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拉尔夫•劳伦的世界
 作者: John Brodie    时间: 2008年01月23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二十一期>>特别报道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美国亿万富翁设计师正在进军国际市场、向高端拓展,并为彭尼公司打造全新的自主品牌。他真能做到让所有产品都人见人爱吗?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美国亿万富翁设计师正在进军国际市场、向高端拓展,并为彭尼公司打造全新的自主品牌。他真能做到让所有产品都人见人爱吗?

    作者:John Brodie

    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在他的一家商店外转来转去,审视顾客。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星期六下午,秋高气爽,他开一辆古董车,从位于纽约坎多纳市的家中出发,沿威彻斯特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前往邻近康涅狄格州的新卡纳镇。在店里,劳伦留意到一个现象,而这个现象将会为他的传奇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发现:在离开商店时,虽然母亲们手上都多了几只购物袋,可是女儿们往往无功而返,顶多也只是为爸爸或者男友买上一件衬衫而已。劳伦眼睁睁地看这个重要的人口组成部分从他 40 亿美元的时装王国里溜走,这种感觉让他想起了史蒂夫•麦奎因(Steve McQueen)在电影《龙凤斗智》(The Thomas Crown Affair)里扮演的角色。

    在这部 1968 年出品的电影中,麦奎因扮演了一位爱打马球的波士顿上流人士。因为管理自己的企业不再让他感到任何刺激,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起完美的银行抢劫案。劳伦对影片主人公克劳恩(Crown)在科德角(Cape Cod,美国东岸的度假胜地─译注)开了一整天的沙丘汽车 [并与费•唐娜薇(Faye Dunaway)扮演的角色共度良宵] 之后所说的那句台词颇为欣赏。镜头里的克劳恩一边惬意地吸雪茄,一边拿他的最爱打赌说,自己一定不会被抓到。“我做成过一次,所以可以再做一次。”他说。

    这激发了劳伦的创作灵感。由此,他开发出一个全新的服装品牌─Rugby,并以专卖店的形式进行销售。Rugby 专卖店看上去就像是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和哈佛应届毕业生俱乐部的混合体。“我感觉我们缺乏与 14 岁至 29 岁的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所以就创建了 Rugby 品牌。它给人的感觉比 Polo 更加随意,更适合学生们穿。”他对《财富》的记者表示。2004 年,劳伦的第一家 Rugby 专卖店在波士顿纽柏里街悄然开业,店内商品上的缩写字母“RL”是唯一能透露出产品与他相关的地方 一件普通的 Rugby 衬衫售价为 68 美元 。劳伦没有大张旗鼓为这个新生的品牌宣传,他希望能够借助人们的口碑树立起品牌的形象。从加州帕洛阿尔托到纽约格林威治镇,Rugby 已经开设了 9 家专卖店,还有几家新店开业在即。

    这就是典型的拉尔夫•劳伦,不仅是他的服装,还有他的为人。如果有人认为 Polo 的创始人只有“黔驴之计”,只是一个满足于转让自己的知名品牌、然后在科罗拉多特鲁莱德或是牙买加圆山的大房子里享受退休生活的亿万富翁,那他就对拉尔夫的工作动机缺乏了解。拉尔夫今年 67 岁,从事服装行业已有 40 年之久。他刚刚启动了最新的工作计划:将自己的名字打造成不朽的品牌,让全世界亿万人民家喻户晓。

    2 月份,彭尼公司(J.C. Penney)即将隆重推出“美国生活”(American Living)系列产品,这是劳伦公司为复苏的连锁百货店打造的一个中等价位的服饰和家居饰品全新品牌。与此同时,劳伦的公司,即 Polo Ralph Lauren 公司(以下简称 Polo 公司)仍在不断提升档次,扩大业务范围,努力实现从国内服装制造商到国际奢侈品牌的转变,并希望用十年的时间增加亚洲和欧洲市场的业务比重,使其分别占到公司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欧洲部分要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劳伦公司一边为彭尼百货设计产品,一边又在东京和莫斯科开设豪华旗舰店,即使对最老练的商人,这也可能引发身份认同的危机。但是,劳伦的天赋就在于能够吸引顾客进入他的梦幻世界,也许是通过一只以他妻子丽姬(Ricky)命名的价值 14,000 美元的鳄鱼皮手袋,也许是通过一件 Chaps 球衣 [在当地柯尔百货店(Kohl's)标价为 19.75 美元]。

    “Polo 经历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才逐渐发展成顶级品牌。”汤姆斯•韦塞尔合伙投资公司(Thomas Weisel Partners)分析师里兹•邓恩(Liz Dunn)指出。“他们不是依靠 3,000 美元一件的晚礼服起家。大部分奢侈品公司都是从高端起步,然后再将品牌渗入到主流市场,制作一些延伸产品。在他们眼里,这是一种不得不忍受的灾难。但是,拉尔夫•劳伦却力图在各个价位上都做到优秀,他们对每类产品都表现出狂热的关注。”

    这种狂热的态度与劳伦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掌控命运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而别的大牌设计师在这方面就表现得犹豫和退缩。拉尔夫•劳伦的公司营业收入近 40 亿美元,市值超过 80 亿美元,员工总数达到 14,000 人,在 65 个国家设有店面,规模超过了蒂芙尼(Tiffany)、萨克斯(Saks,纽约第五大道的著名百货公司─译注)等耳熟能详的企业。在众多优秀的设计师─也是美国重量级的群体─中,唯有劳伦最终屹立不倒。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在 2003 年套现离场,汤美•希格(Tommy Hilfiger)如今迷上了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但是,劳伦 [发音与劳伦•巴考尔(Lauren Bacall)的名字相同,与索菲亚•罗兰(Sophia Loren)的姓氏不同] 不仅仅自视为设计师,还把自己看作是理想主义者,希望能在身后留下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美国企业。在为本文所作的几次采访中,劳伦向《财富》杂志阐述了他最新的动力源泉:“比尔•帕利(Bill Paley,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 CEO─译注)对 CBS 满怀理想。他头脑清楚,极富梦想,才华出众,目标明确,而且信奉自己的理想,所以他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初闻此言,不免感觉有些狂妄自大。把威廉•帕利(William S. Paley,比尔•帕利的全名─译注)与拉尔夫•劳伦相提并论? 算了吧,“劳伦”甚至不是他的真名。 然而,拉尔夫•劳伦 [来自布朗克斯,本名叫做拉尔夫•利夫希茨(Ralph Lifshitz)] 以自己的方式创立了与蒂芙尼同样纯正优秀的美国品牌。在广告中,他向那些在黄金时段排队等候的企业大亨、初次亮相的社交名媛、牛仔还有游戏玩家承诺入场权。而入场费就是购买他的服装。

    去年 2 月,Polo 的股票跻身标准普尔 500 指数之列,这在十年前也许显得有些牵强。1997 年,公司上市不久(股票代号:RL)就遭到了双重打击。由于拉尔夫•劳伦的名字和小马标志被大量使用在低档产品上,公司声誉受到了影响(后来拉尔夫告诉同事,这一时刻是 Polo“依靠劳伦斯”的阶段),股票行情也不大景气。于是,这位设计师从外面聘请了一批“杀手级”的时装和财务经理,帮助他将公司从一家依靠特许转让、百货公司销售和厂家店面经营的单位转变成一个不断成长的奢侈品零售企业。他们在调整公司经营模式的同时重新打造品牌形象的做法,对于那些在艺术和商业之间寻求利润的人来说极富指导意义。

    拉尔夫•劳伦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拥有一套独门秘技。如果把劳伦称作设计师,其实只说对了一部分,因为他还会像品牌经理、商人和顾客一样思考问题。他既不画图,也没有上过什么时装学校。在他“设计”的时候,他的举动更像是一位电影制作人。他会在自己的脑海里看到设计的影像,然后通过叙述的方式将他所期望的服饰创意告诉设计团队。当他谈到“20 年代喧嚣的法国里维埃拉”(或是古董车车篷上的皮带样式)的时候,一群设计人员就会绘出轮廓,面料小组也会考虑材质的选择。然后,人们会为他展示一份“拼贴”,也就是能够反映出某一特定设计的精髓的方案展板。以 2005 年秋季女装展的专题拼贴为例,它以阿梅莉亚•埃尔哈特(Amelia Earhart,第一位单人穿越大西洋并从夏威夷飞抵加利福尼亚的女飞行员─译注)的照片作为主题,配上串有银色珠子的枕头,以及他 1929 年产的宾利 Blower 汽车的格栅图片。在裁剪工和缝纫工将这些装饰法则转化为礼服的过程中,劳伦还要左右调整一番,直到最终成品看起来像是为电影《飞行家》[The Aviator,一部描写美国著名亿万富豪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的传记电影─译注] 制作的戏装。

    他痴迷于传统的东西,并将其中经久不衰的部分融入自己的时尚基因。“我从来不想作时尚中人,因为你一旦成为时尚,就会总有一天落伍。”他坐在一把用奶油色皮革和雅致的碳纤维制造的椅子上阐述自己的审美观。这把椅子的设计灵感来自他的一辆汽车 [具体就是 1996 年的迈凯伦(McLaren)F1 跑车。它曾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汽车,直到布加迪威龙(Bugatti Veyron)跑车问世为止。而劳伦也有一辆威龙跑车。] 他坐的这把椅子放在麦迪逊大街(Madison Avenue)六层楼上用木板装潢的办公室里。在这里,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产品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办公室的写字台─一张由两个不锈钢锯木架支撑的玻璃桌─是他的家具系列中的产品(Highbridge 系列,在 Polo 公司的网站 polo.com 上有专题介绍),售价为 16,000 美元。劳伦的办公室占据了三层,设计风格让人联想起绅士俱乐部。到访的客人可以在阅览室等候,那里陈列馆藏的油画、波斯地毯和鼓得快要裂开的真皮沙发。

    他自诩为“大使”,代表一个崇尚自我提升的国度,而他输出的是雄心勃勃的梦想。虽然他的父亲终其一生只是一名房屋粉刷匠,但劳伦从未因自己的品味和街头智慧而功败垂成。“自己就是最好的客户”以及自律的诚信形象,都被他当作了卖点。有时候,他设计男装的过程甚至简单到“我想要一些更帅的套装”的地步。结果,他的产品范围随他的兴趣(和他的家庭)同步扩大。1972 年,他推出了第一个女装系列。当时,他的夫人丽姬正为找不到后来因为黛安娜•基顿(Diane Keaton,70 年代美国女影星─译注)主演的电影《安妮•霍尔》(Annie Hall,一部自传性浪漫喜剧电影─译注)而风靡一时的那种服装而发愁。“那时候,拉尔夫觉得女装市场上没有男式风格的服装,于是就想出了借用男装衬衫的双层细布和苏格兰手织毛料的主意。”劳伦公司负责女装设计和广告宣传的执行副总裁巴菲•比利特拉(Buffy Birrittella)回忆说。1976 年,劳伦开始设计男童服装,因为除了化纤面料之外,丽姬给两个幼子买不到其他衣服。1994 年,他推出了紫标(Purple Label)男装,希望借鉴经典的萨维尔(Savile Row,指英国伦敦萨维尔街量身定做、手工缝制的顶级绅士西服─译注)风格,设计出可以替代阿玛尼 “权力套装”(Armani power suit,顶尖人群的首选服装─译注)的美国产品。“他经常会给加利•格兰特(Cary Grant,已故好莱坞著名男影星─译注)在某部电影里所穿的西服设计一个理想版。”与劳伦共事长达 24 年、一起合作过各类项目的杰夫•麦道夫(Jeff Madoff)说。

    近来,劳伦旗下的品牌已经比尊尼获加(Johnnie Walker)的威士忌品牌还要多。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只为你的每位家庭成员提供服装产品。他希望人们能够躺在他的床单上入睡,用他的毛巾擦干身体,用他的油漆粉刷墙壁,然后蜷缩在他的家具里休息。他还有很多尚未触及的领域:牛仔裤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美国设计师的眼中钉。他感到那些追求高品质和中等价位的客户构成了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而百货商店就是打入这个群体的渠道。

    今年 2 月,为彭尼公司设计的“美国生活”系列产品将在 600 余家百货商店首次上市,并将逐步推广到 1,048 家店铺。该系列涵盖了从服装到家具等 50 余种商品。虽然劳伦的名字不会出现在产品上,但关于他推出亲民价商品的消息肯定会不胫而走。“在公司上市以后,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让公司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层面,就是那些上过大学、有品味的顾客,那些经常说`我想买好东西,但是我不能花那么多钱'的人。”劳伦说。“美国生活”系列让拉尔夫•劳伦家居系列(Ralph Lauren Home Collection)的顾客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想象一下纯棉版的开士米山羊绒披肩,你就会明白“美国生活”与“拉尔夫•劳伦”两者之间的关联。

    2004 年,公司的董事麦隆•乌尔曼(Myron E. Ullman III)跳槽到彭尼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美国生活”的业务由此应运而生。当时,劳伦和乌尔曼开始探讨如何转变百货商场的面貌─按照乌尔曼的说法,就是“最近专卖店呈现出扩散之势,所以彭尼公司围绕标新立异展开了各种发展举措”。与彭尼公司的这次合作,是拉尔夫•劳伦的公司内部孵化团队的首个产品,这个团队的名称是“全球品牌概念”团队,任务就是在不淡化旗舰品牌的前提下,平衡公司在设计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开拓全新的业务领域。“彭尼这单生意的诱人之处,就在于其他很多公司都是通过对外收购来实现增长,而 Polo 则依靠创建新的品牌。”花谷百货(Bloomingdale's)前首席执行官、目前经营自己的咨询公司的马文•特劳布(Marvin Traub)指出。“而且我敢肯定,`美国生活'将会成为一桩数亿美元的大买卖。”

    劳伦讨厌别人误解他的远见。公司刚刚上市时,他发觉华尔街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1997 年 6 月 12 日,当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为公司首次公开募股敲响开市钟声的时候,他似乎很不自在。等到圣诞节,公司股票由于几次未能实现盈利目标而从每股 33 美元下跌到 16 美元,这让他更加感觉不爽。尽管为他投资(以 1.35 亿美元收购其 28.5% 股份)的高盛公司的银行家告诉他,不用理会股票的价格,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就好,他仍然感到茫然无助。日复一日,公司的债务不断增加。1998 年,Polo 公司以 5,200 万美元的现金价格收购了主营创意服装、拥有 100 多家店面的摩娜歌连锁百货商店(Club Monaco),欲借此实现自我扩张。此次交易的内容还包括由 Polo 公司承担摩娜歌大约 3,500 万美元的债务。 目前,Polo 公司仍然持有摩娜歌品牌的所有权;而高盛公司则于 2004 年通过二次发行出售了手中的大部分 Polo 公司的股权。

    到了 2000 年,劳伦的股价每股仍然不足 20 美元。他意识到,如果想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改弦更张。“过去 30 年,我非常成功地经营了一家私人企业。我们在成绩斐然的时候上市,可是后来市场却发生了变化,我遇到了新的游戏规则,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他说。“我能够把握其他任何问题,我可以拚命地工作,可以管理公司,我还有优秀的团队,可是这些华尔街都不了解。”情急之下,他甚至想过那些疯狂抢购他的“紫标”男装的银行小子们可能很快就会喜新厌旧。“你知道这些家伙会怎么想:`听说拉尔夫•劳伦的股票跌了,我不会再买那家伙的衣服了。'”

    就在那一年,他聘请罗格•法拉赫(Roger Farah)出任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法拉赫曾是维纳多集团公司 [Venator Group,全球性鞋类零售商,后变为福洛克公司(Footlocker)] 的董事长,后来被劳伦誉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完成了一次艰难的重组,其中包括关闭伍尔沃思百货公司(Woolworth,英国大型连锁百货公司─译注)。“回想起那个时候,拉尔夫虽然拥有非常优秀的产品,但公司却欠缺真正打开国际市场所必需的运营基础设施和纪律。”法拉赫回忆道。他先从提升销售、供应链和技术水平入手,这些都是商业领域中毫无魅力可言但又不可或缺的环节。两人还共同制定了一项“断奶”计划,使公司不再依附于核心服饰品牌的特许经营,并开始发展零售业务。

    对于大多数时装设计师来说,特许经营都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它可以让年轻的企业几乎魔术般地实现品牌扩张与创收并举。传统的特许经营是由设计师把自己的商标使用权转让给第三方,允许其生产并销售自己的产品,同时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它既可以适用于某类产品,例如眼镜,也可以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特许经营的劣势,就是设计师拱手让出了一定程度的质量控制权。 去年春天,Polo 公司以 1.55 亿美元的净收购价格收回了在日本最主要的服饰经营授权。 法拉赫上任后,公司还撤回了拉尔夫•劳伦的名字,以提高它的品牌价值─例如,将拉尔夫的名字从 Chaps 品牌中拿掉,同时只向少数利润率较高的百货商店投放 Polo 公司的高端产品。

    Polo 的“小马”标志甚至也被改头换面。2005 年,作为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官方指定服装赞助商,劳伦首次公开了“大马”标志─一个 Polo 传统马球手标志的超大号版本。这一创意缘起于它的实用价值:他希望电视观众能够看清跑动的球童身上的这个标志。但是,他也不敢确定这种时装宣言的效果如何,他和同事们开玩笑说,“大马”这个名字最后可能会改成“大错”。然而,这款限量版的衬衫被抢购一空,“小马”球衣也借机沾光,销售火爆。

    总体来看,劳伦对商业模式所作的改变是有效的。自 2002 年以来,公司的净收益已经从 1.725 亿美元增加到 2007 年财政年度的 4.009 亿美元。同一时期,特许经营费在 Polo 公司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例由 46% 下降至 17%。同时,某种程度上由于在伦敦、巴黎、米兰等世界各地投巨资开设了品牌商店并提供相应的管理,公司的零售收入所占的比例也从 4% 提高到了 26%。但是,长期发展战略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短期的停顿。最近,公司未能实现 2008 财务年度第一季度的预期收益。即便如此,大多数分析师仍预测公司的股票将继续热销。

    其中的原因也许就在于传说中他温和的坚持。[“如果他个子再大一些,可能早就在纽约巨人队打四分卫了。”萨克斯第五大道百货公司的总裁兼首席销售官罗恩•弗莱士(Ron Frasch)说。] 其他时装业的高层对此也有同感。唐•梅洛(Dawn Mello)回忆说,1985 年,在她担任伯格道夫•古德曼公司(Bergdorf Goodman,美国纽约著名的百货公司─译注)总裁的时候,商场三层是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唐娜•凯伦(Donna Karan)和皮草部的柜台,而劳伦的产品则被发配到了“西伯利亚”─摆在商场二层下行滚梯的下方,中间还有一条过道。“当时我坐在办公室,助理告诉我,`拉尔夫•劳伦在外面,他想见您。'他走进办公室,坐下,然后轻声细气地对我说:`梅洛女士,您去看过我的柜台吗?'他用四种不同的方式先后问了我四次这个问题,但是从来没有直接要求我给他换一个位置。谈话结束时,他说:` 谢谢您同意去看看我的柜台。'”几个星期之后,皮草部被搬走,劳伦进驻了时尚人士经常光顾的三楼,与克莱恩和凯伦三分天下。

    劳伦的为人,多少有些自相矛盾。他可能非常享受富人区的生活─尤其是在目前手里掌握了价值超过 34 亿美元的公司股份的情况下─但是,他又毫不讳言自己的卑微出身。今年夏天,一个晴朗如画的星期六下午,他在占地 285 英亩的坎多纳大宅中练习投篮─不像你所想象的是在练习马球槌杆。藏在岩石后面的音箱里传出法兰克•辛纳特拉(Frank Sinatra,美国已故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译注)演唱的“我一无所有”(I Got Plenty of Nothing)的歌声。劳伦星期五深夜才从纽约的办公室来到坎多纳。在他熟睡的时候,园丁们忙把花坛周围的防鹿栏挪开,这样在他起床之后,卧室窗外的景致就会美不胜收─这个微小的细节反映出一切从艺术出发的生活方式。

    这座房产最早是由曾经当过银行家、后来又转行担任园林设计师的罗伯特•勒德洛•小福勒(Robert Ludlow Fowler Jr.)在 19 世纪 20 年代修建而成。1988 年,劳伦买下了这所大而无当的房子。富有创意的 Polo 员工对它进行了深层次的改造,将老板对乡村贵族生活柏拉图式的渴望付诸实现,他们甚至给阅览室摆上了首版书,在湿衣物间放好了防水靴。马厩被改造成温度可调的车库,用来收藏他的各式汽车珍品。现在,一辆 1955 生产的梅赛德斯 300SL 鸥翼式车门跑车和一辆 1965 年出品的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DB5 Volante 跑车(詹姆斯•邦德在《金手指》中的座驾)正像“火柴盒”车模(Matchbox,英国著名高档仿真车模品牌─译注)一样陈列其中。尽管如此,劳伦仍然坚称自己算不上是“威威阔少爷”(Richie Rich,美国电影名─译注)。

    事实上,他在篮球场上的一举一动纯粹是布朗克斯校园的作风─总是争强好斗。这里要谈的不是养马,而是昔日的纽约男装商人─罗兰•麦勒丹德里(Roland Meledandri)。他曾为劳伦制作过婚礼燕尾服,也是较早支持劳伦开拓领带业务的人。或者谈一谈从裁缝做到 CEO 的莫蒂•希尤斯(Morty Sills),他凭借电影《华尔街》而名噪一时 [影片中,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对查理•希恩(Charlie Sheen)说:“去找莫蒂•希尤斯吧,告诉他是我让你去的”],却从未给年轻的拉尔夫打过折。劳伦一直保养有方─这得益于每周四次的体育锻炼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再加上几乎滴酒不沾。 1987 年他接受良性脑瘤摘除手术后,已完全康复。

    他从罚球区外投进了一个球,说道:“我不会拿生意当儿戏,我玩的是篮球。”

    弗兰克•利夫希茨和弗里达•利夫希茨夫妇一共生有四个子女,劳伦是其中最小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劳伦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服装设计师,他当时的理想是成为电影名星或棒球运动员。[事实上,在他新款“大马”衬衫袖子上装饰的数字 3、4、5、7 就取自扬基棒球队队员巴比•鲁斯(Babe Ruth)、卢•格里格(Lou Gehrig)、乔•狄马乔(Joe DiMaggio)和米奇•曼托(Mickey Mantle)的球衣号码。] 他最初关于服装审美的记忆,主要是对衣服细节的关注─比如平底便鞋上的缝线或是德威特克林顿高中(DeWitt Clinton High School)某位老师穿的花呢夹克。他买的第一辆车是英国的休闲车─1961 年产的摩根跑车(Morgan)。在谈起不高的起点是如何赋予自己鉴赏能力的时候,他说:“买攒钱才能买到的东西,有种让人兴奋的感觉,这和某些人生来就能拥有这些东西是完全不同的。你的鉴赏品味会不断地提高。”从柏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毕业并在部队服役两年之后,他在布鲁克兄弟公司(Brooks Brothers,美国经典服装品牌─译注)当过销售员,后来又在几家领带公司上过班。1967 年,他在市场上推出了自己的服装产品─一条零售价为 7.5 美元的宽领带,而当时这种领带普遍卖的是 2.5 美元。

    劳伦的社交生活也有些自相矛盾。虽然他代表品牌的公众形象,但他对无休无止的社交活动仍然避之不及。他很乐意待在第五大道可以俯瞰中央公园的复式公寓里,收看扬基队或尼克斯队(Knicks)比赛的电视转播。他不喜欢闲聊,而是更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劳伦夫妇有三个孩子:38 岁的安德鲁(Andrew)是电影制片人;36 岁的大卫(David)就在父亲楼下办公,负责 Polo 公司的商标冠名和新媒体宣传;33 岁的女儿迪兰(Dylan)经营迪兰甜品屋(Dylan's Candy Bar)─这家与花谷百货公司隔街相望的高档西饼店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热点。拉尔夫的哥哥杰里•劳伦(Jerry Lauren)是第一位换掉利夫希茨姓氏的家庭成员 [第二个备选姓氏是兰登(London)],他目前负责公司的男装设计。

    拉尔夫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的好恶非常了解 “我知道谁是甜饼怪。”他说 。同样,他也经常会在大型会议上向实习生征询意见,这是他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的方式之一。有时候,他会听取“旁听席”的建议,有时候他也会拿他们打趣。比如,在他的儿子安德鲁 22 岁那年竟然说要去买一身阿玛尼(Armani)西服的时候,“我当时对他说:`我知道你为什么喜欢那套衣服,你想让我给你做一件类似的吧?'”劳伦回忆说。可是,安德鲁却非常固执,他出去买了一套阿玛尼西装。“我做过最差劲的事儿,就是告诉他`不许在家里穿这身衣服。'”

    偶尔,他也会设法讨孩子的欢心。大卫•劳伦记得父亲在 90 年代曾一度抛弃了 Polo 球衣的野外狩猎和英国乡村形象,将它变得更加时髦、更加现代。模特们留细长的发辫,手上带手镯,带帽长衫在花呢外套下若隐若现。大卫回忆说:“过去我和朋友们去第七十二街的店面,感觉那里适合年龄比较大的顾客。但是爸爸说,`好吧,你等瞧,我能让 Polo 变成你真正希望的那种时髦,变成一个你和朋友们愿意消费的地方。我不光会用红木板装饰墙壁。'”毕业于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的大卫现在是 Polo 公司高级副总裁,负责广告、市场以及对外联络工作。他主管的公司网站目前已经成为 Polo 销量最佳的零售部门,算是他的一记漂亮的本垒打。

    大卫与父亲的关系十分亲密。“家人之间都是最好的朋友。”他说,全家经常通过集体休假或共度周末来保持这种友谊。劳伦的另外一个知己是建筑师查尔斯•格瓦德梅(Charles Gwathmey)。他们一起跑步,探讨设计问题,并发表对美学相同或不同的看法。“我是个现代建筑师,但穿仍像是 60 年代常青藤联盟的成员。我喜欢花呢夹克,还穿法兰绒的裤子,这完全符合拉尔夫的标准。但是,在我们谈到建筑的时候,他不理解我为什么能穿成这样,却又如此狂热地为现代主义辩护。我们有一些非常好的争论。”格瓦德梅说。“有些人很难应付未知的东西,而作为建筑师,我们要尽力去发现未知的领域。这是我的责任,可是他对此不以为然。”

    对 Polo 公司而言,未知的部分就是延续和传承的问题。劳伦对此不作正式评价,他只表示公司下属的 200 名设计人员对他的设计 DNA 了然于胸,并且他拥有一支经验老到的管理队伍。但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还是禁不住提起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大卫当然在学习业务。”他说。“他虽然不是设计师,但很有创意。他分管公司全部的广告和公关工作,我认为他会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随他对公司事务的了解逐渐增加,我们会决定他应该继续参与哪方面的工作。”

    在被问及 Polo 公司今后 40 年的发展趋势时,业内资深人士和分析师认为,定位于经典,使该公司具备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潜力,但也包含一些个人化的成分,就像香奈儿要实现其创始人的憧憬那样。

    而且,劳伦近来也时常对三个未婚子女唠唠叨叨,希望他们能早日让他当上祖父。很明显,他希望自己退休以后,Polo 公司能一直由劳伦家族执掌下去。几年以前,在星光熠熠的纽约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他从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手中领取了时装届的最高奖项─美国服装设计师协会(Council of Fashion Designers of America)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大多数设计师都会在获奖后举行大型庆祝活动,接受朋友和阿谀奉承者的祝贺。但是,劳伦很恰当地打破了惯例,他和哥哥带各自的家人挤进一辆汽车,开到几个街区以外的一个冰激凌店。全家人身穿礼服、打领结围坐在一起,吃起了热巧克力圣代。此情此景,正是人们希望在广告里看到的……Polo 的形象。

    译者:董昱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