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

    在电视上成功之后,她又创办了《O》杂志,并计划开办自己的有线频道奥普拉·温弗瑞电视台(Oprah WinfreyNetwork),简称 OWN。

    阿兰·格林斯藩(Alan Greenspan)

    从前因助推经济而获得赞誉,现在,人们指责他摧毁了金融体系。

    玛莎·斯图尔特(Martha Stewart)

    和乔布斯一样,她也是“重新回归”的例证。在服刑 5 个月后,她重新回到了玛莎·斯图尔特生活体媒体公司(MarthaStewart LivingOmnimedia)。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