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灵活性和速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访宝洁大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李佳怡
 作者: 王亦丁    时间: 2008年02月2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三期>>CEO访谈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她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希望能够接近中国的消费者。她还亲自到杭州拜访马云,尝试网络销售新机会。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宝洁大中国区董事长兼总裁李佳怡(Daniela Riccardi)

    晚上九点多,李佳怡(Daniela Riccardi)从侧门进入北京世纪金源饭店地下一层的会场。会场里,黑压压地坐着2,000 多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十分钟后,李佳怡嚼着口香糖,步履轻快地走到舞台中央,整个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她并没有老生常谈似地用 PPT 演示作为开场白,而是先来了一个民意测试:谁愿意加入产品供应部?谁愿意加入研发部?一束束刺眼的追光灯打向台下的座位,每一次都是上百只手臂挥舞。李佳怡满意地笑了,这场 2007 宝洁(Procter & Gamble)应届毕业大学生复试会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

    大学生们的热情,不仅源自对飘柔、玉兰油、佳洁士等产品的钟爱,更是对这家世界上最伟大的经理人训练营之一的顶礼膜拜。在这里,自我变革、承担责任是经理人最宝贵的品质,李佳怡也因此步入宝洁全球经理人精英之列。1985 年,李佳怡加入宝洁意大利市场部,负责欧洲家庭清洁部的市场拓展。此后,她在欧洲和拉丁美洲度过了十年的职业生涯。1999 年,她负责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业务,使那里成为宝洁全球最有活力、业务增长最快的区域。2005 年 3 月,李佳怡来到广州,她的目标是将中国打造成为宝洁全球业务增长的动力之源。

    然而,这并非易事。她的前任罗宏斐(Laurent Philippe)凭借开发低价产品和加强渠道管理,将宝洁(中国)的销售收入推升至近 20 亿美元。李佳怡需要在利润日薄的日化用品行业为宝洁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尖锐的评论家在她上任之初就指出,她必须对彩妆市场有所作为。竞争对手早就下了“超越宝洁”的战书,本土竞争对手凭借低价格在二、三线市场蚕食宝洁的市场份额,全球对手联合利华、欧莱雅依靠多品牌策略进行竞争。欧莱雅仅用七年时间就将全球 17 个国际品牌中的 12 个成功引入中国,并一举收购小护士和羽西,在化妆品市场与宝洁分庭抗礼。

    更糟糕的是,李佳怡就任宝洁(中国)总裁仅仅一年,宝洁王牌产品之一 SK-II 被查出含有违禁成分,愤怒的消费者冲击了宝洁在成都及上海的办公室,宝洁面临进入中国 20 年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去更努力地接近消费者,这正是宝洁不断进步的动力。”李佳怡回忆起那段经历时称。

    正因为如此,李佳怡对这个市场备加用心。她努力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希望能够接近中国的消费者。她还亲自到杭州拜访马云,尝试网络销售新机会。对宝洁的架构,她进行了重新调整,试图将更多的产品分销到中国的二、三级市场,那里将是宝洁未来的新增长点。2007 年底,她在公司内部推行“在家工作”,员工可以每周选择一天在家里,弹性安排工作时间。她寄望此举能够唤醒员工的创造力和工作能动性。当然,她还在锁定收购目标,“我们肯定会买,但是什么时候买,取决于买什么。”她说。

    在世纪金源饭店招聘会的第二天清晨,李佳怡接受了本刊编辑王亦丁的专访,讨论了关于大品牌策略及灵活性等相关问题,以下是采访摘录。

    《财富》(中文版):商界都在讨论“谁能打败宝洁”,您认为宝洁的对手是谁?不会是自己吧?

    李佳怡答:我不愿意将宝洁与竞争对手比较。我们的商业模式和公司策略正在按照年报所说,实现“designed for growth”(为增长而设计),这是公司的理念。我认为,我们在中国做得很出色。首先,最重要的竞争优势是品牌。人们总认为,宝洁是品牌魔术师。的确,我们已经有 23 个超过 10 亿美元的品牌,许多已经在中国市场销售,而且是中国市场的领先者。我相信,我们仍然有空间来提升我们的品牌。

    第二个竞争优势是创新。我们一直把消费者看作真正的“老板”,并继续发展领先的技术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是竞争的血液。我们在北京建立了技术中心,这是宝洁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研究中心之一,这里将为中国的消费者设计和发展产品,满足他们的需要。许多竞争对手希望模仿我们,但是我们已经在中国深耕了 20 年,在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方面,我们做得更好。

    第三,宝洁是一家超大规模的公司,甚至三到五倍于我们的竞争对手。这对于降低采购成本、不同产品间的经验借鉴、高效利用销售渠道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能够接近客户,接近零售商,这是巨大的竞争优势。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建立公司在全中国的市场架构,可能很多竞争对手将许多精力花在了中国的大中城市,但是,在过去十年中,宝洁已经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和农村,宝洁无处不在。也许许多竞争对手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但我不确定它们公司内部是否有相应的管控架构来支撑这一切。因此,对于继续成为中国的领导者而言,保持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问:全球年报多次提到吉列未来的增长和目前的收入贡献,在中国表现如何?

    答:比起其他国家市场,我相信吉列有更多的机会。目前中国消费者剃须的需求并不像其他国家那么强,吉列进入中国的时间也比较晚,所以市场相对较小。但是,我认为吉列是一个被全球消费者熟知的品牌,我们在掌管吉利之后,已经有非常巨大的进步。这里有两个明显的趋势:首先吉列是一个拿过来的品牌,需要与宝洁很好地融合,才能够得到更多的消费者理解并接受。我们已经在做这方面的业务,比如虽然吉列并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被广泛地分销(这当然是由于宝洁的内部结构),但我们正在加速吉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其次,吉列是拥有无限创新能量的品牌,可以利用宝洁的渠道来销售拥有先进技术的吉列产品。

    问:让我们谈谈玉兰油(OLAY) 这个品牌。这个品牌已经连续维持几年成倍地增长,从这个品牌中得到了哪些经验?

    答:玉兰油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一次伟大的市场营销。它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和与全球不同的商业模式。玉兰油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一个高质量的产品组合,有基本的产品线,能够向专柜高端方向延伸,同时也能够向下延伸,满足普通工薪阶层基础护理的需求。梳理这个品牌的发展,你会发现,过去十年中,我们在不断地为这个品牌注入时尚的元素,让它潮流化,同时强调这个品牌的高技术含量,比如满足中国消费者“美白”的需求,让他们享受到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另外,我们关注商业中的关键组织结构点,让这个品牌拥有向高端延伸力量,也能够向低端市场的消费者提供特殊的价值,能够真正被消费者接受。

    问:玉兰油可能还体现了宝洁关注大品牌和对大品牌持续的投入。哪个品牌能成为第二个玉兰油?

    答:每个产品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价值。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像玉兰油一样成功的品牌。比如,在洗发香波领域,我们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和许多强大的品牌,飘柔是其中最大的品牌,也是我们为中国消费者投资和创造的品牌。20 年前,美在中国也许只是黑与白,白皮肤和黑头发,但玉兰油和飘柔却带来了美的新概念,因为飘柔的定位是改变你的发质,它为中国消费者建立了美丽的新理念。我们随后推出了海飞丝,这也是一个大品牌,并获得相适应的品牌投入,从而在中国市场赢得了重要的位置。我们同时进入了儿童护理领域,赢得了显著的增长。我们已经在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并成为领导潮流者,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推动,而是确立品牌形象并且实现增长。

    问:可能也会有人认为,宝洁不如竞争对手反应迅速,决策不如对手灵活。如何让庞大的宝洁更加灵活?

    答:我们在中国拥有最好的经理人团队。人也是公司最巨大的财富。他们有出色的能力,和优秀的团队一起从事卓越的工作,并且了解中国消费者的现实需求。目前,宝洁已经实现了 99% 的员工本地化。

    在做某些具体决策的时候,需要与市场上最好的经验结合起来。灵活性和速度是我们期望的目标和长期的商业努力。因此,当我们评估员工的业绩时,对灵活性、速度以及快速处理困难的能力尤其看重。因此,我们确信能够在经验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同时保证灵活性和快速性。当然,员工得到充分授权,他们有明确的自主决策权。我推断,我和许多人都有自主权做出决策。我认为,我们一起合作,通过合作推动市场运营。也许我们共同坐在会议桌前,与其他管理层共同做出决策;也许我的经理可能在某一时间,跟我通个电话,迅速做出决策。这在宝洁能够实现。

    问:谈谈洗发水吧。宝洁的确牢牢占据了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我们看到洗发水的价格与五年前相比并没有变化,利润呢?

    答:我们努力保证产品价格的稳定性。通常,改变价格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并不愿意花费更多。当然有许多成本的问题,而且这几年成本一直在上升,但我们努力剔除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产品价值,以确保竞争优势,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得稳定的产品价值。

    我确信,我们在洗发水行业仍有扩张的机会,尽管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且面临竞争对手的挑战。这是一个细分领域,但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包括在中国与俄罗斯,消费者使用某一种洗发水和使用的频率并不相同,这意味洗发水市场的潜力在不断增长。中国的头发护理市场其实并没有充分挖掘。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消费习惯、品牌忠诚度并没有形成。因此,可能未来五年内,这个市场要比现在大许多,这正是我们竞争和发展的机会。

    问:两年前您刚刚上任宝洁中国区总裁的时候,很多评论都认为公司应该在化妆品市场全速进军,这种状况有没有改变?

    答:化妆品是我们在中国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增长对宝洁在中国的增长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增长具有导向作用。通过不断开发市场,持续创新,化妆品行业继续增长仍然有空间。这种增长已经在宝洁的绩效中得到体现。

    问:前段时间,您去了阿里巴巴,跟马云谈了些什么呢?

    答:我们正在学习网络营销,这也是我们与阿里巴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的原因。我认为它们是中国在这个领域最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之一。这里有许多商业上的机会,我们已经开始测试和体验。比如几周以来,我们已经开始在淘宝上尝试一些新品牌的销售,用这种可能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我确信,中国的消费者会很快使用这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因为它非常便利。线上商店销售是一种有潜力的方式,我们已经在全球其他地方看到机会,这将是未来中国宝洁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SK-II 品牌去年遭受了信任危机,现在情况怎么样?

    答:我们惊奇地发现,忠诚的客户已经回来了。六周前,我们重新开设了一个 SK-II 柜台,发现 90% 的忠诚客户回来了。他们购买我们的产品,愿意尝试并使用更多的产品。在产品上,他们花跟过去一样多的钱。当然,我认为他们在给予这个品牌巨大的信任,SK-II 正按照我们的规划回到轨道,我们正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问:过去一年是您职业生涯最艰苦的一年吗?

    答:的确是挑战。我已经在宝洁工作了 24 年,已经经历了许多复杂的挑战,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商人或者领导者必然经历的一部分。有时,我想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这使我们更强大,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做好各种准备,管理复杂性及突发性的事件。相比过去,在中国,我认为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在保持增长的前提下,管理好各种复杂性。事实上,在增长的基础上,这一切更容易掌控。对于我们,无论你是否安全,或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每天都有新的商业模式,每天都有新东西值得学习,或者要去实现。当然,在中国,国家正处在巨大的变革当中,所以要保持灵活性。

    宝洁公司

    总部所在地:美国

    销售收入:764.46 亿美元

    世界 500 强排名:第 74 位

    业务:宝洁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全球 80 多个国家设有工厂或者分公司,经营的 800 多个品牌产品畅销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容美发、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

    网址:www.pg.com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