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杰夫·贝佐斯如何统治零售空间
 作者: Josh Quittner    时间: 2008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三十六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简而言之:要让顾客高兴,不要让华尔街太紧张。搞创新?算了吧!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我和我的 Kindle

    作者:Nora Ephron

    当我第一次读到关于 Kindle 产品的介绍时,心头涌起的巨大狂喜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我可以告诉你确切的日期:2007 年 11 月 19 日。杰夫·贝佐斯本人刚刚宣布推出 Kindle。我是在网上了解到这个产品的,当时它顿时点燃了我对这样一个科技产品的渴望之情,当然这也立刻反映出我对科技专业知识的一无所知。多美妙的东西啊:你可以说它是个新产品,也可以说它是个旧玩意儿。它既像是对书籍的一种祭奠,却无意要让这些图书消亡。我读完介绍的几秒钟内就登录亚马逊网站,点击购买了一个 Kindle。我兴奋过了头,甚至考虑起购买亚马逊公司的股票。几分钟后,我的过度激动促使我又订购了两个,给我的儿子一人一个。孩子们,今年不再是袜子了,不再是我喜欢而你们不喜欢的衬衫,也不是我忘记已买过给你们的图书。我买了 Kindle。一件很棒的礼物,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件礼物能一直提供服务,因为我可以用亚马逊礼券到网站上进行下载来补充内容。

    就在此时(让我说得更清楚一些,那是我读完产品介绍不超过五分钟的时间内),我突然想起我已经有了一个类似的装置,那就是索尼阅读器(Sony Reader),而且我还没用过,一次都没有。不过那又怎么样?Kindle 显然胜过索尼阅读器,因为它能下载《纽约时报》,而且它是无线的。

    几天来,我都在向朋友自豪地炫耀我拥有了新产品 Kindle,兴奋的情绪持续了一周后,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还没真正拥有它。我订购的 Kindle 一个也没收到。我订购时要求的是两天内送货。它们在哪儿?我上亚马逊网站查看了“跟踪购买情况”(Track My Purchases)一栏,发现亚马逊的 Kindle 没货了,并且查不到我的商品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这怎么可能?在没有内部消息的情况下,我下订单够早的了。他们是在为特惠顾客保留存货?只有大人物才能买到?他们在故意控制货品数量,以增加它的吸引力?我不知道,不过这没关系。我可以等。在圣诞节前,Kindle 应该还来得及补充到货。肯定会的。我的意思是,推出一个像 Kindle 这样全新的产品,而人们却买不到,也没法送人,那有什么意义?为了安全起见,我决定不买亚马逊公司的股票了。

    好了,长话短说,你猜怎么样?几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 Kindle 的踪影。所以我取消了 Kindle 的订单。我的孩子们只能拿到他们不喜欢的袜子和衬衫,以及我已经给他们买过的图书。同时,我对 Kindle 的渴望也消失殆尽。出于好奇,我今天上亚马逊网站查看了一下 Kindle 是否到货了。没有。而且亚马逊公司也没有对什么时候能到货做出说明。

    那么再见了,Kindle。我与这件宝贝失之交臂。

    拉·伊弗龙(Nora Ephron)是一位编剧家、导演兼作家。她的畅销散文集《我可怜的脖子》(I Feel Bad About My Neck)刚刚出版了平装本。

    杰夫的太空梦

    贝佐斯怎么会想到将太空旅游业务加入亚马逊公司发展计划中的?简单来说,它并不是后来才出现的。贝佐斯自称是个太空迷,早就对探索未知空间心驰神往。但他一直都拒绝谈论这个话题。在蓝色起源的公司网站上,他对公司目标显然过于轻描淡写了:“我们将通过耐心和逐步的努力,降低太空飞行的成本,让更多的人能负担得起这项活动,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继续探索太阳系。”

    目前,蓝色起源公司已经发射了戈达德号(Goddard),这艘“试验飞船”看起来像是一架巨型火箭的鼻锥体。2006 年 11 月 13 日凌晨,它升空 285 英尺,然后安全返回地面。该公司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肯特市─离贝佐斯和他的直升机失事地点不远。公司何时能对太空旅游者敞开大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贝佐斯在他的网站上这么写道。─Josh Quittner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