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夏洛特……
 作者: SHAWN TULLY    时间: 2008年12月0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九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拜访金融业新崛起的最具影响力人物─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刘易斯。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即使世界按照刘易斯的方式运转,他仍然面临一些困难。美国银行的资本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收购了 Countrywide 和美林之后,这家银行的收购资金也显得捉襟见肘。除非美国银行提高其股价,否则在收购美林之后它的资本资产比率将降至 7.4% 左右,低于刘易斯制定的 8% 至 8.5% 的目标。刘易斯正在考虑一个极端的解决方案:取消美国银行近 30 亿美元的季度分红,而公司一年的分红达 118 亿美元。“这是第一次把这项分红拿出来讨论。”刘易斯说。“收购美林的交易是一个因素,此外经济运行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对它产生了影响。资本积累的需求更为明显、更为迫切。”

    然而,分红缩水会打击投资人的积极性,他们是因为美国银行的回报稳定且不断增长才争相购买其股票的。这也正是刘易斯为什么一直不愿意这么做的原因,他一直跟投资者说不可能削减分红,直到最近才改口。“许多投资者会感到沮丧,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公司股价可能会下滑。”奥本海默公司(Oppenheimer & Co.)的梅里迪斯·惠特尼(Meredith Whitney)说。

    美国银行面临的另一大难题是,它收购美林的出价是否过高了?刘易斯称这项交易是“一生的战略机遇”。但它真的很值吗?当市场上的资产纷纷贱价出售时,美国银行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收购价,尽管从长远来看这笔交易还是有可能盈利的。截至 9 月 12 日(星期五),刘易斯还在权衡对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的收购,当时该公司已经濒临破产。雷曼兄弟公司有 850 亿美元无法收回的房地产贷款。“我们估计,850 亿美元问题贷款中至少有 100 亿美元会沉入水底。”刘易斯说。据他估算,雷曼兄弟公司的优质资产─即它的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价值不足以弥补抵押贷款资产造成的 100 多亿美元的潜在损失。他希望政府从雷曼兄弟公司的账目上买走 650 亿至 700 亿美元最危险的证券。周五晚上,刘易斯在电话里对财政部长保尔森(Hank Paulson)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援助,他无法收购雷曼兄弟公司。当保尔森说他爱莫能助之后,刘易斯退出了。

    9 月 13 日(星期六)早晨,美林公司 CEO 约翰·塞恩(John Thain)致电给在夏洛特的刘易斯,提议两家公司合并,随后二人在 36 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这笔巨额交易。最大的问题是,刘易斯为什么会出价 500 亿美元,这相当于每股 29 美元,这个出价比美林公司股票周五的收盘价高出了 70%。那个周末,雷曼兄弟公司迫在眉睫的破产同样有可能把美林公司拉下水,周一市场大幅下挫。实际上,雷曼兄弟公司在周一早晨就已经倒闭;第二周巴克莱银行(Barclays)达成了一笔不错的交易,以 17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雷曼兄弟公司的北美投资银行和公司总部。

    既然如此,刘易斯为什么不等到周一美林公司也许已经破产时再出手呢?或者,为什么不等到即使美林没有破产,但被迫以低价出售资产时再收购呢?刘易斯解释说,如果美林破产,美国银行要想收购它最渴望得到的业务─美林的经纪特许业务─就会非常困难。“在破产清算中,我们必须与其他潜在的买家竞标,仅此一项就会使它身价大涨。”刘易斯说。而且刘易斯担心,如果美林躲过了破产的厄运,塞恩可能会做另一笔交易。“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会加入战团。”刘易斯说。因此,他以闪电战排除了失去美林的可能性。他不愿过多谈论与塞恩的谈判。“他开出了一个高价,而我还了一个低价。”他简单地说。

    如果刘易斯选择等待,真的有可能会失去美林。而他对自己的出价一点儿也不后悔。“美林的价值远高于 500 亿美元。”他说。他向股东承诺,将削减高达 70 亿美元的税前成本。这不可能实现?如果你想想刘易斯在与 Countrywide 公司的合并,以及 2004 年收购 Fleet 公司的交易中挤掉的巨额成本,你就会改变看法了。刘易斯最想拿美林的薪酬规模下手。“美林的薪酬是典型的华尔街风格。”他说。“他们员工的收入远远高于我们。这种局面不会持续下去。我们打算把钱付给市场。”

    如果他的新员工对收入─或者对刘易斯的宏伟转型计划的任何部分─感到不满,他们可能不应该浪费时间向这位 CEO 抱怨。刘易斯可没有耐心听抱怨。几年前,一位得力助手给这位老板写了一份长长的便函,抱怨另一位高管暗中拆他的台。几天后,这位助手发现这份便函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刘易斯在上面写了三个字:“忘掉它。”

    译者:钱志清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