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分散投资与重点出击
 作者: 刘卓衡    时间: 2009年09月02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五十一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在每个特定的风险情形下,都可以在特定的投资范围内选择不同比例的投资类别,使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达到最高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在每个特定的风险情形下,都可以在特定的投资范围内选择不同比例的投资类别,使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达到最高

    特约作者:刘卓衡

    投资策略一直是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对许多投资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投资组合经理来说,分散风险是投资的关键考虑因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也看到许多非常成功的投资者反而是通过专注于几只好股票而获得异乎寻常的投资收益。那么,采取分散风险的策略,与专注投资几只股票,到底哪种策略更好呢?

    金融市场中,这两种策略均不乏实践者。采用分散风险策略的基金经理,使用的是所谓“自上而下”的方式。此种方式的投资决定基于自上而下的分析做出,即首先从宏观经济形势入手,然后分析行业周期及个别股票。主张集中投资策略的基金经理,经常使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从个股的详细分析开始,再做出投资决定。行业周期及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起到的作用很小。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两种投资策略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传统投资智慧是,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篮子内,但此说法并没有数量化的理论基础。直至 1952 年,麦考维兹(Harry Markowitz)发展出一套体系完整的投资组合理论,这便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此理论提出,投资者应该利用分散投资来组成他们的投资组合,达到回报与风险之间的最理想平衡。

    麦考维兹提出的理论,使投资界发生根本的改变,各类投资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基金经理也成为一个专业行业。可以说,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是建立基金行业的根本基石。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概念。

    大家知道,基金的广告通常都会加进一句:“投资涉及风险”,以便让投资者警惕,但什么是风险?究竟风险怎样度量?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名投资者一年买进两只股票,买入价都是 10 元,一年之后两者皆升至 20 元,即升值 100%,回报一样,但其中一只股票在过去一年内的最低价是 5 元,最高价是 25 元,即上下波幅是 20 元;但另一只股票的最低价是 8 元,最高价是 23 元,即上下波幅是 15 元。上下波幅较小的股票风险较低,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这个例子很简单,若投资者在两只同一回报股票之中任择其一,显然他会选择那只波幅较小的。

    这也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的一个最重要假定,即投资者会尽量避免风险,如果两项投资有同一预期回报的话,他会选择投资风险比较低的一项。如果投资者的风险增加时,他对投资回报的期望也会相应提高。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希望得到更高回报的话,他一定要接受更高的风险。

    但是,风险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呢?在此,简单介绍一下统计学上应用的“标准差”概念。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分布曲线”。试举一例:我们选择一只股票,将此股票过去一年每天的收市价记录下来,根据这些数据画出曲线图,曲线图的形状会如图 1。

    这个形似教堂钟的曲线,便是分布曲线,同一价格发生次数最多的是中间值。可以想象,如果大量数据集中在中间值或其附近的话,这个教堂钟便高而窄;若只有数量不多的数据在中间值附近的话,这个教堂钟便矮和宽了。

    利用标准差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有多少数据围绕在中间值附近。离开中间值的一个标准差,代表大约有 68% 的数据被包括在内,而两个标准差则代表大约有 95% 的数据被覆盖。在投资领域,大家普遍用一个标准差作为计算风险的方法。

    现试举另一例子作为说明。图 2 和图 3 是两只股票在过去一年的收市价分布曲线图。

    股票 A 的中间值是 10 元。假设一个标准差是 20%,根据这只股票 A 的分布图和标准差,可以得出以下推论:根据以往的表现,股票 A 在未来一年之内的上下波幅不超过 20% 的机会是 68%。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